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李若愚解析我國綠色金融未來發展空間

發布時間: 2015-06-25 10:51:18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王振紅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李若愚 綠色金融 綠色投資 碳市場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王振紅)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面臨的資源供給壓力、環境污染及生態系統退化問題日益嚴峻,已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霧霾等環境污染問題也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不僅成為社會的共同愿望,也成為我國政府的基本國策。綠色發展需要綠色金融保駕護航,我國綠色金融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財金研究室副主任、高級經濟師李若愚認為,我國未來綠色投資資金需求巨大、碳市場發展日益緊迫。

李若愚指出,我國綠色金融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第一方面,未來綠色投資資金需求巨大。

一是綠色發展對資金需求巨大。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綠化中國金融體系”課題組測算,2012年我國綠色投資的規模大約是1.64萬億人民幣,占GDP的比重是3.16%。據預測,2015-2020年中國綠色發展所需要的綠色投資大約是每年2.9萬億元人民幣。在全部綠色投資中,扣除政府財政資金支持及企業自籌資金后,需依靠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來籌措的資金缺口每年在大概2萬億左右。

二是污染治理投資規模巨大。國務院已于2013年9月和2015年4月發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在抓緊制定中。據環保部預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投資將達1.7萬億元左右,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投資規模有望達到十幾萬億元。

三是氣候融資資金缺口大。2014年11月中美共同發布《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提出“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CO2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對我國而言,要如期達成上述承諾目標,存在巨大的氣候融資需求,僅靠政府財政資金投入遠遠不夠,需要吸引大量社會資金參與。

四是實現綠色“城鎮化”也面臨較大的融資需求。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進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今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提出“大力推進綠色城鎮化”。政府的政策文件指出了未來新型城鎮化綠色、低碳、集約的發展方向,也提出了城鎮化向綠色轉型的新要求。綠色城鎮化的實現離不開環保項目、環保產業和環保投資的推進,從而帶來巨大的資金需求。

第二方面,碳市場發展日益緊迫。

隨著我國綠色發展日益迫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基本設定,碳市場的發展也更為緊迫。

首先,建立碳市場是實現我國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重要途徑。碳排放權交易不僅包括自愿減排交易,還包括強制減排交易。以碳排放權為標的物的市場交易可帶來兩方面好處:一方面,由于企業多余的碳排放權可以在碳市場轉讓,企業節能減排就不僅限于道義約束和社會責任,而是能帶來經濟效益的行為。企業減排越多,可交易的排放權也就越大,因而更有積極性進行節能減排,也更有積極性開發節能技術與環保技術。另一方面,對于超額排放的企業,需要在碳市場購買減排權,從而增加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業的經濟成本和損失,從而對企業污染行為形成約束。綜合來看,碳市場可對企業的節能減排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從而促使我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擴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碳市場不僅有助于低碳產業的發展,還有助于推動全社會走低碳化道路,實現低碳交通、低碳住宅和低碳生活方式。

其次,建立碳市場也是我國應對國際氣候談判壓力和綠色貿易壁壘的現實需要。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第一大碳排放國,我國面臨巨大的外部減排壓力。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排放量在全球份額中不斷上升,在一些國家的鼓動下,國際社會對我國承擔更多減排責任的要求越來越多,在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中,承受的國際壓力也越來越大。減排壓力不僅來自于國家整體層面,還來自于行業和企業的貿易層面。目前,以應對氣候變化之名征收碳關稅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手段。從企業層面看,國外的一些大企業和跨國公司己經開始在供應鏈中推行減排活動。例如,沃爾瑪已要求十多萬家供應商必須完成商品碳足跡驗證并貼上碳標簽,而大部分供應商來自于我國。

最后,建立碳市場是我國掌握全球碳交易定價權和主導權的需要。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15碳定價機制觀察》報告,全球碳排放交易總值達到約340億美元,比2014年上升20億美元。歐盟碳交易市場在全球碳市場中處于絕對領導地位,交易規模占全球碳交易的90%以上。今年1月韓國碳排交易市場啟動,成為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場。作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我國擁有豐富的碳資源,理應是全球碳市場的主體之一。但碳市場建設的滯后使我國喪失了在全球碳交易市場的定價權和主導權,在國際碳排放權交易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嚴重阻礙了我國碳金融及低碳經濟的長遠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