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以“應對危機,把握機遇,科學前瞻,創新發展”一文,作為《2010科學發展報告》的序言。
作者在文章中首先指出,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謀劃“十二五”發展的時刻,我們要認清形勢,把握機遇,科學前瞻,創新發展,夯實支撐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以科技進步和創新引領中國經濟社會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作者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一、認知形勢和未來
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主流,既存在重要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嚴峻挑戰。2008年9月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遭受了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采取措施,在挽救銀行和大企業、刺激消費的同時,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布局未來發展,培育新的競爭優勢。
中國政府果斷決策,積極應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抓住時機推出有利于實現保增長、擴內需、抓改革、促創新、調結構、惠民生的投資財稅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出臺兩年4萬億一攬子投資計劃,投資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推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擴大和提升公共服務覆蓋面和保障水平;加大科技投入,促進自主創新,增強發展后勁。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增多,經濟形勢明顯企穩向好。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
國際金融危機將促進和加快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格局變革,催生和加速新一輪以科技創新和革命為先導的產業升級,危機以后的世界將呈現新的格局、新的發展態勢和發展方式,這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挑戰的新的發展戰略機遇。在應對危機中,我們既要考慮應對當前,保經濟增長,促民生改善,促科學發展,同時要把握機遇、科學前瞻,加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依靠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支撐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持續發展。
二、科學前瞻,創新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科技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人類正在走向可持續能源與資源時代,信息技術將繼續深刻影響和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思維和發展方式,空天技術已成為科技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制高點,海洋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公共資源,人口健康、生態環境、綠色、低碳、智能技術備受關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前沿探索的界限日趨模糊,學科交叉、匯聚和融合日趨明顯,不斷孕育新的科技創新領域與方向,科學與技術交互推進,轉移轉化、工程化、產業化形式多樣,速度加快。科技創新不斷創造新的產業領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激發社會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的創新變革,推動多樣化人類文明和可持續發展。
當今世界科技正處在革命性變革的前夜,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發生一場以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科技創新與突破將創造新的需求與市場,將改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式,將改變全球產業結構和人類文明的進程。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將加快科技創新和新科技革命的到來。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機遇,我國科技界必須面向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前瞻思考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前瞻思考人類文明進步的新走向,前瞻思考現代化建設對科學技術的新要求,統籌謀劃我國科技發展戰略,為國家科技戰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2007年夏季以來,中國科學院組織了300多位高水平專家,在18個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領域,開展了科技發展路線圖研究,基本理清了中國現代化建設對重要科技領域的戰略需求,提出了若干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并從國情出發設計了相應的科技發展路線圖,提出了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八大經濟社會基礎和戰略體系的整體構想(包括可持續能源與資源體系,先進材料與智能綠色制造體系,普惠泛在的智慧信息網絡體系,生態高值農業和生物產業體系,普惠健康保障體系,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與環境保育發展體系,空天海洋能力創新拓展體系以及國家安全與公共安全體系),并分階段刻畫了八大體系建設的特征和目標,歸納出22個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戰略性科技問題。研究成果以中英文版向社會公開發布。
三、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當前,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已取得重要進展,我國的科技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很多科技工作仍以跟蹤模仿為主,走出一條符合規律和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仍任重而道遠。
走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道路,科技界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堅持對外開放,走以我為主、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的道路。
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走立足創新實踐凝聚與造就創新創業人才的道路。
三是要堅持立足國情,走政府主導與市場基礎配置有機結合的道路。
四是要堅持深化改革,走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分工合作、協同發展的道路。
五是要堅持統籌協調,走以管理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