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十三五”武漢植物園重在三突破打造生態農業創新平臺

發布時間: 2016-10-19 12:27:53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王振紅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十三五,武漢植物園,生態農業,創新平臺

武漢植物園黨委書記、園副主任羅志強。王振紅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20161017日,是第24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也是中國第三個“扶貧日”。1018日,記者隨著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精準扶貧記者行走進武漢植物園,實地考察科技成果如何轉移轉化,科技創新如何助推脫貧攻堅。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始建于1956年,園區面積2600余畝(老園區面積886畝,新園區1100畝,江夏基地420畝,肯尼亞植物園200余畝)。保育植物1萬余種,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植物資源保育基地和三大核心植物園之一,也是國家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武漢植物園黨委書記、園副主任羅志強向記者介紹說,“十二五”期間,武漢植物園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11-2015年共獲得科研經費 36174萬元,較“十一五”同比增長 210%。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加強,“實施50余項成果轉化項目,成果轉讓收入6567萬元;新建獼猴桃、枸杞、功能蔬菜、生態修復草示范基地近4萬畝,年社會經濟效益約13億元;三峽景觀改造與生態修復工程,合同經費超過7000余萬元。”

羅志強說,“十三五”武漢植物園將建成為全球物種保育、植物科學研究和全民素質教育等領域有重要影響的植物園。致力于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圍繞長江經濟帶建設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開展縣域特色生態農業模式研發與示范。針對連片經濟特困區產業發展,在已有新品種創制及轉讓基礎上,研發和集成縣域特色生態農業模式,開展規模化推廣示范。實現從“特色農業新種質創制”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提升,進行精準扶貧。

第二,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開展丹江口庫區高效生態農業及水環境保護。以庫區移民安穩致富及生態安全為主要目標,研發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體系,開展高效生態農業技術集成和示范。移民安穩致富及區域生態安全進行有機結合。

第三,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指導,建設東非植物資源開發與半干旱區現代農業示范。圍繞全球生物資源熱點區域東非大裂谷,開展植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利用研究;研發半干旱區現代農業模式,示范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提升東非地區農業水平。建成我國對非科技合作基地。

“在‘十三五’期間,要打造特色生態農業創新平臺,”羅志強解釋說,“建設100畝光谷園區新品種、新技術研發與展示基地,350畝武漢江夏生態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實驗基地,3000畝湘西、丹江口、肯尼亞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基地。

1   2   3   4   5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