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濕地生態系統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作為國土空間的重要組成以及重要的自然資源,濕地為人類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存環境,其面積、分布和健康狀況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濕地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抵御洪水、補給地下水等諸多獨特的水調節功能,同時具有生物多樣性維持、調節氣候、固碳、凈化水質等諸多生態環境功能。此外,濕地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僅具有研究價值,還能為生產生活提供大量物質支撐。因此,濕地是“五庫”(“種庫”“水庫”“碳庫”“糧庫”“錢庫”)功能屬性最突出的生態系統之一。然而,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疊加影響,全球濕地退化嚴重,在1700—2020年期間,全球共損失3.4×106 km2的內陸濕地,且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和中國;濕地面積喪失和功能退化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濕地保護與恢復因而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定了若干濕地保護與修復計劃,對濕地開展全面保護。先后實施《全國濕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部署,強調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水安全及“雙碳”目標對我國濕地保護、修復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而更有效的濕地保護與恢復工作必須建立在科學理論認知和先進技術經驗總結的基礎之上。為此,本文基于中國濕地基礎研究、調查監測和科學實踐,系統梳理了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總結了濕地保護與修復、管理與合理利用先進技術與經驗,提出針對中國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建議。
中國濕地資源概況
我國濕地分布廣泛、類型多樣,覆蓋了《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以下簡稱“《濕地公約》”)劃分的全部42個類型。遙感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濕地面積約為41.2×104 km2,位居亞洲第一;其中沼澤濕地面積約為16.3×104 km2,占濕地總面積的39.5%。在地理空間分布上,我國濕地類型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圖1),既呈現一定的地帶性規律,同時也具有非地帶性或地區性差異。東部地區河流濕地較多,且主要分布在濕潤多雨的季風區。東北部地區沼澤濕地較多,以東北三江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為主要分布區。湖泊濕地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地區湖泊多為咸水湖和鹽湖。我國大陸海岸線自鴨綠江口至北侖河口,長達18000 km,孕育了大面積濱海濕地。其中,杭州灣以北的濱海濕地主要為沙質和淤泥質海灘,杭州灣以南則以巖石性海灘為主。在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黃河中上游及廣東省等水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分布著大量的水庫、池塘等人工濕地。
我國濕地資源曾長期受到濕地墾殖、圍墾、改造、環境污染和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因素的威脅,面積喪失和功能退化問題突出。根據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2003—2013年期間,我國濕地面積減少率達到8.82%。我國從政策、科研方面加以引領,積極保護、恢復及重建濕地,維護濕地生態安全,先后經歷了摸清家底和夯實基礎(1992—2003年)、搶救性保護(2004—2015年)、全面保護(2016—2021年)3個重要保護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退耕還濕、退塘還濕,以及建立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等措施,有效地減緩了人類脅迫,濕地損失率得以降低,濕地生態功能得以提升。
濕地保護取得的主要成效
濕地面積呈恢復態勢,濕地保護體系與科研平臺建設日趨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采取有力保護恢復措施,使濕地損失速率不斷下降,濕地人為脅迫逐漸減少,退化濕地生態恢復成效明顯。截至2021年,全國已建立60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1600多處濕地公園(其中包括899個國家濕地公園);截至2023年,建立國際重要濕地82處,總面積居世界第4位;目前,全國濕地保護率超過52%。近年來,我國濕地面積減少的趨勢得到明顯遏制。根據遙感監測結果,2015—2020年,我國濕地總面積呈現恢復態勢,5年間凈增903 hm2;尤其是紅樹林面積恢復成效明顯,中國紅樹林的總面積基本恢復到1980年水平。
此外,我國在濕地研究平臺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國際上,我國深度參與《濕地公約》事務和規則制定,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為國際濕地保護提供了先進經驗與成功案例。2017年,成立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中國分會(China Chapter of SWS);2020年,中國科學院牽頭的“國際濕地研究聯盟”入選“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在國家層面,2019年成立了“國家濕地研究中心”,這也標志著我國濕地研究國家級平臺的成立。野外臺站是我國濕地保護與恢復領域重要的野外觀測實驗、科學研究和示范基地,目前我國已經建立黑龍江三江沼澤濕地、黑龍江興凱湖湖泊濕地、遼寧盤錦濕地、上海長江河口濕地、江西鄱陽湖湖泊濕地、湖南洞庭湖湖泊濕地、四川若爾蓋高寒濕地等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基本涵蓋我國主要濕地類型。教育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國家部門及各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分別下設了濕地領域相關重點實驗室,從而有效支撐了我國的濕地科學研究、保護與管理事業。
濕地對保障我國水安全的作用更加凸顯
隨著“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理念的逐步深入,以及濕地保護成效的凸顯,濕地作為“綠色基礎設施”,發揮著重要的涵養水源、調蓄洪水、凈化水質等水文功能,在維系流域(區域)水量平衡、減輕洪澇災害和凈化污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保障我國水安全中的貢獻越來越大。基于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沼澤濕地資源及其主要生態環境效益綜合調查”,首次調查估算了我國沼澤濕地地表蓄水量及分布(圖2),結果顯示,全國沼澤濕地維持著約5.55×1010 t淡水,是淡水資源安全的生態保障。濕地在流域洪水調蓄方面發揮了重要功能,以嫩江流域為例,其流域內濕地對洪峰流量的削減作用可達23%。此外,濕地具有重要的水質凈化功能,可有效改善區域水環境污染問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計數據顯示,濕地對氮的年去除能力可達1 t/hm2,對磷的年去除能力超過0.13 t/hm2,可有效改善區域水環境污染問題。為充分利用濕地的凈化功能,強化濕地資源在水環境保護中的作用,人工凈化濕地迅猛發展。系統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人工凈化濕地的數量接近1200個,相較于2011年新增約750個;人工濕地的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且人工凈化濕地分布廣泛,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隨著相關行業和地方標準、技術指南的陸續出臺,我國人工濕地建設不斷向科學化、規范化發展,濕地在國家水環境保護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濕地支撐了超過10萬種物種的生存,是重要的自然“種庫”;對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決定了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服務及人類福祉。我國濕地植物種類繁多,摸清濕地植物的家底一直是眾多濕地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目標。濕地植物是濕地分類的重要依據和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維持和提供服務的基礎。2013年以來,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沼澤濕地資源及其主要生態環境效益綜合調查”對全國濕地植物調查數據及前期工作進行梳理,整理出最新的中國濕地植物名錄,出版了《中國沼澤志》(第二版)、《中國濕地植被與植物圖鑒》等書籍,建立了“中國濕地植物標本館”和“中國濕地數據庫”,為我國濕地研究的理論形成與完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調查顯示,我國現有典型濕地植物1691種,其中珍稀瀕危和重點保護植物73種;已開發利用濕地植物370種,包括經濟植物273種、環境保護類植物90種、種質資源植物80種。水鳥是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公約》訂立的初衷,也正是為了保護水鳥的棲息地。調查顯示,我國現有濕地水鳥296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水鳥有91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收錄的受脅物種47種。
濕地恢復顯著提升了水生動植物多樣性和數量。黃河三角洲2008年淡水輸入濕地引起的水文聯通性增強,明顯增加了植被蓋度、植被斑塊面積和斑塊之間的連接性,水生無脊椎動物組成也由2008年的25科提高到2018年的46科。在水文連通工程輔助下,三江平原2014年實施“退耕還濕”的農田,于2019年形成了以當地典型濕地植物為優勢種的群落;同時,恢復濕地中的水生無脊椎動物由2014年的34種提高到2021年的45種。2012年以來,通過實施濕地恢復與保護工程,我國主要濕地區鳥類多樣性和數量均有所增加,東方白鸛等國家重點保護種群也在逐步恢復。2016年以來,三江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東方白鸛種群數量進入快速恢復期,繁殖數量由2000年的8只,增加到2021年的192只,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最繁盛期水平。東洞庭湖湖濱濕地、鄱陽湖湖濱濕地越冬水鳥數量,以及遼河口濱海濕地黑嘴鷗種群數量、天津濱海濕地遺鷗種群數量均顯著增加。
濕地碳匯潛力巨大
濕地具有巨大的碳匯效應和碳匯提升空間,對于調節溫室氣體含量、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雙碳”目標需求背景下,科學界普遍關注濕地作為巨大的碳庫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貢獻。濕地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將大氣中的碳轉化為有機質從而積累大量的碳;濕地土壤則因長期處于淹水狀態,導致殘體分解緩慢,因而富含有機質形成碳累積。研究表明,我國濕地年碳累積量為1.2×108 t,濕地總碳儲量為168.7×108 t;基于對3006個草本沼澤樣方的調查(圖3),估算我國草本沼澤植被地上總固碳量約為0.222×108 t;基于不同沼澤濕地分布區表層土壤有機碳密度實測數據,估算沼澤濕地土壤有機碳總儲量為99×108 t,且主要分布在東北濕地區、青藏高原濕地區和西北干旱半干旱濕地區。近10年來,隨著我國對濕地保護和修復的重視,退耕還濕、退漁還濕、濕地補水等保護修復工程大量實施,濕地碳匯潛力巨大,將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全球變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濕地固碳增匯能力成為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入認識濕地碳收支對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響應機制,全面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碳匯功能,對我國濕地保護與恢復、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濕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斷創新
濕地合理利用是保護性利用,是濕地保護工作的延續和可持續支撐。新形勢下協調人與濕地的關系,是實現濕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發揮濕地供給功能、文化服務功能的重要內容。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我國加快綠色發展給濕地可持續利用帶來機遇。近10年來,因地制宜發展形成了很多經典的濕地資源合理利用成功案例和模式,如松嫩平原鹽堿濕地稻-葦-漁復合生態產業模式、三江平原“退耕還濕”蜜源植物生態經濟產業模式、長江上游濕地農業生態工程模式,以及濱海紅樹林原位生態養殖模式等。在“大食物觀”理念指導下,濕地農業利用方式以濕地生態保護為前提,踐行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要食物的理念,濕地水生生物在食物安全中的作用更加明顯,濕地生態系統的“糧庫”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濕地文化不斷沉淀升華和融合,濕地旅游、科普、宣教等一體化發展模式極大地豐富了人類文化的內涵。2013年以來,濕地公園建設進入高速發展期,在提供綠色空間的同時帶動了區域經濟增長,其中僅國家濕地公園就帶動區域經濟增長超過500億元,凸顯了濕地的“錢庫”功能,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
濕地恢復技術體系基本形成
我國基本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濕地恢復技術體系。濕地恢復技術充分考慮了區域自然地理條件、生態功能定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生態系統完整性、環境承載力和近自然恢復的角度,由單一要素恢復逐步向多要素-多維度-多尺度方向發展。近年來,在水資源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的東北和黃淮海地區典型濕地開展了生態需水核算與補水技術應用,結合目標生物生命周期差異性需求,形成了濕地生境水文調控技術體系;在淡水沼澤濕地、內陸鹽堿濕地、濱海濕地等均形成了植物快速繁殖、生長優化與群落維持技術體系;水鳥棲息地恢復技術已由單一依靠濕地水文恢復或食源增殖,向棲息地多要素協同定向恢復方向發展,并通過食物鏈優化形成生態網絡體系。
通過生態工程與恢復技術并施,實現恢復濕地的穩定性、多功能性和多服務性目標。相關技術在推進國家實施生態恢復工程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例如,“十三五”期間,吉林省西部實施河湖連通工程,改善和恢復濕地面積3700 hm2;黑龍江省實施“三江連通”工程,形成退化濕地近自然恢復技術體系,應用推廣面積1050 hm2;四川若爾蓋國際重要濕地實施保護與恢復工程,形成泥炭地恢復技術體系,恢復與保護濕地64 hm2;黃河三角洲國際重要濕地通過近自然恢復措施,累計修復近200 hm2,成為東方白鸛等多種濕地水鳥的全球最重要繁殖地和越冬地之一。
中國濕地保護發展策略
實施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濕地保護戰略行動。建議制定針對不同濕地類型的保護政策,實現濕地總量平衡和功能穩定。立足生態保護現實需求和新的發展階段,深入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的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加強區域協同與濕地資源整合優化,在松遼流域、長江流域、青藏高原等濕地資源主要分布區謀劃建設以不同濕地類型為主體的國家公園。結合國家綠色發展理念,開展全國濕地分類分區保護,加強針對東北山區和青藏高原泥炭地、東北平原草本沼澤、濱海鹽沼和紅樹林、長江中下游湖濱濕地等主要濕地類型和重點分布區域的保護和修復,推動實施基于自然的濕地生態修復方案。實施國家尺度濕地碳增匯計劃,保護和修復泥炭地等濕地生態系統,提升固碳能力,通過“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戰略區域調查評估,加強珍稀水禽等瀕危動植物保護和棲息地恢復,形成穩定的保護空間格局,提升濕地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價值功能,保障國際履約能力。加強長江、黃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與綜合管理,服務糧食安全、水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創新“濕地銀行”等機制與政策,完善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建立我國濕地長效保護體系。強化公眾參與,全面開展濕地教育培訓,創新和豐富濕地科普的內容和形式,創建和完善新時代濕地科普與宣教體系。
完善濕地科學基礎理論和學科體系;加強濕地基礎理論研究,揭示濕地的獨特規律。我國濕地類型多樣,不同類型濕地的結構及生態過程差異巨大。未來應以濕地類型和分布區域為切入點,研究不同濕地的共性和差異性,以濕地結構中相對穩定的共性要素為研究主線,對濕地結構、功能及關鍵生態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將濕地起源、演化、自然過程、退化因素和人類活動影響等進行耦合研究,以深化對濕地生態系統的認識。同時,應加強不同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多學科交叉是現代科學研究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濕地科學研究需要綜合生態學、地理學、水文學、遺傳學、土壤學、生物學、環境學和地球化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以解決全球變化背景下濕地生態系統面臨的復雜生態環境問題。此外,應注重方法學創新,采用新興檢測技術、現代數據分析工具、模型及監測網絡體系,助力學科建設發展,進一步完善濕地科學體系。
創新完善濕地保護修復技術和工程措施。建議強化濕地修復目標的科學制定、恢復技術方法的理論基礎研究、恢復效果及穩定性的科學判定等方面工作。將濕地恢復目標與政策制定、恢復實踐及濕地景觀相結合,特別要考慮未來不同氣候情景。在水文恢復過程中,綜合考慮不同類型濕地生態需水的異質性和時空差異性,科學確定濕地恢復的生態目標,創新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與水文模型、生態模型在濕地生態需水研究中的應用,加強濕地生態補水與調控在流域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在植物恢復中,應輔以食物網生物恢復、水位精準調控、土壤限制因子消除等其他綜合管理措施,同時加強植物重引入后的長期監測,科學制定植物群落重建成功與否的判定標準。在水鳥棲息地修復中,應明確水鳥生命周期差異性生境需求,創新水鳥生境關鍵要素水-土-生物一體化協同恢復技術方法,建立多目標水鳥棲息地管理模式。以生態系統“五庫”功能統籌理念為指導,在突破濕地多種生態功能之間耦合關系理論瓶頸的基礎上,創新完善濕地多功能協同恢復與系統調控技術,并針對不同類型和分布區的退化濕地建立樣板恢復工程。
建設濕地研究人才高地和濕地管理咨詢智庫。未來應加強濕地領域國家級平臺的建設,同時強化全國濕地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委員會等濕地咨詢智庫的作用,科學支撐我國濕地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合理布局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依托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所屬濕地研究優勢單位,著力培養一批國際頂尖的科技領軍人才,注重青年人才培養,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搭建和完善高水平國際合作研究平臺,充分發揮ANSO國際濕地研究聯盟、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中國分會等國際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開展濕地領域國際前沿聯合攻關;實施全球環境基金等國際合作項目,完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伙伴協定”(EAAFP)等國際協定的實施機制,圍繞國際前沿形成濕地保護跨國創新研究團隊。深度參與《濕地公約》履約事務,牽頭制定全球性濕地發展戰略、政策,創新和展示我國濕地科技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模式,服務國際履約和“一帶一路”建設。
(作者:祝惠、武海濤、宋長春、王國棟、姜明,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邢曉旭,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謝天,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