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0年、2011年,吉林省還有37.1萬農戶住宅有待改造。專家認為,應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想方設法幫助農戶降低建房成本;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政策對建房的撬動作用;在把握原則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種社會力量,共同促進政府的民生工程。一些基層干部認為,下一步應做好農民的思想動員和組織發動工作,讓廣大農民進一步理解政策,消除觀望心理;想方設法降低農民建房成本,要大力推廣新型節能、環保、價低的建筑材料,鼓勵各地推廣以鄉(鎮)和村為單位,對大宗建筑材料實行公開招標和集中采購,提倡采用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采購、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等方式降低農民建房成本。
農村跨入“新居時代”
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村人口多、分布散、經濟實力不強,政府對農村公共設施投入不足,因此,農村人居環境一直存在“臟、亂、差”現象,存在大量的露天廁所、雞豬院、柴火垛。
鎮賚縣副縣長李軍說,吉林省近年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改善農村民生,并把解決農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住房困難作為破題之舉,實施了農村泥草房改造、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等安居工程。在幫助農民改善居住條件的基礎上,更改變了農民住宅隨意建、畜禽隨意養、垃圾隨處放的舊習,農民的居住觀念正潛移默化發生變化。
長嶺是吉林省有名的貧困縣,不少農村土房成群、雜亂無章,經濟落后。“原先我們這里多數是泥土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風,現在我們住的是磚瓦房。政府補助我們4000元,加上包保單位的扶持,一家至少能得到1.2萬元以上。現在我們家家都住上了彩鋼瓦、塑鋼窗的新房子。農民蓋房,政府拿錢,這日子多好啊!”長嶺縣前七號鎮西十一號村農民李喜高興地說。
據了解,在采取措施解決農村泥草房問題的同時,吉林省另有一大批規劃中的農村民生工程正加緊推進,建設民生工程已經成為全省共促和諧發展的“主旋律”。
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委、省政府更把改善農村民生、加快發展農村公益事業和社會事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全面加強農村水、電、路、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隨著一個個“硬件”的改善,吉林農村經濟發展的后勁越來越足,和諧、富裕的新農村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將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