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汪洋治貪引發廣東官場地震 改革曾獲鄧小平賞識

發布時間: 2010-01-02 16:17:06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王振紅  |  責任編輯: 王振紅
關鍵詞: 汪洋治貪 汪洋 治貪 貪污 反腐 反腐敗 反腐倡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


    作為“少壯派”官員,汪洋的仕途軌跡,似乎平淡無奇,但其出場,卻顯得異同尋常。

    政情人士分析,汪洋曾歷任安徽省副省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務院副秘書長、重慶市委書記、廣東省委書記,在地方打滾過,也在中央歷練過,既有鮮明的“團系”色彩,又是難得的財經好手,前途無可限量,未來當有想象空間。

    有消息指,2007年十七大前夕,各地官員忙于宣傳造勢之際,汪洋也沒有封鎖“十一”黃金周期間重慶發生客車爆炸、導致27人死亡的消息;加上早前引發中外關注的重慶“最牛釘子戶”拆遷問題,最終通過談判方式得以妥善解決等等,都令他在民眾和媒體的心目中加分,無疑增加了其在政壇的籌碼。

    一位認識汪洋的人士如此評價:其升遷之快,與他本人嚴以律己、積極進取的做人風格密不可分。據稱,在汪洋擔任安徽省體委主任后,他的一位老朋友到合肥辦事,想和他敘敘舊,汪當時已有自己的專車,卻騎著自行車到火車站接他。

    不過,熟悉他的人表示,這遠遠不是汪洋性格的全部,工作中的汪洋表現出的超前思維和果敢作風,在他出任安徽省銅陵市長,真正開始主政一方時展現得淋漓盡致。

    銅陵改革

    “娃娃市長”是汪洋在任職安徽銅陵市長時,當地政界及老百姓對他的戲稱。

    汪洋于1988年11月出任安徽省銅陵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銅陵是個較小而且貧困的省轄市,在安徽并無特別重要的地位,但在銅陵4年,汪洋雷厲風行,頗具改革和創新意識,并做了一件轟動一時的事情,震驚海內外。

    1991年11月14日,《銅陵日報》發表署名龔聲的文章《醒來,銅陵!》,呼吁“改革大潮洶涌澎拜。歷史不允許我們躺在計劃經濟上酣睡了。必須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陳腐、封閉的思想觀念開刀”一場有關思想解放大討論的序幕轟轟烈烈地拉開,在整個銅陵激起強烈反響。

    此文猶如平地驚雷,由這個貧窮的皖北山區傳遍了神州大地。而汪洋就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令人振奮的是,15年前在皖北山溝吹響的“解放思想”的號角,在15年后汪洋主政之下的南粵大地再次響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的巧合。但與其說是歷史的巧合,不如說是歷史的必然。

    汪洋當時在電視講話中說:要改變觀念!有人“養魚怕偷”,“做生意怕騙”,就是不怕窮。這與此后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著名的南方談話思想很接近,顯示出汪洋敏銳的政治嗅覺。而銅陵的做法也引起了中央高層,尤其是鄧的關注。

    主政銅陵時,汪洋還對當地舊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打破“三鐵”(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且住房制度、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機構設置等等都被列入改革計劃,多家全民國有企業列入改革范圍。整個改革被推上高潮。

    但是,這些改革舉措很快就招致了許多保守勢力的反對。

    為了平息這場紛爭,中央高層放話:可以先行試點。此后,《人民日報》還發表了一篇社論:《醒來,不僅僅是銅陵!》

    對是次改革,汪洋自己評價:擬定方案,難得出奇;啟動實施,順得意外。而銅陵百姓也對他這個“娃娃市長”的做法從懷疑到逐漸認可,并評價他:聰明能干、思維超前、魄力很強、做事果敢。

    銅陵改革的成功讓世人矚目。中國青銅文化節即是從1992年開始的,汪洋當時的主旨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直至今日,銅陵人依舊會不由自主地把后來的銅陵市長與汪洋作對比。

    “銅陵改革”讓汪洋獲得了鄧小平的賞識。有說法稱,鄧南巡回京途中在安徽蚌埠停留,并特別召見了汪洋。也有香港出版的相關圖書如此描述:“1992年鄧小平南巡來到安徽合肥,接見安徽有關領導,時任銅陵市長的汪洋也被點名要求參加。會見后,鄧對汪印象深刻,認為其是個人才。”

    知情人士透露,關于鄧小平接見汪洋的說法版本不一,很難有人能準確判斷,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鄧顯然在見汪洋前就已注意到他。

    果然,此后不久,汪洋即調離銅陵,擔任安徽省省長助理兼省計委主任。1993年,38歲的汪洋出任安徽省副省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并繼而進入省委常委。

    在皖省工作期間,汪洋鮮明的施政風格,給當地官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稱,汪洋的超前意識很強,在任常務副省長分管財稅工作時力推一項改革,連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都說他“年紀不大、膽子不小”。

    很少有人知道,汪洋還是個孝子。

    但自從離開宿縣以后,汪洋就很少回到家鄉。尤其是后來,他也想把母親接到合肥、北京長年居住,但都被母親婉言拒絕了。汪洋在安徽省任職期間,每年春節都要回宿縣看望母親,母親認為路費很貴,表示打個電話就可以了,不必每年都回。

    汪洋到北京工作以后,時間更加緊張,回老家的機會也愈發稀少。6年間,只有一次春節回家看望母親,而且還是悄悄地,沒有帶秘書,也沒有驚動地方政府,汪洋自己乘坐火車從北京回到了宿縣。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他又悄悄地離開了。

    知情者說,整個過程非常安靜,即使他們家的鄰居也沒有感覺到,他的母親也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過。

    重慶治吏

    由于汪洋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干練、超前的改革思維,再加上其有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委員的任職經歷,使得中央在考慮西南重鎮重慶市委書記的人選時,迅速鎖定汪洋。

    記者多方調查獲悉,國家在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后,致力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但收效并不明顯。重慶作為長江中上游的核心城市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結合重點,急需一個年富力強、有魄力、有能力、有眼光、能把握大局的當家人來規劃和協調大的區域經濟整合,汪洋正是合適人選。

    2005年底,汪洋空降重慶,正式履新。據信,這一人事任命是考量其曾在國家計委工作,熟悉經濟課題,并參與制訂“十一五”規劃,對中國經濟未來5年的發展脈絡非常清楚,可助力這座中國最大直轄市新階段的發展。

    此外,中央曾為解決三峽庫區百萬大移民等因素而決定重慶直轄。8年間,重慶主城區獲得了發展,但三峽庫區卻困難重重。而在處理庫區矛盾方面,汪洋富有經驗。2004年,四川大渡河興建瀑布溝水電站,漢源縣約10萬人將被迫遷移。由于居民不滿政府的土地征收賠償方案而引發抗議,并與警方發生沖突。當時,就是汪洋帶著胡溫的四點重要指示前往漢源平息。

    平息“漢源事件”,讓外界對汪洋的手腕與才干評價頗高。

    當地官員稱,汪洋對中央三峽庫區的政策了解透徹,也因做過宣傳工作,他知道如何把握輿論,讓全國知道重慶在三峽工程中所作的犧牲,從而爭取到中央和其他省市對三峽的支持和投入。

    在汪洋的強力治理下,截至2007年4月,重慶已遷移三峽庫區移民102.4萬人,完成了113.8萬人任務的90%。汪洋當時自豪地說,“對于三峽百萬移民這個世界級難題,我們已是勝券在握了。”

    汪洋到任后,重慶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重慶官風被嚴厲整頓。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在重慶2006年遭遇特大旱災時,汪洋到農貿市場視察,菜農坐在地上回答他的問題,隨行人員便態度傲慢地兩次叫菜農站起回話。汪洋突然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他從菜農籮筐里抓起一個大青椒,轉身砸向該工作人員,事后表示:“今天我對有些工作人員不客氣,干什么要群眾站起來說話?我們是人民的公仆,站著的當然應該是我們!”

    也有人指汪洋是在作秀。但后來的一些事實讓這種論調很快破產。

    一個突出事件就是,震驚2007年中國新聞界的“最牛釘子戶”事件。

    汪洋最廣為人知的事情是以開明、冷靜、務實的態度解決了重慶“最牛釘子戶”事件。當時,“釘子戶”戶主楊武爬上孤島般的樓頂大喊:我要見汪洋!

    輿論一下子將汪洋推到了風口浪尖。

    汪洋沒有尋求有關部門封鎖媒體的報道,沒有動用執法部門“硬來”,而是指示各方與戶主積極談判,并最終以一種理性、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了此事,贏得了國內外媒體的高度稱贊。

    有媒體說,汪洋此舉為各級地方政府解決同類糾紛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模板。還有媒體甚至戲稱,汪洋通過了“考試”并獲高分。

    香港《亞洲周刊》評價說,“最牛釘子戶”結局皆大歡喜,汪洋為胡溫強力沖關通過的《物權法》、為大陸私權保護,寫下了一個理想的注腳。

    而就在“最牛釘子戶”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之際,汪洋的另一個重大舉動在山城重慶火爆出爐。

    2006年年底,重慶市出臺了一份傳媒改革文件,在全國首開先例。文件要求,重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除涉及全局性重要活動以外的常規性調研活動,《重慶日報》二版刊發消息,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000字;廣播、電視報道不上頭條,長度原則上不超過3分鐘。

    汪洋的一句“讓讀者習慣到二版找汪洋”,讓重慶新聞界至今仍記憶猶新。

1   2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