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初的短短一周內,寧夏自治區政府原副主席白雪山、上海市原副市長艾寶俊、北京市委原副書記呂錫文3名省部級官員先后落馬。自此,全國31個省自治區市,全部有省部級高官落馬。中國的反腐,實現了無禁區、“全覆蓋”。
這些落馬貪官都有什么特征?他們的落馬,標志著中國的反腐進入了怎樣的階段?
“55后”集中多數有“一把手”經歷
到目前為止,全國31個省自治區市,已經查處了59名副省級以上“老虎”。
從落馬“老虎”的地域分布上看,山西最多,共有7名副省級以上高官落馬;江西查處了4名副省級以上高官;內蒙古、河北、江蘇、四川、黑龍江、云南等6省,則有3人。而在全國這59人中,共有4名正部級干部,分別是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福建省原省長蘇樹林、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朱明國、四川省政協原主席李崇禧。
從性別分布上看,59人中只有2名女性,分別是山西省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白云,以及11日剛剛落馬的“北京首虎”呂錫文。
其中,“55后”,也就是50歲—59歲年齡段的“老虎”占了絕大多數,比例超過2/3;落馬時在60歲以上的官員,也有將近20人之多。
這些官員在落馬時,大多從事什么樣的職務?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以落馬時擔任的主要職務計,各地落馬的高官中,從事黨務工作的最多,共有22人;其次是政協工作,有18名高官在省級政協任上落馬;在省級政府中擔任要職時落馬的則有15人,在省級人大任上落馬的則有7人,其他系統的落馬省部級高官則有2人。而在這些高官中,曾經擔任省級黨委常委的,共有24人,占比超過1/3。
同時,所謂“退休就是安全著陸”的說法也被打破,包括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斯鑫良在內的高官,就是在退休之后被查處的。
無論這些高官落馬時擔任的職務為何,超過3/4的官員都曾有過主政一方的地方“一把手”經歷。
“打虎”無禁區預防是趨勢
“反腐巡視不能看人看地方下‘菜碟’,對領導同志工作過的地方,不能投鼠忌器,要全部掃描。”此前,在談到巡視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所謂“投鼠忌器”,是指在查處官員時,考慮到中央領導同志曾經工作的地方,“酌情下藥”、“留個面子”的猜測。隨著北京、上海、寧夏等地“首虎”落馬,全國31個省自治區市實現打虎“全覆蓋”,這種說法也不攻自破。
那么,是不是反腐就可以“偃旗息鼓”、告一段落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從以上地方高官落馬的時間,就可以有效回擊所謂中紀委“打虎放緩”論:2012年,查處1人;2013年,查處12名高官;2014年,29名高官應聲落馬;2015年至今,則有17名地方高官被查處。可以看出,以中紀委、中央巡視組為代表的中國反腐進程,依然處于“高壓震懾”的態勢。
如果說打虎反腐是為了震懾官場,是“治標之術”,那么以反“四風”、群眾路線教育等為代表的紀律約束,則是治本之道。最近,中央紀委重新修訂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同樣是希望“把紀律挺在前面”,通過抓早、抓小,及早發現黨員干部中的不良傾向,把問題解決于早,避免進一步發展成嚴重違紀甚至是違法,從而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
過去,紀委往往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只要領導干部不違法,違反紀律就是“小節”,就沒人管、不追究。從結果上看,造成我們的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如果我們追問“老虎”究竟是怎么長大的,發現不少是一路腐敗、一路帶病提拔過來的。
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熊驚峰表示,今后,監督執紀將從“小節”抓起,嚴明黨的紀律,通過抓早抓小,防止“好同志”變成“階下囚”。從全國查處的中管干部違紀案件也可以看出,如果不及時對他們給予嚴肅處理,任其發展下去,其中個別同志也可能會逐步越過法律的“紅線”,最終滑向腐敗的深淵。只有把紀律真正管到位、嚴到份,以黨的紀律強化對黨員干部的剛性約束,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