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以都市農業為載體,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22-03-10 14:02:38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楊其長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都市農業,城鄉融合,鄉村振興,食物安全,碳足跡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在全球城市化過程中,勞動力、資本、土地等要素不斷向城市聚集以獲得更高效率的回報。在創造城市繁榮的同時,通常伴隨著鄉村發展的日益滯后和城鄉差距的不斷擴大等諸多問題。因此,我國適時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作出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部署。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鄉村產業興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返鄉工作,聚人聚氣,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前提。然而,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單純依靠傳統農業生產難以實現農民致富,必須探索新的產業形態和增效動能。為此,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城市,希望通過滿足高樓林立下城市居民對綠色健康生活與回歸自然的需求,培育都市農業的新型產業形態,探索實現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都市農業界定及其發展現狀

都市農業,英文一般用urban agriculture或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來表述,通常不是特指某一具體的產業,而更多是體現一種地域形態的農業,是指“在城市內部及其周邊地區,服務于城市居民需求的農業”。都市農業的顯著特征包括:地域特性,即以城市為核心的一種農業形態;多功能屬性,即不僅僅簡單地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安全食物產品,還兼具“生活”“生態”“文化”等多方面功能。

地域屬性的都市農業,是城市化的伴生產物,緊密圍繞在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和一定的區域界限:既包括在城市內部空間拓展的農業,也包含城郊農業和近郊農業。由于所處地域的特殊性,地域屬性的都市農業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內以盡量少的資源(如水、肥、勞動力等)投入,產出盡可能多的農產品,其技術特征主要突出立體化、無土化、工廠化等,這也是區別于傳統農業的關鍵所在;充分利用城市空間發展農業,如屋頂、陽臺、綠地、空閑建筑、地下空間等,大幅拓展可用于耕種的土地資源。

產業屬性的都市農業,要求在構筑城市食物生產系統的同時,積極拓展農業的非食物性和多功能屬性,尤其是生活、生態、文化與服務等生產以外的功能;為城市居民提供“三產”消費,如觀光、休閑、體驗、康養、參與、科普等,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發達國家都市農業發展特征

歐洲、美國及日本等發達地區和國家城市化起步相對較早,二戰以后快速的城市化促使都市農業得到蓬勃發展,并探索出各具風格的發展模式。美國更強調都市農業的經濟功能,尤其提倡在城市內部及其周邊地區進行新鮮蔬果生產,“食在當季、食在當地”。近年來涌現出像Plenty、Aerofarm等一批知名新型農場企業在城區進行蔬菜工廠化生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Despommier甚至還提出垂直農場概念,希望利用摩天大樓進行食物生產。歐洲更加注重都市農業的生態和社會生活功能,強調農業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如英國的“森林城市”和德國的“田園城市”等;荷蘭則通過工廠化農業手段推行“綠色生產力”理念。以日本、新加坡為代表的亞洲都市農業體系兼顧生產、生活和生態三者的功能拓展。日本為了維持城市生態平衡,建成了綠島農業和工廠化農業兩大特色都市農業典型,并形成了私人農莊、市民農園和休閑娛樂性農園等都市農業模式,所構建的城市食物生產系統保障了其全國30%的農產品供給;新加坡土地資源極為緊缺,主要以發展“現代化集約農業科技園”為特色,探索垂直立體農業與植物工廠化發展之路。

總體來看,發達國家都市農業經過長期的探索,形成了各具本國鮮明特色的發展模式,其中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注重城市內部及其延伸地區的食物生產功能,保障城市食物供給彈性;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注重城鄉生態系統構建和休閑功能拓展。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東部沿海一些發達地區開始進行都市農業探索,并取得了快速發展。2012年,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意見》。同年4月,在上海首次召開全國都市現代農業現場交流會,隨后連續召開了4次交流研討會。自此,一些城市結合自身條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都市農業產業形態并逐漸構建了高科技農業園區、農業公園、休閑農場、民宿農莊等都市農業模式。例如:成都憑借其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將農業旅游、觀光休閑、民宿和農家樂等串聯在一起,促進了一三產業的融合,實現了村民家門口的就業;上海提出了“居民綠化自治”概念,鼓勵、支持社會力量經營公共綠地,促進了社區花園的發展,同時根據本地居民對葉菜的喜好,提出大力發展葉菜工廠的發展思路;深圳重點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園區,積極探索城市食物工廠發展之路;北京除發展觀光型都市農業外,綠色農產品訂單模式及市民農園等形態也受到居民的青睞。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都市農業發展較晚,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而且主要集中在“超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城市的食物生產功能還未得到足夠重視,農業休閑觀光模式單一,創新不足。都市農業作為一個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必將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推動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探索一套具有我國特色的都市農業發展模式,顯得尤為迫切。

都市農業的獨特功能與作用

都市農業是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農業與都市完美結合的重要成果,對保障城市食物安全、創造生態宜居環境、滿足人們多元化需求、助力鄉村振興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據統計,全國36個大中城市耕地面積接近全國的1/9,蔬菜產量占全國的1/6。都市農業與其他農業產業形態的顯著區別,在于直接承擔著“保城市供應、穩市場菜價”的責任。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食物生產、加工與物流補給在世界各地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都市農業在城市食物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是我國“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年,能否開好局、起好步,都市農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大幅拓展耕地,增加食物產能。都市農業很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可以利用城市空間進行農業生產,大幅拓展耕地資源。可以利用城市可用耕種空間,如家庭陽臺、城市屋頂、防空洞、地下室、社區空地等生產食物。據初步估計,全國現有城市可用農業空間若被利用,則可以拓展5000萬畝以上的耕地。可以采用植物工廠和垂直農業等高效技術手段進行食物生產。通過垂直空間利用及其周年連續生產,單位面積產能可達大田生產的數十倍甚至上千倍。以生菜為例,植物工廠年產能達3000棵/m2,是溫室(200棵/m2)的15倍、大田(32棵/m2)的90多倍;若采用垂直農業方式生產,其產能更可達大田的1000倍以上。因此,都市農業將在拓展耕地資源、大幅提升食物產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增強城市食物供應彈性,提高抗風險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蔓延,加劇了城市食物的不安全性;隔離封閉等政策的實施,容易導致城市食物供應鏈的中斷與紊亂,并且疫情期間物質與經濟障礙的加劇也限制了食物獲取。傳統的向大城市運送食物的物流系統平均距離為800—1500km,需要大量的物流能耗,并且容易受到疫情、自然災害等危機的影響,因此迫切需要構建有彈性的城市食物系統,而發展都市農業恰好能解決這一問題。都市農業充分利用城市閑置空間資源,通過先進的技術與裝備種植各種蔬菜瓜果等食物產品,在提供新鮮、安全健康食品的同時,能夠實現就近產銷,極大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從而避免了疫情等危機造成的運輸風險和長途運輸造成的食物耗損浪費,提高了城市食物供應系統的彈性。都市農業生產可以將“菜籃子”甚至“米袋子”掌握在城鎮居民手中,從而極大提高城市食物供應可持續能力。此外,將高標準農田移植在城市環城生態公園中,通過農業建設提高環城生態水平,做到規模化種植與景觀化營造的統一契合,可顯著改善城市氣候,助力緩解氣候變化的沖擊、提高城市應對氣候災害的韌性。都市農業可增強城市抵抗疫情、自然災害等類似風險的能力,更有利于保障社會穩定。

增進居民身心健康,擴展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三密三高”問題突出,即建筑、人口和產業密集,能耗、污染和排放高;鋼筋水泥的城市建設改變了周邊的自然環境,使城市居民被迫與自然脫離。生活方式的改變,加之快節奏的生活與工作,給人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兼具康養、休閑、生態、生活和生產于一體的都市農業便成了城市居民的迫切需求。都市農業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居民提供了休閑放松的好去處,也為體驗農事活動提供了天然平臺,讓市民在“三密三高”城市之中,重建人與自然的聯系,重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俗話說“養花種草,不急不惱”,“有動有靜,不生雜病”。都市農業勞動適中,有動有靜,在松土、澆水中既鍛煉了身體,又體驗了田園樂趣。研究表明,從事都市農事活動有利于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改善睡眠質量、降低皮質醇水平從而舒緩情緒,排解心理壓力,激發更加愉悅的精神狀態,有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此外,目前我國居住在城市且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退休人員在1.2億左右,都市農業為城市退休人員提供了施展的空間。退休人員參與都市農事活動,不僅可以發揮余熱,還能夠在從事農業種植活動中獲得貼近自然的享受,以及在收獲累累果蔬中獲得自我價值體現的愉悅感受。

凈化環境、增添綠色,減少城市碳足跡。2020年,我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為14.8m2,遠低于聯合國對城市規劃要求的人均綠地面積30—40m2和城市最佳環境人均綠地面積60m2,城市綠地短缺問題突出。都市農業可以通過城市空間種植、屋頂綠化、景觀綠地和環城綠化等增加綠地面積,提高植被數量,踐行國土綠化行動,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同時,通過適宜的農業生態系統構建,可以讓城郊稻田成為人工濕地、菜園變成人工綠地,發揮“城市之肺”作用,防治城市污染,凈化城市環境,維持城市生態平衡。數據顯示,全球城市地區的植被每年可以產生330億美元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此外,綠色植被還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在凈化空氣的同時助力碳中和實現。而都市農業在城市內部及其周邊進行生產,實現了食物的就近供應與銷售,避免了食物的長途運輸,降低了食物運輸過程的浪費和能源消耗,從而減少城內食品消費的碳足跡。相關研究表明,在城市內進行農業生產能夠促進市民碳足跡的減少,全球每年由此而減少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05 kg,節能高達1.5×1010 kW·h。

都市農業主要形態

都市農業形態與其所在的區位密切相關,一般可根據地理空間及功能劃分為以城市或城市群為中心的城區、城郊及輻射圈3個類型區。由于不同類型區的資源優勢各不相同,都市農業發展必須找準定位,結合當地實際,明確發展路徑,以優勢資源為依托,因地制宜地發展與其區位相適應的農業產業,以實現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互動和產業融合。

城市內部核心圈層的都市農業

由于位于城市內部,這一區域的都市農業主要以生態服務功能為核心,側重于營造或改善市民生活環境和參與體驗的功能,生產食物的功能相對較小。其農業類型主要以家庭園藝和社區農場、綠化農業和公園農業、植物工廠和垂直農業為主。家庭園藝和社區農場。其作用首先是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活動空間,體驗農事操作,舒暢身心;其次是能夠產出少許新鮮蔬果或觀賞園藝產品。由于城市內部的土地資源極為緊缺,除市政綠化用地外,少有可耕種土地;市民可以利用自家陽臺、樓頂、地下室等空間進行園藝種植。社區農場主要是利用社區、學校、醫院或寫字樓等一些公共閑置空間,采用無土栽培或立體栽培等方式,給市民或學生等提供一定的農事活動場所,為社會提供一定的公共食物產品和參與體驗空間。綠化農業和公園農業。政府或房地產商在綠化或公園規劃建設時,應避免千篇一律的市政產品和地產景觀,而是要充分考慮市民的利益需求,有意識地增加一些綠地景觀,形成獨具特色的綠化農業或公園農業,讓市民參與其中,從而將被動地接受景觀,變為主動參與創造。植物工廠和垂直農業。以植物工廠和垂直農業為代表的顛覆性農作方式必將會大量出現在城市內部。利用地下建筑空間、防空洞和樓宇等一些城市空間生產食物產品,不僅能為市民提供新鮮的綠色蔬菜,補充“菜籃子”供給,增強城市食物供應的彈性,而且還可作為展示現代農業的窗口,為居民提供綠色、體驗、科普、參與的好去處。

城市內部的都市農業還能很好地實現與鄉村產業融合和共生發展,鄉村不斷地為城區農業提供種苗和半成品的活體蔬果,大幅提高單位土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城市居民則不斷收獲參與帶來的幸福,互利共贏。

城市周邊的城郊型都市農業

城市周邊的城郊區域,具有一定的可耕種土地,但其受城市擴展的影響較大,耕地面積易受城市發展的侵蝕。這一區域的都市農業兼具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和生態服務功能,生產功能的比重較大;但由于耕地資源有限,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傳統農業生產。這一區域的主要農業形態包括:高科技設施農業。一般通過大力發展科技含量較高的設施農業,進行農業的工廠化生產,為市區提供新鮮、衛生、營養的蔬菜、水果、禽蛋等農副產品。同時,通過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促進工農結合,提高農業產出收益。休閑觀光農業。利用緊靠市區、交通便利的地緣優勢,城市周邊區域還可以把農業與休閑旅游結合起來,發展休閑觀光、采摘體驗和科普教育等形態的農業,吸引城市居民游覽農業景觀、品嘗美食、參與農事活動,打造“城市后花園”,促進一三產業的融合。

城郊型都市農業可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發展高科技設施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將使農民獲取更多的收益,并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進而吸引更多的農民回鄉務農,推動鄉村繁榮。

城市輻射圈外圍的都市農業

作為都市農業的外緣輻射區,都市農業與傳統農業在城市輻射圈外圍交互作用、融合發展。此區域主要以生產鮮活農產品為主,非農就業機會少,人員流失嚴重,是鄉村振興關注的重點。城市外圍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一般較為傳統,農村的傳統建筑與鄉土氣息較濃。因此,可考慮基于都市農業的技術和理念將農業與大地景觀、鄉村旅游結合起來,讓市民欣賞田園風光和品嘗農家風味,體驗傳統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風情,領悟旅游活動中的“鄉愁”情懷,形成“以農促旅,以旅帶產,以產興農”的鄉村發展模式。農業向旅游觀光產業拓展一定要立足鄉村傳統特色,如田園風光、民俗文化等,盡可能挖掘鄉村的文化意蘊,樹立鮮明的鄉村意象,保持獨特的鄉土氣息,保證鄉村文化的原真性和獨特性。同時,在鄉村的產業重構與升級中,要注重對鄉村自身的保護,避免變成“城不城”、“鄉不鄉”、商業氣息過重的境況。真正做到守住鄉魂、養住鄉情、護住鄉土,讓鄉村還是鄉村,真正讓到此觀光的市民體驗到“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感覺。用鄉村的寧靜舒緩,化解城市的繁忙壓力,為城市居民打造“第二家園”;用城市的資金和技術,完成鄉村的產業創新與重構,促進產業落地與融合發展,為農村居民打造“第一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都市農業對城鄉融合發展的助推作用

都市農業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橋梁與紐帶作用。都市農業地處城市及其延伸地帶,一方面緊密依托并服務于城市,另一方面兼具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歷史重任。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鄉村,廣泛應用都市農業的高技術手段與高效土地利用方式,能夠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盤活供銷關系,促進要素流通,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引導城市現代資源要素向城郊農村傾斜。同時,都市農業產業發展也為城鄉交流提供了互動平臺,促使城鄉居民之間更深入的交流溝通,從而提高彼此的認同與接納,拉近城鄉居民的距離,實現互融互通和鄉村振興,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促進城鄉關系更加緊密,利于孕育鄉村新興產業

都市農業旨在滿足城市居民的多功能需求,而鄉村農業重在滿足人類的食物需求。都市農業與鄉村農業在產業上是互補關系,一頭服務城市、一頭富裕農民。都市農業的發展可有效促進鄉村振興,利用城市資金和資源拓展的都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最終將服務于鄉村農業發展。譬如,農村勞動力通過都市農業生產活動,掌握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回到農村提高鄉村農業技術水平;而都市農業的發展也可促進城市人員和資金向農業領域流動,從而有利于鄉村農業升級換代,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都市農業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城市居民提供綠色休閑服務。城市越來越密集形成的自然生態“荒漠化”使市民懷念農村的綠色田園和生物多樣性的和諧,鄉村旅游與觀光農業恰好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鄉村擁有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和鄉村民俗,可以讓城市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體驗到農事。都市農業拓展的休閑觀光等功能,不僅為城市居民休閑度假提供愉悅身心的世外桃源和心靈寄托的精神家園,而且也為農村帶來新的繁榮,為農民增收提供新的渠道,為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推動城鄉人員往來更加頻繁,促進城鄉文化有序交融

鄉村凋敝與空心化一直是鄉村振興的重大難題。都市農業發展一方面可推動鄉村為城市內部的新型產業形態提供各類配套服務,大幅提高單位土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吸引一批有志于從事現代農業的年輕人扎根農村,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聚集鄉村人氣;另一方面,都市農業所拓展的休閑、觀光、體驗、科普等功能,可以吸引城市居民源源不斷地進入農村,去感受自然、了解農業,進而理解農民,創造更為豐富的城鄉互動機會,促進城鄉間文化的認同與交流,這對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意義重大。

都市農業作為一個新型產業形態,不僅能在城市內部和鄉村拓展全新的現代農業產業,而且還會促進城鄉之間的頻繁互動交流、聚集鄉村人氣,大幅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因此,都市農業必將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展望與建議

無論城市如何發展,民以食為天的道理亙古不變,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停歇。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7億,城市人口也將突破65億,食物需求將比現在增加70%—100%。然而,據估計,到2050年即便拓展地球上現有的所有耕地,也只能增加12%左右的土地;即使運用現有的所有增產技術,食物的增產幅度也僅在30%—40%左右,因此保障食物安全的任務將會極為艱巨。我國更是一個資源相對不足的人口大國,人均耕地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3;為應對逐年增長的食物需求,必須從多個角度來探索保障食物安全的途徑,“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顯得尤為迫切。

都市農業被認為是解決未來城市化發展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一系列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可大幅拓展食物生產空間,實現城市“非耕地”農業利用,增強城市食物供給彈性;可實現農業向垂直空間拓展和周年連續生產,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食物產能;可促進城鄉產業與人員頻繁互動,集聚鄉村人氣、增加農民收入。總之,都市農業將會在保障城市食物安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從總體上來看,目前我國都市農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相關的產業形態、技術體系、商業模式、扶持政策等都還未完全成型,在城鄉融合發展進程中的作用還未能充分發揮。因此,亟待從戰略層面上進行布局,從城鄉融合發展方面進行規劃,從技術支撐方面加大研發力度,以及從政策保障方面加以扶持。

建議國家從戰略層面高度重視都市農業發展。都市農業不是簡單的一種農業形態,而是涉及城市食物安全、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居民生活質量等重大民生問題,都市農業體系的構建必將對加快國家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建議將都市農業納入國家總體發展規劃。都市農業完全不同于傳統農業,而是在城市內部及周邊地區拓展出的一個全新產業,涉及土地屬性、城市空間利用、科技支撐、社會發展等一系列重大課題。因此,必須從國家層面進行總體布局與規劃,才能保證都市農業健康發展。

建議盡快啟動都市農業相關科技支撐重大專項。都市農業被認為是現代農業的前沿領域,涉及專用品種、垂直空間利用、人工智能管控及設施裝備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方向。然而,目前都市農業還沒有被列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相關產業發展缺乏重大科技支撐,這嚴重影響都市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建議國家從政策層面加大對都市農業扶持力度。都市農業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形態,正處于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多元的發展過程,但也面臨土地、資金、市場、人才、政策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難題。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加以扶持與引導,優先把都市農業納入城市發展綱要中,在土地使用、政策扶持、市場培育、人才政策傾斜及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加大對都市農業綠色金融的布局,將都市農業與碳金融市場結合起來。減少城市碳足跡,強化都市農業綠色發展,讓都市農業真正落地生根,實現農業功能變現,帶動農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都市農業的雛形正在我國初步顯現,各種產業形態正逐漸形成。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保障食物安全與綠色健康生活的需求將會不斷上升。相信不久的將來,都市農業必將在促進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楊其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供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