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改革面臨的經濟社會矛盾和問題,與以往相比,更為突出和復雜。在這個現實背景下,無論是社會對改革的聚焦點,還是人們對改革價值的認同,都從不同方面表明,改革已進入歷史新階段。
站在改革的歷史新起點,討論“深化改革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我認為要講兩句話:第一,盡快形成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已成為新階段改革戰略的總體要求;第二,盡快實現以政府轉型為重點的改革新突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所在。
一、面對日益突出的兩大矛盾,要在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
社會矛盾的變化與改革目標的選擇,對順利推進改革至關重要。改革初期,為解決我國生產力相當落后的突出矛盾,必須改革一切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障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極大地提高經濟總量。應當說,28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改革發展面臨著日益突出的兩大矛盾:一是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同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二是全社會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同公共服務不到位、公共產品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是兩個基本的現實。
從這樣一個現實需求出發,下一步改革目標的選擇應當是,在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實踐證明,我們盡管可以用多種社會辦法、市場機制的辦法來解決公共服務問題,但從總體上說,要解決基本的公共服務問題,主要途徑是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務體制,不能把它同市場化改革等同起來。所以,確定改革的兩大基本目標,一方面能夠使市場化改革與公共服務體制的建立相互促進,使改革能夠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可以凝聚改革共識,使改革能夠贏得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并形成不斷增長的動力機制。
二、盡快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涉及的問題很多,從體制機制來看,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更為實質、更為關鍵的問題。
第一,在改革發展的新階段,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能不能繼續維持下去,是利多還是弊多。從近幾年的實踐看:一是投資增長過快,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主導投資體制的推動;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與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相關聯;三是過大的資源消耗,與政府主導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直接相關;四是環境污染,更多地反映了政府主導的投資沖動和政府責任的缺失。就是說,改革發展走到今天,經濟生活中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都同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相聯系。
第二,改變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不是具備了基本條件。應當說,28年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功不可沒,起了重大作用。問題在于,在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使這種增長方式得以延續的基本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無論從市場主體還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格局來看,改變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時機和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第三,改變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不是政府在經濟領域無所作為。應當說,問題恰好相反,改變的目的是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更有效地發揮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政府在經濟增長中的主要作用,我把它概括為經濟性公共服務。無論是中長期規劃、宏觀經濟政策、市場監管,還是經濟信息和基礎設施,政府的作用是要解決市場環境問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為此,經濟增長方式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一是如何加強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家經濟職能,包括國家的市場監管職能、對外經濟職能、國家保護環境職能、節約能源職能等;二是要推進結構性改革,現行的財政體制、投資體制、土地管理體制以及干部考核機制不改,改變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就缺乏相應的體制條件。
三、加快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的公共服務體制,充分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主體作用
從社會的現實需求來看,以下幾個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一是實現中央地方關系從“以經濟總量為重點”向“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導向”的轉變。上世紀90年代的分稅制改革后,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依賴于地方經濟總量的增長。中央政府集中了全國財政收入的大頭,但轉移給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具有均衡性作用的轉移支付數量、規模過小。因此,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進一步改革和規范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對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有重大作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體制保障。
二是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我的一個基本判斷是,農村的綜合改革走到今天,基本公共服務的嚴重缺失已經成為影響農村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桎梏。為此,要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統籌規劃新階段的農村綜合改革,并盡快改變城鄉二元的公共服務制度安排,為農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務。
三是以構建公共服務體系為目標,統籌規劃事業單位改革。
四是加快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義務教育、公共醫療與社會救濟制度。例如:建立全國統一的最低救濟制度;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體制;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醫療制度。
五是加快建立公共財政體制。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快轉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力度。
四、以政府轉型為目標的行政體制改革已成為深化改革的重點
著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這個概括是符合實際的。當前,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面臨三大基本任務:一是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并由此推進市場化改革進程;二是按照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的要求,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三是改善公共治理結構,解決行政成本逐步加大、行政效率比較低下、消極腐敗比較突出的問題。
當前,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情況同以往有幾個很大的不同:一是社會現實需求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在生產力極其落后的特定背景下,盡快提高經濟總量,這是一個基本需求。現在這個需求仍然存在,但是社會公共需求又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矛盾。二是同以往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開始轉軌中的政企分開、政府職能轉變不同,目前主要是解決在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下政府責任何在、政府的基本職能何在、政府履行職能的途徑何在等問題。三是政府自身建設面臨的矛盾問題同以往有相當大的不同。政府自身建設中的問題矛盾比過去更為突出,解決難度更大。
與此相關聯,部門利益、行業利益、地區利益已開始成為約束政府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個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在統一協調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取得突破。如果仍然依靠政府部門來制定自身的改革方案,這個重大改革難以有大的進展和突破。所以,改革高層協調機制的重建,是一個十分現實而緊迫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改革能不能突破、能不能取得社會的支持、能不能沿著改革本身確定的方向途徑來推進。 (遲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