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階段建設目標相繼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節點。2020年是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之年,實現小康的重點難點在“三農”。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叭r”工作決定著小康的成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提出要對標對表小康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全國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黨中央向億萬農民發出的跨入小康動員令。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方略,著力解決農村貧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相繼發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消除農村貧困的斗爭,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7年來,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9500多萬,平均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截至2019年底,770個貧困縣已經或擬摘帽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絕大部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脫貧攻堅進入收官階段。
但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仍非易事。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剩余的600多萬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根據各地摸底調查,全國有9個省份的貧困人口超過10萬,9個地市州超過5萬,39個縣超過1萬,16個縣的貧困發生率超過5%。徹底解決最后的貧困問題,不讓一個人掉隊,需要有超常措施和超常作為。為了啃下這些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國務院扶貧辦對深度貧困地區實行掛牌督戰。掛牌督戰對象包括未摘帽貧困縣、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或貧困發生率超過5%的縣,以及未退出的貧困村中貧困人口超過1000人或貧困發生率超過10%的行政村。各省份每月向國務院扶貧辦報告進展情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任務仍然很重。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近1000萬貧困人口,還有同步搬遷的農戶,與完成搬遷建設任務相比,做好后續扶持工作任務更加艱巨。
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是今年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調查,有近200萬已脫貧人口存在返貧風險。另外,還有近300萬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有些地方產業扶貧基礎不夠扎實,片面追求短期速效,缺少持久穩定的增收渠道;有些地方易地扶貧搬遷配套產業沒有跟上來,就業得不到保障,導致脫貧缺乏支撐;有些地方的幫扶政策缺乏持續性,在沒有穩定脫貧之前就停止幫扶。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對有返貧風險的脫貧人口和有致貧風險的邊緣人口進行監測預警,并及時提供針對性幫扶,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