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八旬老教授宣布論文作廢 做學術理當如此

發布時間:2018-07-26 10:09:57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左生一  |  責任編輯:劉芳奇
關鍵詞:裘錫圭,學術氛圍,論文發表,學術論文,學術研究

在發現論文有缺陷后將其“召回”,本應是學術界的“常規動作”,而不應是例外。

近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官網刊出知名學者裘錫圭先生一篇文章——大河口西周墓地2002號墓出土盤盉銘文解釋,宣布自己于2012年發表的論文《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鳥形盉銘文解釋》“所論全誤”,“拙文可謂毫無是處,自應作廢,以后編文集也不收入?!?/p>

裘錫圭先生已入耄耋之年,他曾先后獨立或參與著述的書籍有《文字學概要》《古文字論集》等,是國內古文字方面的方家,在甲骨文、金文、戰國義字(貨幣、陶文、盟書、璽文)和簡帛文書等方面,都有精深造詣。

對于這樣一位學術造詣頗深的學者來說,主動承認錯誤會被認為,無異于自打耳光、自己給自己難看的行為。也因此,在不少人的認知里,裘錫圭的做法顯得有些“另類”,卻是學術界理應保有的氣場。

或許有人會說,正因為裘錫圭已經80多歲了,不管他怎么做都是無傷大雅的,更何況,主動承認錯誤在很多人的認知里,這實際上是有利于塑造一個學者高大形象的行為。但就算如此,在國內學界,主動承認錯誤的現象還是少見,尤其是一旦涉及自身的錯誤時。

今年4月,中國科學院道德委員會印發的《關于在學術論文署名中常見問題或錯誤的誠信提醒》指出,“在論文發表后,如果發現文章的缺陷或相關研究過程中有違背科研規范的行為,作者應主動聲明更正或要求撤回稿件?!被蛟S,這正是對當下“自我糾錯”“主動認錯”學術氛圍不太濃厚的回應。

形成今天這個局面背后的原因,自然是“主動認錯”可能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除了可能導致課題經費被收回、支撐職級晉升等受影響外,還可能會被人借機貶損,承受某些輿論壓力:此人學術研究不嚴謹、不堪重用等,即便不在輿論場中形成漩渦,在所在學術單位也可能形成風聞,讓主動承認錯誤的學者“吃不了兜著走”。

學術研究自是一項嚴謹而科學的工作,但在一定時期內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事實出現偏差,也是一個正常現象。裘錫圭先生所做的考古研究工作,在某個考證階段的學術成果文章出現問題更屬正常,但據此而知錯不究、有錯不認,則是不正常的現象。故此,對于學術研究出錯也理應多些寬容。

回頭再來看裘錫圭先生,不傲居于在學術圈中的顯赫地位而敢于認錯,這個舉動自然因為罕見而顯得彌足珍貴。但說到底,這本應是學術界的“常規動作”,而不應是“以稀為貴”的孤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