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招漸露分曉。與往年一樣,香港高校赴內地招生,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關注香港與內地教育交流的人們發現,一些省區市的“狀元”舍內地名校選香港高校的新聞仍不時見諸報端,與此同時,內地學生在香港高校產生的“鯰魚效應”,也已經慢慢顯現。
以幾尾鯰魚帶活整池沙丁魚,人們常說的“鯰魚效應”,最奇妙的效果便是“四兩撥千斤”。雖然香港高校每年在內地只招收千余名學生,與內地高考大軍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數字,但是雷聲大過雨點,各省區市“狀元”在香港高校與內地名校間的左右權衡,對向來只有“我選人”、沒有“人選我”的內地名校,絕對構成了一股無形的壓力。一些內地名校從5月起就布置人馬,投入到“狀元”爭奪戰中,讓人感受到內地名校的改變。
同樣扮演了“鯰魚”角色的還有被香港高校招錄的內地學生。一份最新調查顯示,不少香港學生擔心自己的優勢將被內地同學取代,四成三的受訪學生認為,自己在上進心和自我增值能力方面不及內地學生,在逆境中的處事能力和兩文三語能力也有欠缺。以學習勤奮、吃苦耐勞聞名的內地學生,一旦克服語言、生活等不適,就能在香港高校內嶄露頭角。雖然在香港讀大學的內地學生不算多,已經讓香港學生產生不小壓力。
攪活了一池沙丁魚的鯰魚是功不可沒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沒有鯰魚的刺激,沙丁魚會死去大半;有了鯰魚的追逐,會使沙丁魚更有生命力。由此可以斷言,內地名校不會因香港高校的進入淪為二流學校,相反卻可能因此激發出自我提升的動力。香港高校引入內地學生,更是一舉幾得,不僅延攬到高材生,還因為這些內地學生的加入,調動了學校的學習氣氛。
香港回歸10年,與內地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多,港校內地招生只是在教育交流方面的一個內容,而由此產生的“鯰魚效應”,再次印證了交流的神奇魅力。值得注意的是,“鯰魚效應”是一種集體效應,不代表每個個體都會從中受益。相反,因為鯰魚的追咬,弱小的沙丁魚還可能因此丟掉性命。具體到每所內地高校、每位香港學生來說,如果不以為然,松弛如舊,就可能成為被淘汰的那一個。(木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