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食物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與生活、生產和生態緊密關聯。中國政府始終把解決人民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把確保糧食安全列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氣候變化與環境挑戰加劇背景下,我國食物系統面臨的外部系統性風險不斷加大,食品安全、食物浪費等新挑戰威脅資源環境與居民健康,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面對新形勢下食物安全、國民營養、生態平衡、市場有效及系統韌性的多重需求,加速推進我國食物系統向更健康、更可持續、更公平和更有韌性的方向轉型迫在眉睫。
農業和食物系統的已有研究多基于不同學科領域和關注焦點,分部門或分環節展開。隨著食物系統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內外風險挑戰增加,開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系統性和全球性視角的可持續食物系統研究成為必然。例如,從土壤、農業、食物和健康關聯的“大健康”視角出發,食物系統是鏈接環境和健康的紐帶;從種植養殖到廢物處理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看,食物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都和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系統高度相關;在全球視野下,全球氣候變化改變了食物系統的產消格局,全球食物貿易深刻影響了區域食物安全和生態環境,全球地緣沖突加劇了食物系統的不平衡和脆弱性問題。
糧食或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作為食物系統管理最受關注和最重要的目標,通常聚焦于可供性、可獲得性、可利用性及穩定性方面。隨著食物系統面臨的挑戰愈發新型、復雜和多元,尤其是消費需求與飲食結構更加多樣化,現有食物安全內涵難以囊括其在社會、經濟、環境等多維度的要求內容。因此,基于系統角度的“大食物”安全觀逐漸成為食物安全內涵的重要拓展。近年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又稱世界糧農組織,FAO)等主要國際組織也強調,食物系統變革和食物安全內涵應從單一專注食物供應安全拓展至同時考慮營養健康、環境可持續、社會公平等多維度目標。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于2014年將可持續性引入食物系統,食物系統可持續轉型也成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基礎。
有鑒于此,食物系統及其可持續轉型近年來開始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已有研究基于系統關聯視角分析了食物系統中不同要素間的相互作用,并圍繞食物系統現狀、問題、定義、轉型路徑等方面進行了探討。然而,現有研究大多局限在全球層面,針對國家層面、尤其是基于中國國情探究食物系統可持續轉型方向與實現路徑的研究仍然缺乏。因此,系統全面構建中國食物系統研究的概念框架、明晰其特征與內涵、探索其實現路徑,既對推動我國食物系統可持續轉型具有重要性與迫切性,也可為全球食物系統研究與理論探索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中國食物系統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供需結構:食物系統供需不平衡,消費需求升級帶來新壓力
中國政府始終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國內糧食安全,并在2000—2020年實現了糧食生產“十七連豐”(圖1)。但隨著國內消費升級,食物需求由“吃得到”向“吃得飽”“吃得好”轉變,需求側動態變化與供給側調整不匹配等問題日益突出,給我國糧食安全帶來了新挑戰。①食物剛性需求增加與有效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我國在巨大人口規模前提下的城市化和現代化直接和間接導致食物剛性需求增加,工業用糧需求也隨著工業化水平提高而大幅增加[33]。然而,生產成本攀升、生產規模效益低、有效投入要素不足,成為提高食物有效供給的重要掣肘。②食物結構需求轉變使得供需結構矛盾更加凸顯。居民膳食結構優化、品質提升,肉蛋奶等動物性蛋白消費上升,使得我國對優質小麥等高品質食物和大豆等飼料糧的國際市場依賴度增高,如大豆進口量占比從2010年開始就達到并一直保持在70%以上(圖1)。同時,食物需求結構轉變還進一步引發“人畜爭糧”“糧畜爭地”等農業資源供需矛盾。
供應安全:食物系統應對沖擊的韌性不足,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暢
當前,我國食物系統應對沖擊的韌性仍不足。近年來,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象災害頻發,農業首當其沖、受災嚴重。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例如,河南、山西等地區在2021年發生的特大暴雨事件和南方在2022年出現大面積高溫干旱事件,對經濟社會和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影響。
受世紀疫情與國際沖突影響,國內國外雙循環流通受限,致使我國食物供應鏈部分環節出現斷裂。 ①國內方面。我國農貿市場、農產品生產加工行業生產周期受疫情及相應管理政策沖擊嚴重,尤其在我國糧食產銷分離、儲備布局與消費分布不匹配的背景下,糧食國內流通和短期供需平衡受較大影響。②國際方面。俄烏沖突等地緣沖突加劇使得全球糧食市場波動異常,部分國家采取限制糧食出口等措施來應對潛在的糧食危機,國際風險進一步通過供應鏈、價格機制傳導至國內。
食品安全:食品產業轉型升級,食品安全關鍵風險點增加
我國食品安全經歷了從關注數量安全、衛生安全、質量安全到營養安全的歷程,但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不合規等傳統風險挑戰仍突出(圖2)。同時,發達與落后地區間、城市與農村間、不同食品種類間的質量差異明顯,安全供給不平衡問題尚未消除。
隨著我國食品產業轉型升級,食品安全風險更加新型化復雜化。①食品供應鏈新技術發展不足帶來新的傳播風險點。食品冷鏈配套技術發展滯后導致“新型問題食品”潛伏。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抽檢結果顯示,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污染率達萬分之0.48。②新型主體經營方式增加了食品安全監管難度。隨著直播帶貨、生鮮電商等新型食品運營方式涌現,產地溯源難、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監管難題接踵而來。③新食源性疾患時刻威脅生命健康。近年來,各類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因素占50%以上,食物過敏作為易被忽視的“隱形殺手”也亟待關注。
營養健康:肥胖與隱性饑餓成新問題,農村相對貧困地區尤為突出
我國正處于居民營養健康的關鍵轉型階段,面臨多方面新挑戰。①膳食結構不合理,慢性病問題突出。我國食鹽攝入過量成飲食“重災區”;紅肉攝入多,而魚禽類、水果蔬菜及豆奶類攝入比例嚴重不足。②超重肥胖問題持續蔓延。2020年,我國有超50%的居民出現超重肥胖問題,其中,青少年兒童超重肥胖率達29.4%。③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導致隱性饑餓。我國居民人均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加上產量育種、氣候變化等原因導致的糧食營養品質下降,近3億人處于隱性饑餓狀態。
上述營養問題在我國相對貧困及邊緣化地區尤為復雜突出。相對貧困及邊緣化地區的兒童營養缺乏,而肥胖增長卻快于城市。我國相對貧困農村地區6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足程度可達普通農村兒童的1—2倍,甚至是城市兒童的4—5倍。城鎮化進程產生的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流動兒童2個特殊群體的營養問題也成為“難啃的硬骨頭”。同時,我國隱性饑餓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與西部邊遠地區,緩解隱性饑餓成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必然要求。
資源環境:食物生產的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損失與浪費問題突出
我國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糧食生產可持續性面臨重大挑戰。①環境因素。“先天”的水、土等農業資源匱乏成為制約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②人為因素。“后天”粗放式農業生產方式過分追求糧食產量、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畜牧業廢棄物處理落后,導致耕地板結、水源富養化等,與生態環境破壞形成惡性循環,威脅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安全。
在上述問題基礎上,食物全產業鏈損失與浪費問題嚴峻,進一步加重了食物安全保障壓力和資源環境負擔。據估算,2013—2018年,中國整個食物供應鏈產生的損失與浪費量高達3.5億噸。
食物系統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系解析
食物系統可持續轉型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之一。因此,厘清食物系統與SDGs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明晰可持續食物系統的內涵,并識別關鍵著力點。為此,文章分別從食物系統的供給端、需求端和保障層來剖析其與不同SDGs的內在關聯(圖3)。
供給端。涉及提供食物生產和分配所需的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和創新技術等,是保證食物系統在面對各種沖擊時保持韌性的切入點。在不同空間尺度上,食物系統與不同SDGs高度關聯(圖3)。其中,全球/區域層對應“氣候行動”(SDG 13)、“水下生物”(SDG 14)和“陸地生物”(SDG 15);國家層對應“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SDG 9)、“可持續城市和社區”(SDG 11)。供給端的可持續轉型是對傳統食物安全內涵中可供性的拓展,即通過各種形式的生產、進口、儲備、援助,供應足夠的食物。
需求端。在家庭和個體2個層次討論。家庭層的目標是為了保證所有家庭能夠獲取充足和營養的食物,這是對傳統食物安全內涵中可獲取性的拓展,又與“負責任消費和生產”(SDG 12)密切相關。個體層的目標主要有“零饑餓”(SDG 2)、“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SDG 6)、“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SDG 7)和“良好健康與福祉”(SDG 3)(圖3)。實現個體層的SDGs,能夠滿足個體對健康、營養,以及食物、能源、水的需求。這與傳統食物安全內涵中的可用性,即確保個體營養健康,關注食物準備、烹飪及在家庭內部的分配狀況具有一致性。
保障層。“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SDG 16)、“減少不平等”(SDG 10)和“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SDG 17)這3個呈遞進關系的目標可確保食物供給和需求端穩定,與傳統食物安全內涵中的穩定性密切相關。極端天氣、政治或經濟的不穩定都有可能破壞糧食安全的穩定性。實現該層次的SDGs能為食物系統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長期穩定提供重要保障。
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的概念框架、特征與內涵
可持續食物系統的概念框架與特征
基于前文解析,文章認為可持續食物系統是一個能夠確保當代和后代所有人的食物安全和營養,促進公平生計,對自然具有積極影響,并在社會、經濟、環境層面具有韌性的復雜開放巨系統。可持續食物系統框架展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食物系統各環節中相關行動者,農業生產中農民、農業企業,食物供應鏈中運輸者、零售商等參與者,食物消費者,政治科學與創新等多部門參與者等;食物供應鏈、食物儲備、食物環境、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利用等相關要素;包含了食物系統內部的相互作用,及與經濟政治、生物氣候、科技創新、人口健康等外部系統的交互反饋(圖4)。這些構成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循環、平衡的動態結構,并決定了食物系統的營養、環境、經濟和社會影響。
可持續食物系統的核心特征主要包含5個方面:①系統性。可持續食物系統中各要素相互關聯,任何部分的變動都會對整體產生影響,是一項需要政府、企業、居民、知識部門等多主體協同推進的系統工程。②動態性。可持續食物系統內部與外部的作用與反饋過程決定了可持續食物系統的動態特征,系統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相互作用關系。③多樣性。可持續食物系統在包括地方、區域和全球尺度等不同空間尺度存在多樣性特征。④科學性。可持續食物系統是一個構建在多學科交叉基礎上的科學系統。例如,需采用“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建立食物質量安全監督體制,運用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等。⑤協同性。傳統食物系統具有典型的負外部性特征,對公平、健康、資源環境等有巨大影響。可持續食物系統雖然也與其他系統相互交織,但能考慮系統間的相互作用與利弊權衡,將負外部性轉化為協同性發展。
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的內涵與層次
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構建可以劃分為3個層次,分別為內涵方向、戰略規劃、目標定位(表1)。內涵方向是構建可持續食物系統的方向指南,戰略規劃是與內涵方向相關的國家制度基礎,目標定位是定位各維度方向的SDGs。
具體而言,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的內涵方向層應包括安全、營養、公平、綠色、經濟和韌性6個相互交織的維度,且每個維度擁有相應的制度基礎。①安全維度。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的核心要義,側重從供給端的數量和質量2個方面確保食物系統的安全性。②營養維度。在安全維度的基礎上,以需求端為主,供給端為輔,優化膳食結構,使居民獲得合適能量和充足營養。③公平維度。實現可持續食物系統的基本要求,現階段需要從保障層出發,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時關注弱勢群體公平參與食物系統的權利。④綠色維度。食物系統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也是生態文明體系的關鍵一環,旨在推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生產和消費方式,減少食物系統中的損耗和浪費。⑤經濟維度。食物系統實現社會最優的政策保障,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保食物系統的有效性和包容性。⑥韌性維度。提高食物系統應對各種沖擊能力的關鍵,即提高食物系統在各個環節應對諸如氣候變化和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穩健性,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筑牢國家安全屏障。
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轉型的實現路徑
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轉型的最終目的在于“根本解決”與“直接行動”。因此,基于前文提出的中國可持續食物系統的概念框架、特征和內涵,文章提出6方面建議。
安全:以結構優化為導向,同時確保食物數量與質量安全。提高農業生產力是確保安全維度的根基。為此,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各種農業投入要素的充足有效供應;在國內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糧食儲備基礎設施,并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國際市場,保障各渠道用糧供給安全;建立食物溯源跟蹤制度,加強政府監督,提高企業自律程度,促進消費者和各個協會共同監督食物供應鏈的安全。
營養:強化食物營養含量,提升居民膳食健康意識。在供給側,構建綠色、有機、無污染的食物生產體系是重中之重,推動功能農業發展是強化作物營養的輔助性路徑。為此,應通過立法、稅收等手段減少高糖、高鹽、高熱量食物生產,鼓勵企業適度加工食物,生產更多健康食品。在需求端,居民自身膳食結構的主動性優化是解決營養過剩與隱性饑餓的關鍵有效路徑。為此,可利用多元化宣傳方式引導消費者提高營養均衡意識、優化膳食結構,尤其是農村相對貧困地區人口的營養健康普及。
公平:建立相對貧困治理長效機制,增強食物系統包容性。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減少相對貧困是保障食物系統公平的核心舉措。為此,需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能力,提高小農收入;降低農業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提高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并增強食物系統中弱勢群體的就業保障;確保弱勢群體,尤其是婦女兒童能夠公平獲得生產資料、創新技術等資源;促進實現食物消費和末端處理環節的國家間平等、性別間平等和代際間平等。
綠色:打造環境友好與資源節約的食物系統,減少食物浪費與損失。綠色維度是實現食物系統可持續的長遠保障。為此,要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縮短食物供應鏈,降低食物加工過程中資源消耗、廢棄物及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強消費端的綠色消費觀念,提高消費者對無公害產品、綠色有機產品的接受度;將食物浪費治理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反食品浪費法》的執行監管,提高全社會減少食物浪費的意識;加強末端治理,促進食物廢棄物的循環利用與環保處置,避免食物廢棄物對環境、人畜健康造成威脅。
經濟: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是保障其他各維度能夠自發有效實現的重要基礎。可持續食物系統在中國是否能夠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上是否可行。在生產階段,應推進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高效綠色生產方式的經濟可行性。在供應鏈環節,需要確保加工企業生產綠色、健康食品的經濟利潤,以及流通貿易的有效暢通。在消費環節,需保障消費者多樣化膳食的購買能力。在廢棄物處理環節,要保證廢棄物處理的社會正收益性。此外,為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要完善創新產業金融服務模式,利用現代化技術升級農業供應鏈,加強產銷銜接和供需精準匹配,促進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韌性:提高食物系統抗風險與應急能力。增強食物系統韌性是突發公共事件下對食物系統最重要的新思考。在生產環節,應多舉措增強食物系統應對長期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的韌性和應對自然資源退化和各類突發沖擊的穩定性。在供應鏈環節,加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應對逆全球化、投資風險和地緣政治風險的韌性,構建完善的農資應急運輸綠色通道,完善糧食儲備體系“蓄水池”和“調節器”功能。在消費環節,完善形成應對飲食多樣化帶來的沖擊和妥善處理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
當前,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和地緣沖突交織,既給我國食物系統帶來了諸多挑戰,也帶來了反思和重構的戰略窗口。構建系統全面、符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食物系統,既是支撐我國食物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的現實需要,又是一項重要且亟待開展的科學課題。由于食物系統的系統性、動態性、多樣性、科學性與協同性特征,文章提出的初步戰略構想,還亟待通過多學科交叉、理論與實踐結合不斷完善發展,以為確保新時代國家糧食和食物安全提供新的系統解決思路,為全球食物系統研究與理論探索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作者:劉曉潔、劉立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賀思琪,鄭州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陳偉強,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閆丹,鄭州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鄭州大學管理學院;丁鋼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張忠杰,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劉剛,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