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技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圖為山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利根教授。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王振紅 實習記者黃陳) “現在我國農業發展盡管有很多矛盾,但是主要矛盾就是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鄙轿鬓r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利根教授在6月25日舉行的“科技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提出,“功能農業應該是農業供給側改革制度設計或者是解決這方面問題的一個有利的抓手”。
陳利根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農業跟其他省市區相比,占比不是很大,但是山西有自身的特色,山西省有6100萬畝耕地,80%是旱地,而且處在黃土高原,近44%是坡耕地,生產的糧食小雜糧占了很大比重,有5類20多個品種,居全國第一位,特殊的地理位置區域造就了山西成為世界的雜糧之鄉。
山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破口在哪兒?陳利根認為,“突破口就是以功能農業為抓手,打造兩個高地,一個平臺?!?/p>
兩個高地
一個高地是人才培養的高地。陳利根介紹說,從今年開始山西農業大學大力加強了功能農業的本科、碩士、博士學科建設,從今年9月份開始招收功能農業方向的大學生。
一個高地是科技創新的高地。山西省把發展功能農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導方向,做出了建設“農谷”的省級戰略,依托山西農業大學建成了山西功能農業研究院,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為名譽院長。
一個平臺
打造一個綜合示范的平臺,陳利根說,“這個平臺山西農業大學聯合了省里的部門,如農業廳、農科院,尤其是學校所在地——晉中市和太谷縣人民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功能農業技術標準,積極推進規?;?、標準化的功能農業示范基地建設?!?/p>
據悉,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技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于2017年6月25至26日在北京舉行。旨在通過高層次的研討交流,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支撐和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