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中國山地保護與山區發展:回顧與展望

發布時間:2023-04-10 11:42:06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文安邦、湯青等  |  責任編輯:楊霄霄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中國是世界山地大國,山地面積約622.39×104 km2,約占陸地國土空間的64.89%。山地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主體、自然資源的重要蘊藏區、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山區是以山地為依托、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區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多民族的共同家園、現代化建設的潛力區。中國特有的階梯地貌格局造成了地表物質穩定性差、生態環境脆弱、山地災害頻發,加上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導致山區往往成為地形上的高地、經濟上的低谷,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難點區。

中國山地總體可分為6個山地大區,包含5種不同山地類型。其中,低山丘陵區約占陸地國土總面積的25.90%,集中分布在東北、東南和西南山地大區;中山面積占比約為11.23%,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山地大區;中高山面積占比約為8.48%,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山地大區的東部、北部邊緣及西北山地大區的天山山系;高山面積占比約15.09%,極高山面積占比約為4.19%,二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山地大區。中國山地大區可進一步分為37個山系,這些山系作為自然資源的蘊藏與涵養地、生物多樣性聚集區,巨大的資源供給、生態服務與調節功能承載著全國約22%的人口和1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中國山區擁有豐富的土地、生物、能源、礦產等自然資源,以自然景觀為重點的旅游資源,以民族文化為重點的厚重歷史文化積淀。因此,山區具有自然資源開發的潛在價值,成為農業安全和現代化的重要配套基地等巨大的發展潛力,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及特殊產業的重要貢獻者、支撐全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地,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遼闊的縱深、堅實的后盾。

中國山地保護主要成效

 中國山地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分析

中國已構建了以青藏高原、長江與黃河上游、東北森林帶和南方丘陵山區為骨干的山地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生態系統結構穩定向好。山地生態系統的年水源涵養量、土壤保持量、固碳量占全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量的85%以上,山地生態屏障保護了平原低地廣袤的農田城鎮,支撐了江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

中國山地綠色覆蓋指數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生態系統整體穩定向好。2010—2020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增加幅度在6.0%—6.5%之間,以橫斷山區、秦嶺山區、祁連山區、太行山區和華南山區增加幅度較大,平均增加8.5%—9.0%;2020年,中國山地綠色覆蓋指數(MGCI)平均值為82.1%,略高于全球平均山地綠色覆蓋指數(80.56%),總體上呈西低東高格局(圖1),相關指標已接近或達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15.4);中國山地植被總初級生產力(GPP)總體呈穩定或略有增加態勢,平均GPP從2010年1580gC·m2·a1增加到2020年1680gC·m2·a1,10年增加6.25%,北部山地大區、西南山地大區和東南山地大區變化相對較大,東北山地大區、青藏高原山地大區和西北山地大區GPP相對穩定(圖2)。

中國山地河流徑流量出現明顯變化,水資源保障能力提升。據1970—2020年水文觀測,中國山地地表水資源及其年內分布變動顯著,且不同山區變化趨勢存在差異,如青藏高原、長江源區直門達水文站以上流域、天山等山區地表水資源總體呈增加趨勢,黃河源區、秦嶺、太行山、長白山等呈減少趨勢。通過對所選定的各個代表站的近10年徑流變化進行分析,發現2012—2021年期間,大部分山區河流年徑流量呈現增加的趨勢,合計增加了288×108m3·a1,平均增加率為4.45%。其中,長江上游宜昌站徑流量增加幅度為226×108m3·a1;黃河上游潼關站徑流量增加幅度為81×108m3·a1;淮河上游息縣站徑流增加幅度為2.36×108m3·a1;遼河上游鐵嶺站徑流略有增加,增加幅度為0.002×108m3·a1(表1)。

中國山地河流含沙量顯著下降,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中國不同區域山區河流輸沙量變化存在一定差異,2012年以來河流水體的含沙量呈現下降趨勢(表2)。2021年的平均含沙量與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下降幅度從95%到50%;與2012年平均含沙量相比,2021年的主要江河含沙量也減少了44%。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下的水土保持工程、水利工程、河道采砂等是流域侵蝕產沙和輸沙量變化的重要因素。如長江上游長期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取得顯著效益,到2020年,長江上游水力侵蝕面積為20.54×104 km2,較2000年、2015年分別降低11.87×104 km2、7.3×104 km2,分別下降36.6%、35.52%;中度與強烈侵蝕面積較2000年、2015年大幅降低,分別下降78.57%與67.1%、69.9%與56.0%,土壤侵蝕已由中度侵蝕下降到2020年的輕度侵蝕,長江上游嚴重的水土流失已得到基本遏制。其他山區的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重點治理區已實現了水土流失大幅度減少的歷史性轉變,生態惡化局面得到扭轉。

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為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山地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涵蓋78%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極重要區、83%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近十多年來,全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5個國家公園,啟動了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截至2020年,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總面積超過180×104 km2,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8.8%,超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設定的“愛知目標”;分布于山地的自然保護地數量約占全國總數的70%,面積占全國的65.3%。2010—2020年的10年全國自然保護地面積增長了20.48%,其中山區的自然保護地面積約為117.5×104 km2,增加了14.4%。

 中國山地災害防治成效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研究積累,中國建立了泥石流野外觀測數據庫和中國泥石流滑坡數據庫,編制了泥石流滑坡危險區劃圖,建立了一系列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山地災害計算方法,發展了一套適合于發展中國家及“一帶一路”地區的山地災害防災減災理論和不同保護對象的災害防治技術體系,在抵御自然災害研究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

山地減災成效顯著,災害損失大幅降低。2012年以來,國家持續加大防災減災投入,構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山地災害防控體系,防災減災成效顯著。山地災害風險等級中度及以上的面積由2012年的519×104 km2減少到2022年的154×104 km2,減少70.3%。山地災害數量和造成的傷亡人數呈顯著下降趨勢,“十三五”期間山地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比“十一五”期間減少了77.4%。中國抗災救災邁上新臺階,整體居于國際領先水平。

山地災害工程防治技術顯著提高,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安全。泥石流、滑坡、堰塞湖排險等山地災害防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構建了山區線性工程(鐵路、公路、輸油/輸氣管道等)、山區城鎮、水電工程、邊境口岸等山地災害防治技術體系與模式;在川藏公路、中尼公路、成昆鐵路、西氣東輸等重大交通和能源工程,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等大型水電工程的防災減災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西藏樟木口岸的滑坡防治保障了中國與尼泊爾的貨物通關、山地災害防治成套技術在中巴交通廊道科技減災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國家重大工程安全保障提供了關鍵科技支撐。

提出多尺度山地災害風險定量評估方法與體系,服務山區減災。面向山區建設需求,針對重大山地災害、區段災害的鏈生效應與疊加效應問題,以山地成災單元為基礎,建立基于災害動力過程與建筑物承災響應機制的災害風險定量評估方法。在喜馬拉雅山區、中國西部山區成功應用,引領山地災害風險定量化評估,拓展風險評估理論方法;研究山區孕災條件與致災特征,從成災過程、暴露特性和結構功能影響等方面構建了山地災害綜合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從中國全域、典型區、單災點,到重大工程尺度評估自然災害風險,實現了山地災害(鏈)風險多級別、精準化評估,系統支撐區域規劃選址、道路減災選線和重大災害風險精準防控。依托研究成果,完成了川藏廊道、中巴經濟走廊、中尼交通走廊山地災害風險綜合評估,在國際上率先編制完成《“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和《“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直接服務國際防災減災與山區可持續發展。

建成覆蓋全國的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實現“三個轉變”的要求。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來,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等部門緊密合作,綜合運用干涉雷達(InSAR)、高分辨率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機載雷達測量等新技術手段,開展全國山地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逐步建立了山地災害隱患早期識別技術體系,完善了山地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體系,重大山地災害應急、監測預警和防范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在山地災害應急的理論、技術和裝備等方面都取得突破,災害應急處置更加高效、因災損失進一步降低,人員傷亡進一步減少,山地災害應急和監測預警水平在國際上處于引領地位。這些工作初步實現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關于防災減災“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的要求。

建立中國山地災害學理論框架,支撐山地災害的基礎研究。60余年來,通過山地災害原位觀測、模型實驗、數值模擬、技術研發、試驗示范,全面系統地開展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堰塞湖等典型山地災害研究。研發了滾石形成機理與運動致災的成套防治理論原理,揭示了中國泥石流區域分布規律,建立了泥石流從形成、運動到堆積全過程的學科體系,在國際上首次從學科體系層面集成了堰塞湖的處治理論與防治原理。針對災區多災種復合、鏈生、群發的特點,建立了適合災區的風險評估模型、防治理論和工程設計標準。基于災害基礎理論研究與防治減災技術研發初步建立山地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體系,實現了從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到試驗示范的完整創新價值鏈,形成了一套適合于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經濟和實用的山地災害基礎理論體系。

中國山區發展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山區發展歷程可劃分為基礎建設期(1949—1978年)、提速發展期(1979—1999年)、快速發展期(2000—2011年)和提質發展期(2012年至今)4個主要發展階段,4個發展階段各自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建設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根本大計,以全面小康建設為目標,以“兩山”理論為指導,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國家戰略為支撐,山區面貌發生了整體性轉變。

山區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勝利,實現全面小康的根本性變化。在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中,689個縣分布在山區和丘陵,占總數的82.8%。2013年以來,全國689個山區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960余萬山區人民通過異地搬遷實現小康夢想,14個集中連片特困山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萬元,增幅超過110%,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脫貧成就。山區縣2019年GDP總計33.07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85%。山區人民的收入和社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社會治理水平極大提高,山區各族人民全面進入小康生活。

山區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提升。近10年來,全國山區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為主動脈串聯全國大交通的格局,以普通鐵路、國道、縣道、鄉鎮村道、入戶道路等為支干的蛛網式交通路網新體系,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使廣袤山區天塹變通途。山區信息化建設實現深度覆蓋,山區的貿易交往和對外交流更加便捷和多樣化,中國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發展,整體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鐵路通車里程增長1.5倍,公路實現全部縣城和99%鄉村通達,40座山區機場投入運營,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了88%,國家農村電網供電覆蓋率從70%提高到99%,家用電器進入千家萬戶,光纖和4G通信網絡通達的鄉鎮從50%增長到98%,進入現代信息社會。

山區產業結構顯著優化,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長期以來,山區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第一產業在山區占有主導地位。近10年來,秉持保護就是發展的理念,“兩山”理論把山區最具優勢的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與轉化提升到了綠色發展的新高度,中國山區產業結構更趨優化、主導產業全面提升,東部、中部和西部山區縣的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大幅提升,產業結構由傳統的“一二三”轉變為“三二一”,第三產業比重占比平均達45.9%,山區產業結構得到顯著優化。通過對山區基礎設施、生產方式、社會服務、制度文化等現代化水平測算,中國山區平均現代化率達63.4%,其中基礎設施、生產方式、社會服務、制度文化的現代化率分別為46.1%、71.2%、74.7%、72.5%,為全面實現山區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策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為鞏固黨的十八大以來山地保護與山區發展的巨大成就,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山地保護和山區發展的政策體系還需進一步健全完善。

 筑牢山地生態安全屏障,鞏固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成果

鑒于生態工程的特殊性需要長期的維護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建議完善保障山區生態工程投入機制,進一步筑牢“三區四帶”生態安全屏障工程,加強37個山系的生態保護與建設,整體提升山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使山區成為生態安全的穩固屏障,持續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加強山地生態環境與災害防控基礎研究,科學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

圍繞全球氣候變化與山地生態系統的響應機理與過程,開展氣候變化的生態環境效應評估與應對工作,特別是對北方和高原地區生態系統的影響提出應對策略;對標國家防災減災救災的重大需求,破解山地災害風險精準防控與工程安全防護科技難題,進一步完善山地鏈生災害的風險防控與重大工程安全防護理論與技術體系,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綜合能力;全面揭示中國江河泥沙量大幅降低的生態環境效應和對水電工程的影響,保障河流健康、永續利用。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區建設,全面提升山區發展水平

基于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圍繞中國山區現狀實情和發展基礎,全面提升山區發展面貌和能級質量,具有鮮明的山區特點、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中國山區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難點和關鍵區域,安全、綠色、富裕、美麗的山區現代化建設將對世界山區發展起到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深刻把握“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5個中國式現代化特征,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路徑,用現代化發展新思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區建設。

開展山區綜合考察,形成全局性山區現代化建設規劃。摸清山區基礎條件及發展現狀是推進山區現代化建設的前提,要對山區基礎條件、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及發展現狀開展全面考察,評估中國6個山地大區和37個山系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現代化潛力,實現由解決山區發展舊矛盾向紓解新矛盾轉變、由補山區發展短板到實現與全國協調均衡發展轉變、由內陸發展向國內國際雙循環轉變。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構建全新的災害風險管理理念與體系。同時,要研究中國山區現代化建設途徑與發展模式,編制全局性山區現代化建設規劃,實現全國山區一張藍圖,引導山區高質量協調發展。

明確山區現代化階段性任務,貫徹“兩步走”發展部署。山區的發展道路較其他地區明顯更復雜難走,不同山區之間也因區域差異而造成發展差異化,這就要求山區的現代化建設不僅要制定特色鮮明的差異性發展方案,也要認清客觀發展規律,明確科學合理的階段性發展任務。因此,中國山區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安排:2020—2035年,“胡煥庸線”以東的山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胡煥庸線”以西的山區強化“補短板、打基礎、快步走、不掉隊”;2035年—21世紀中葉,“胡煥庸線”以東的山區全面實現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胡煥庸線”以西的山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優化山區人地關系,實施山區國土空間三向精細管控戰略。中國山地面積雖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64.9%,但適宜開發的土地面積占比較少,且山區還承載著約3.3億人口。因此,有限的土地資源與相較之下巨大的人口規模造成人地關系緊張,人地矛盾一直是山區發展的難結。為優化山區人地關系,加快國家全局性、系統性、針對性的山區國土空間規劃安排,實施山區國土空間三向精細管控是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科學認識山區垂向地理維度對生態、農業、城鎮這3類空間的主體功能定位準確程度、類型邊界劃分、空間嵌套關系的重要影響;深入、系統理清3類空間的功能定位、發展趨勢、分類布局、差別管控和階段目標;有序實施適合山區的國土空間縱向(行政體系)、橫向(規劃類型)、垂向(適宜性質)三向一體的“五級三類三性四體系”精細管控戰略;有效推進山區國土空間戰略布局精準落地。

推動山區人民同步富裕,實施山區現代產業強基富民戰略。要清醒認識到,中國山區在取得舉世矚目發展成就的同時,其整體的發展水平及內部不同區域之間還存在較明顯的發展差距,實現山區人民與全國其他地區人民同步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要建立有地方性、有特色化、有技術含量、有競爭力的產業門類,宜農則農、宜旅則旅、宜牧則牧、宜商則商,以特制勝、以技制勝實現山區工業化。立足山區立體空間、立體資源基礎,發揮生態本底和資源優勢。重視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促進山區農業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實施。突出山區農民主體地位,重視農戶參與深度和受益普惠。

促進山區人文環境改善,實施物豐民足提質換顏戰略。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山區良好的人文環境需要堅實的硬環境和軟環境來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要用國家力量打通山區人民供需通道,謀劃建設山區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積極推動全國開展山(山區)原(平原)結對、城(市)鄉(農村)互助的賦能協力行動,重點補齊山區教育、衛生、醫療服務設施短板,縮小山區與平原、鄉村與城市的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差。深入實施山村綠化美化行動,山村風貌改造行動,山村清潔與垃圾減量行動,山區糞污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行動,扮靚山區人居環境。著力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現代化融合,傳承中華文明。利用山區優美自然環境與文化本底,營造山區特色聚落,留住鄉愁。

加強山區生態保護,實施“兩山”價值轉化山區典范戰略。以滿足山區和全國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為根本目的,重視人山和諧共生,讓山區良好的生態稟賦真正成為山區發展源源不斷的核心資本。加強山區氣候變化生態風險防范與應對。有序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科學權衡山區生態產品和農產品的供給服務關系,作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山區貢獻。優先瞄準集中連片脫困區、國家脫貧縣、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5類區,重點聚焦山區脫貧成果的鞏固能力、山區社會經濟加快發展的支撐能力、民生福祉的持續改善能力、山區共富目標的實現能力4種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山區生態主體功能區安全屏障地位,用“兩山”定價、“兩山”轉化實踐的促進機制、維持機制貫通食物供給、生態產品價值變現通道。力抓山區生態文明示范縣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的增量擴容,樹標立桿,樣板示范。

加強山區開放合作,實施內外聯動雙循環發展戰略。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主張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走和平發展道路。摒棄內陸發展思維,向國內國際雙循環思維轉變是山區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積極適應內外部環境新變化,提升山區發展自主性、可持續性和韌性。堅持山陸外延、山海聯動、山天協同、山網拓展,持續壓縮山區對外時空距離,打造新時代山區“四條絲路”。重視以自由貿易區、綜合保稅區等特殊功能區在山區落地,尤以特色產業為依托,進一步釋放山區經濟潛力。注重強化數字變革引領,拓寬對外溝通新渠道。

(作者:文安邦,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湯青,中國科學院 科技促進發展局;歐陽朝軍、朱波、王玉寬、李愛農栗帥朱萬澤、劉麗君,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