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金融去杠桿進程、影響及政策建議

發布時間: 2017-07-07 14:55:29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李若愚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金融,去杠桿,進程,影響,政策建議

三、政策建議

作為“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的構成,“去杠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金融領域“去杠桿”是當前“去杠桿”的著主要力點。從近期杠桿率變化看,銀行業金融機構杠桿去化未有實質進展,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杠桿率已降至相對正常的水平,金融市場去杠桿的任務較輕。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格局下,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去杠桿”的主要對象和核心領域,也是“重災區”和“硬骨頭”。銀行業金融機構杠桿率依然高企,表明金融去杠桿的任務仍艱巨。

1.堅定金融去杠桿方向、保持一定政策壓力

需要看到,金融高杠桿現象并非一日鑄就,而是過去幾年銀行等金融機構持續創新發展的結果,金融去杠桿并非一日之功,要從長計議。還要看到,流動性的收縮和利率水平走升是金融去杠桿的必然結果,不能因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和融資成本的階段性上升就尋求政策轉向。如果放棄在政策上“倒逼”金融機構主動“去杠桿”,不僅會使“去杠桿”任務半途而廢,還會擾亂市場預期和加大金融機構道德風險,造成金融“加杠桿”卷土重來。因此,未來要通過貨幣政策操作繼續維持銀行間資金面保持“中性”,繼續實行較為嚴格的金融監管,對金融市場波動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以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以一定的政策壓力來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穩步調降杠桿水平。

2.加強多部門政策協調和配合,合理把握政策節奏和力度

盡管目前金融去杠桿主要體現為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收縮同業和理財等表外業務來減少主動負債,其資產端仍保持較快增長,表內信貸和表外融資均增長平穩。但銀行業金融機構負債端的收縮遲早會傳導到資產端,從而帶來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放緩。金融去杠桿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綜合考慮穩增長、調結構、去杠桿、抑泡沫和防風險的要求,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和資金成本基本穩定的平衡。一方面要加強“一行三會”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協調,統籌貨幣政策措施和金融監管措施的出臺,避免政策疊加共振觸發無序去杠桿風險。另一方面,要合理把握去杠桿的政策節奏和力度,避免引發銀行過快壓縮信貸和表外融資損害短期經濟增長。

就貨幣政策而言,要在保持中性略緊政策連續性的同時,保持一定相機抉擇的靈活性。密切關注國內外金融形勢變化對流動性的可能沖擊,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搭配使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既為信貸合理增長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又防范信貸過快擴張和杠桿率進一步攀升。金融監管方面,特別注意絕不為處置風險而引發新的風險,監管政策實行新老劃斷,新增部分按照新的監管標準進行,對存量業務允許存續到期后實行自然消化。

3.加強風險提示和輿論引導,逐步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

我國理財產品普遍存在對本金和收益進行兜底的“剛性兌付”現象。“剛性兌付”的潛規則造就了理財產品的迅猛擴張,但抬高了無風險收益率,強化了投資者對投資風險的錯誤認識,銀行累積了較高的經營風險。隨著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的快速膨脹,打破“剛性兌付”已不能再拖,否則會錯過有序釋放風險的窗口期,最終造成風險不可控,甚至誘發系統性風險。

未來監管層應提高對局部陣痛的容忍度,監管重心前移,將監管的重心由注重事后控制轉換為事前、事中控制上來。通過差異化的監管要求引導銀行理財產品結構轉型,減少預期收益率型產品,增加凈值型產品。盡快出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等規范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銀行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督促和引導銀行打破剛性兌付,加大對相關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風險提示和信息披露,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讓違約事件在市場的自發作用下“自然發生”。對于投資者存在的認識誤區,要加強對投資者的持續性風險教育,加強風險提示和輿論引導,逐步扭轉對銀行的“兜底”預期。

4.加強穿透式監管,構建適應“混業經營”的金融監管框架

銀行理財、同業等影子銀行業務快速發展形成了事實上的混業經營,不僅造成金融風險更易出現跨行業、跨市場的交叉和傳染,也使當下“一行三會”的分業監管體制難以適應,容易出現監管重疊和空白,極易累積和放大風險。切實把維護金融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在現有分業情況下,要在從金融信息的統計上形成統籌,對風險摸底防控,重點排查,加強監管合作,實現穿透式監管,敦促有關機構提高風險信息披露標準和金融產品信息披露水平,切實防止監管套利。長期來看,要改革并完善適應現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針對資產管理業務構建和設計統一的整體監管框架,實現金融風險監管的全覆蓋。(作者:李若愚 國家信息中心)

   上一頁   1   2   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