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圖解人大“專題詢問”
是什么?
人大監督一府兩院法定形式
專題詢問是人大對“一府兩院”實施監督的法定形式。監督法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議案和有關報告時,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而專題詢問作為詢問的形式之一,是人大比較系統和集中地對某一問題實施有效監督,具有強烈的針對性。
2010年6月2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分組對2009年的中央決算報告進行了首次專題詢問。詢問多采用一問一答、隨問隨答的形式進行。
在這次“問錢”之后,到“問糧”,再到“問醫”,再到“問房”,各種專題詢問受到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成為全國人大監督工作的一個亮點。
誰參加?
應詢官員一般至少副部級
按照法律規定,專題詢問需要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會應詢。歷次詢問中應詢的,基本都是副部級以上官員。
應詢官員級別上,第一次回答的官員為副部級和司局級;第二次主要為副部級;第三次除了副部級外,時任發改委主任張平、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等正部級官員也出席聯組會并回答提問。
此后,由部級、副部級官員到會應詢成為常態。如昨日舉行的專題詢問上,就有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等多位國務院組成部門的主要領導。
隨著應詢官員級別提高,涉及領域和詢問對象范圍也在擴大。比如,第一次詢問涉及財政部、審計署兩個部門;第二次涉及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等9個部門;第三次涉及發改委、財政部、人保部、衛生部等20個部門。
問什么?
詢問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從歷次專題詢問的內容看,多是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包括政府錢袋子的使用、糧食安全、醫療衛生改革、保障房建設、教育改革和發展、飲用水安全、國企改革等多個領域。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認為,從議題上看,專題詢問都是針對的大家關注較高的熱點難點問題。詢問對象也不斷擴大,影響力也更大。
開著奔馳、寶馬住經濟適用房,一度為公眾詬病。在2011年10月舉行的保障住房專題詢問上,當時的許智宏委員就直言分配不公與保障性住房政策、監督機制不完善有關。其他問題也并不客氣,當天的專題詢問有媒體直接稱其為“七問保障房”。這次專題詢問通過電視直播,觀眾注意到一位部委負責人回答時頭上直冒汗。
啥形式?
10次詢問有7次是聯組會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形式有三種,即全體會議、分組會議和聯組會議。從至今為止的10次專題詢問來看,有7次會議屬于聯組會議,3次屬于分組會議。
分組會議特點是人數少,發言不受時間限制,便于各方充分發表意見。聯組會議是全體人員參加,但不表決議案不決定問題,主要是對分組審議中較重大的、有分歧的問題進一步集中審議。限定發言時間,這種形式便于常委會人員充分交流后取得一致。
在全國人大推進專題詢問中,也能看出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第一次專題詢問,采取的是分組詢問;第二次則是小聯組,即兩個小組分為一個聯組;第三次則是大聯組,也就是所有委員在一起,共同專題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