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服務,做起來就會有成效(民生·民聲)
學前教育是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一村一園計劃”切中了貧困地區幼教工作的痛點,正視難題、講求實際,立足現有條件做起來
日前,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宣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起、為貧困地區農村幼兒提供幼教服務的“一村一園計劃”,榮獲2018年度WISE世界教育創新項目獎,成為該獎項創辦以來第一個獲獎的中國項目。
“一村一園計劃”獲獎,體現了對該項目在教育領域創新價值的肯定,也折射出國際社會對中國公益力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戰、破解貧困代際傳遞的認同。
扶貧先扶智,學前教育是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的學前3年毛入學率為79%。調查顯示,剩余的20%多適齡幼兒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偏遠貧困山區或牧區的村莊中。貧困地區家庭普遍存在收入低、家長受教育年限短、缺少必要兒童發展知識等問題。父母離異、兒童留守等問題在一些貧困農村也同樣存在,這些社會問題與貧困問題相互交織,嚴重阻礙兒童發展。相關測試顯示,貧困地區3—6歲兒童認知發展水平不足城市兒童的60%——貧困地區兒童發展水平滯后于城市兒童,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貧困代際傳遞的趨勢。
2017年農業普查結果表明,目前我國59萬個行政村中只有19萬個有幼兒園。特別在貧困地區,村民居住分散,每個村幼兒數量有限,民辦幼兒園沒盈利不去設點,公辦幼兒園又往往止步于鄉鎮,村里兒童常常沒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
“一村一園計劃”切中了貧困地區幼教工作的痛點,正視難題、講求實際,立足現有條件做起來:比如,他們的辦園場地主要是利用村小學的閑置校舍或村委會等公共場所,改造費用很低;若在鄉鎮開辦一所幼兒園,光蓋房子就要花三四百萬元。又如,只要有5個以上娃娃,“村園”就開班,并且實行混齡教學,“大孩子帶小孩子,小孩子促大孩子”,提高兒童社會適應性。沒有去過海洋館、游樂園的孩子們,也能從“本土化”的教學中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青海樂都的彩陶、甘肅華池的紅軍故地、貴州畢節七星關的“植物課堂”,都留下孩子們探尋世界的足跡……一所山村幼兒園每年運行成本僅為3萬元左右,看似簡陋的教室、教具,卻讓許多孩子改變命運——截至2018年6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地方政府合作,在中西部9省份21個貧困縣設立了2300所村級幼兒園,累計受益兒童約17萬人。最早一批“一村一園計劃”兒童中,約65%的孩子學習成績穩居全縣同齡兒童的前40%。打動WISE世界教育創新項目獎的,正是該項目為發展中國家花小錢辦大事、破解貧困地區學前教育問題,樹立了很好的“中國樣本”。
眼下,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沖刺階段。面對更“硬”更“難”的任務,一些地方決心大、力度大,涉及一些具體問題,從論證到規劃、實施,往往讓老百姓等得辛苦。此外,還有些地方,為了展現扶貧成果,非有看得見的工程才算圓滿。可與其面對山村幼兒失學的難題焦慮無措,不如先就急、就簡干起來;與其花幾百萬元蓋一座嶄新漂亮的園所,不如把資金用在“人頭”上,讓孩子們盡快得到智慧陽光的沐浴。
“這些孩子中,有70%是雙留守兒童,或來自精準扶貧戶和單親家庭,他們平時都‘沉’在村子里,不集中起來,人們無從知曉他們的生活現狀,更無法提供有針對性的救助。”——項目負責人如是說。因地制宜、講求實際、時不我待,才會讓事關長遠的改變早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