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發展手段日趨多元——
不斷創新扶貧模式
高原“日光城”威寧縣草海鎮鴨子塘村,有個占地1000畝的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遠近聞名。15個白色的冬暖式雙斜面日光溫室大棚里,空氣濕潤,溫度適宜,就如同夏季一般。當記者走進大棚時,幾位員工正在把西紅柿秧苗嫁接到南瓜的根莖上,進行科技種植培育。
“別小看了這個示范基地,雖然只有1000畝,但它的科技帶動效應,足以輻射到周圍3萬畝,兩年內就可帶領附近3個村的1萬多名村民脫貧致富!”來自山東樂義集團的職業經理人羅慶忠給記者講起幫助當地群眾的“致富經”。目前,這個基地有20多名員工,員工月工資最高的為3250元。“這里產出的蔬菜不僅會運送到全國銷售,還已經遠銷東南亞,原來地里廣種薄收已經成為歷史。”
這個蔬菜生產基地,是畢節近年來大力創新扶貧模式、加快推進產業化扶貧的一個縮影。為了擴大農業產業化扶貧的輻射力,眼下,畢節正加速建設蔬菜、中藥材、生態畜牧業、優質核桃等十大特色農業產業化基地,培育和提升扶貧龍頭企業,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扶貧模式,帶動更多農民快速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加速建設的畢節市新興工業園區,記者看到了另一種產業化扶貧模式。今年8月1日,西南地區未來最大的載重汽車生產基地——力帆時駿振興集團生產的第一輛汽車生產下線,給周圍的農民脫貧致富帶來了新希望。
“現在,我們家附近的交通和環境跟以前比,那是好多了。”家住小壩鎮金鐘社區的陳全忠今年28歲,一家7口人今年住上了新房子,自己還在小區里開了家超市,可這要在從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力帆時駿振興集團公司入駐之前,畢節市小壩鎮連城郊結合部都算不上。這個公司的落戶,不僅正式拉開了畢節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載貨汽車制造基地的帷幕,也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原本偏僻落后的小壩鎮,逐步走向了開放發展的道路,眾多農民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田間勞作,吃上了“工業飯”,分享了改革帶來的成果。
據記者了解,力帆時駿全面投產后,將吸納就業人員2萬余人,被征地拆遷的村民不僅搬遷到了安置小區,還配套有學校、體育、文化娛樂等設施。對被征用土地后人均土地不足0.3畝的失地農民,力帆時駿公司幫助購買了失地養老保險,以解決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
如今,畢節市小壩鎮已經開通連接畢節城區的公交車,全鎮還新增了100多輛私家轎車。農家餐館、農家超市達100多家,新建的安置房小區租房價格和城里繁華地段一樣貴,“建一個園區,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經濟”的夢想正在實現,農民們在工業經濟的拉動中充分享受到開發成果,身份從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和三產服務人員。
發展對象民生優先——
織起遠離貧困的保障網
畢節市青巖古鎮思潛村老人羅伍氏,不久前迎來了109歲生日,成為當地最高齡的老人。她的兒子說:他家多年來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多虧了社會保障。
開發式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根本舉措;而救助式扶貧,則是解決農村缺乏生產能力的貧困群眾基本生活的必由之路。
畢節在開發式扶貧的同時,隨著政府財政實力的不斷增強,著力構建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為廣大農民筑起一道遠離貧困的保障網。
——實現城鄉困難群眾生活保障以縣為單位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入保率達100%;
——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以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0%以上、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5%以上。
今年5月,貴州省舉行了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發展推動大會。省委書記栗戰書提出,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發展要更加突出各項民生指標,堅持以民生帶發展。
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推動新跨越。畢節的扶貧攻堅戰已然跨入了新階段。按照規劃,畢節試驗區將成為我國區域連片扶貧開發的示范區,通過探索“整縣脫貧”路子,以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的烏蒙山區作為主戰場,促進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向“整鄉推進”和“整縣推進”轉變。到2015年以前,畢節地區將基本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現有貧困縣鄉全部脫貧!
“實現新跨越的藍圖已繪就,畢節試驗區將繼續當好科學發展的‘試驗田’,先行先試,帶領烏蒙山區各族人民親手描繪戰勝貧困、改造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新畫卷。”秦如培信心百倍地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