|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成為一個全面指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如何科學評估中國生態環境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認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面臨著非常嚴重的生態危機。
張茉楠介紹,國際上,一般用來評估生態環境發展狀況的指標生態足跡代表著支持經濟活動和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態基礎。生態足跡分析提供了一種核算人類社會消費對自然環境影響的簡單而綜合的賬戶體系,因此生態足跡(EF)是指自然資源消耗(能源和物質)的一種綜合指標,與經濟綜合指標(如國內生產總值GDP和零售價格指數)非常類似。一個國家的生態足跡由三個因素決定:人口數量、人均消費量和該消費量的資源密集度。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在享受物質財富急速膨脹的同時,生態足跡出現赤字的陰霾已悄然籠罩,然而近百年來,這種惡化的形勢更加嚴峻。一國的生態赤字表明該國的人類負荷超過了其生態容量,要滿足其人口在現有生活水平下的消費需求,要么從地區之外進口欠缺的資源以平衡生態足跡,要么通過消耗自然資本來彌補收入供給流量的不足,成為生態負債國。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數據表明,人類最近100年的消耗,超過以前全部人類歷史消耗的資源的總和。僅在過去的35年里,人類就喪失了近1/3的地球生態資源。但由于人口增長和個人消費的不斷增加,我們的需求還在持續擴大,全球生態足跡已經超出地球承載力的30%。發達國家10億人口的消費就消耗了全球32%的能源,其中,僅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個經濟體就占到世界全部生態足跡近一半,而其生物承載力只有全球的30%,屬于“生態赤字”國家。
對于中國而言,我們的生態赤字也被嚴重透支,雖然只相當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1/6-1/7,但仍然反映出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在過去的40多年里,中國因為人文發展指數快速增加,盡管生物承載力也在不斷增加,但中國消耗的資源還是已經超過了其自身生態系統所能提供的資源,平均每10年增加0.2公頃。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出現生態赤字,即每年需要的生物承載力大于其自身生態系統的供給能力,大部分生態赤字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碳排放。不斷發展的能源需求,迫使中國只能通過以自然資源的形式進口生物承載力來彌補部分生態赤字,因此,可以說,中國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面臨著非常嚴重的生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