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張柏春:“科學的春天”意義深遠

發布時間:2018-05-10 18:39:16  |  來源:中國科學院院刊  |  作者:張柏春  |  責任編輯:馬驊
關鍵詞:全國科學大會,科技工作者,科學原創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政府建立中科院、產業部門科研院所和國防科研院所等機構,調整高等院校,制訂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逐步建成比較完整的科技體系和工業體系,取得了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重大科研成果。然而,“文化大革命”使我國科技、經濟和文化等事業遭受嚴重挫折和破壞,拉大了中國與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差距。

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后,中共中央著力恢復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積極推進現代化建設。1977?年?5?月30日,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在聽取中科院負責人匯報工作時提出準備召開全國科學大會,“把思想澄清,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籌備科學大會期間,即?1977?年?8月4—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并在會上下決心盡快恢復全國高考,還考慮派人出國留學。同年?8月12日,華國鋒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政治報告,提出“向科學技術的現代化進軍”,并宣布在適當時候召開全國科學大會。

經過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委等諸多部門的精心籌備,1978?年?3月18—31日,中央在北京隆重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參會代表超過?5?000?人(圖1)。華國鋒主持大會開幕式,鄧小平代表中央在大會上作重要講話。會前,聶榮臻元帥為大會賦詩云:“華旸出谷天下明,陰霾一掃九州通。”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在題為《科學的春天》的書面講話中說:“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40?年的實踐證明,全國科學大會不僅是中國現代科技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還是一次具有特殊政治意義的會議,對國家的科技、教育、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改革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早在?1963?年?1月,周恩來總理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精辟指出:“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于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到全國科學大會開幕那天,鄧小平又強調:“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1   2   3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