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改革創新,推進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當前,國內外發展環境正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發展面臨一系列復雜矛盾和風險挑戰,經濟社會生活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較多,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仍較突出。但同樣也面臨著許多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為我州今后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內陸沿邊開發開放、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開發、國家級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省委、省政府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的加快實施,為我州今后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和有利條件;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全州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我州今后的發展積累了較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去年以來,州委、州政府對加速全州經濟社會發展開展了全面深入的調研,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啟動了多項重大行動,為我們加速發展、趕超發展提供了工作路徑。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務實的工作,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央經濟工作會、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委九屆七次全會、州委七屆七次全會部署,圍繞“一個中心、五個示范”的戰略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改革創新、示范引領”的總體要求,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全力以赴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擴開放、惠民生、保穩定等各項工作,確保全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今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4%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增長20%;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2%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3‰以下;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完成上級下達目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堅持用改革創新統領各項工作,研究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方案,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力求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一是統籌城鄉綜合改革。啟動國家級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重點推進八大類別33項改革,加快產城融合、城鄉互動,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探索以人為核心的、具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子。推進城鄉用地制度改革,加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機制,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有序流轉。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力爭完成“農轉城”人口10萬人,積極穩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二是調整優化所有制結構。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機制,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入探索有利于非公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保障各類經濟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三是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建立市場化的要素流通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土地、人才、技術和資本等要素市場,培育社會服務體系,改進政府管理市場的方式。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探索建立水資源、電力市場等有償使用機制。完善生態補償和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補償等機制。繼續推進個舊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工作。四是深化財稅金融制度改革。創新理財觀念,改進預算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完善稅收制度,繼續推進“營改增”試點。健全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制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功能,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積極推進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改革試點。深化地方銀行業機構改革,加快發展村鎮銀行,全面發展小貸公司,推進三農金融產品創新。正確處理好政府性融資與債務化解的關系,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和風險預警,規范政府融資平臺運行和管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五是推進社會事業和民生領域的改革。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教育、醫藥衛生和科技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就業的體制機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主體,推廣政府購買服務。
(二)扎實做好三農工作,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進一步加大三農投入,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力爭農業總產值增長8%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確保糧食種植面積不低于600萬畝,糧食總產量達178萬噸以上。穩定烤煙種植面積62萬畝,完成優質煙葉收購155.1萬擔。實現肉類總產85萬噸,禽蛋產量10.8萬噸,奶類產量4.8萬噸,畜牧業產值達156億元以上,林業綜合產值增長15%;推動百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圍繞“水、田、路、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五個重點,推進“六大樣板、十大基地、十二大園區”建設;加快南部山區綜合開發,加快培育“六個百萬畝優勢產業群”和“四大特色產業群”。加快烤煙、水果、蔬菜、橡膠、棕櫚、商品林、優質稻、甘蔗、茶葉、中藥材、香(油)料、漁業、畜牧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打造九大“紅系”農產品品牌。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發展農業綜合體和農莊經濟,積極探索建立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新增培育州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1個、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20個、家庭農場23個。大力培養農村經紀人、生產經營能手和致富明白人、帶頭人,規范和擴大農村土地流轉。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實施農業產業項目37個,大力發展冬季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創匯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抓好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加強農產品銷售市場、倉儲物流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力度,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補貼政策,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完善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積極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循環農業,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25萬畝以上。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和農民科技培訓、普及力度。扶持發展特色農機專業合作社,推進6個農機重點示范縣建設。
(三)推進工業產業轉型升級,保持工業經濟快速增長
圍繞鞏固和培育“10個百億元產業、10個百億元園區、10戶百億元企業”的產業建設目標,切實抓好年度工業發展工作,力爭全年轄區內工業總產值增長10%、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非公經濟增加值增長15%以上,完成非電工業投資275億元以上。一是加速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建設。規劃實施22個標志性、代表性的產業轉型項目。加快推進年產10萬臺新能源重卡汽車項目建設。力促睦邦科技LED系列產品深加工、建水1200萬只汽車輪轂生產線(一期)、5萬噸鋁型材加工、個舊南翔20萬噸硅錳合金、紅河工業園區農產品加工系列產品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加快推進紅河工業園區橡膠制品深加工、瀘西燈盞花產業化基地、云錫10萬噸錫異地技改、紅河卷煙廠易地技改、建水60萬噸陽極碳素(二期)、振興電源5.2萬噸再生鉛綜合回收等項目進度;開工建設彌勒鐵皮石斛深加工、建水15萬噸蔬菜深加工、嬰幼兒羊奶粉廠、石屏泥炭資源綜合利用(三期)、屏邊大理石開發、瀘西銀杏葉提取等項目。推進建水工業園區二期等項目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二是全面推進園區經濟發展。研究落實蒙自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規劃、管理體制和運作模式。加快13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建設,強化園區招商引資,簽訂一批合作協議,落地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園區重大發展項目建設進度,盡快形成一批新的產能,力爭全年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30%以上。全面啟動中信紅河產業園的開發建設,做好石屏豆制品加工園申報為省級工業園區的工作,加快推進瀘西中小微企業園建設。三是加快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落實減免小微型企業稅費負擔等扶持政策,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和運行監測體系建設。扎實推進民企入州工作,保障各種經濟成分平等使用生產要素,鼓勵民間投資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認真落實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實施意見,推進中小企業科技平臺建設和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推廣運用和專利成果轉化,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加速新興科技與傳統產業結合,大力發展光伏材料、食品加工、裝備制造、輕紡加工、精細化工等新興產業,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五是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和調節。跟蹤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抓好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的保障工作。加強規上企業的統計監測,做好規下企業的指導培訓和納規工作,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四)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增強消費的基礎性作用
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現代物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全面推進文化旅游強州建設,加快旅游與文化、城鎮、產業、生態和鄉村的融合發展,積極主動參與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建設,激活“梯田魂、古城韻、福地靈、異域情”四個主要元素,打造歷史文化“三千四百年”亮麗名片。扎實推進元陽哈尼小鎮、臨安古城5A級景區、屏邊大圍山國家公園、蒙自碧色寨鐵路遺址暨歷史文化公園、彌勒湖泉金秋休閑運動度假區、瀘西中國高原足球訓練基地、東方玫瑰谷、開遠鳳凰山休閑森林運動公園、石屏異龍湖生態休閑度假區、金平中華蝴蝶谷、個舊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鎮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力爭完成旅游項目投資50億元,接待國內外游客202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64億元;培植發展廣電傳媒、工藝美術、影視演藝等文化產業,加快建水紫陶文化創意園、彌勒圣樹梵城等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圍繞打造“滇南中心城市半小時物流核心圈和建水、彌勒、河口三個區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標,加快綜合交通、信息平臺等軟硬件設施建設,大力培育物流市場主體,推進開遠苗木交易中心、泛亞物流園、蒙自至尊現代物流、紅河煙草物流、紅星美凱龍家居商城、滇南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個舊有色金屬物流園區、建水火車北站物流園、瀘西滇東農產品交易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積極引導外埠銀行到我州拓展業務,力爭全年新增小額貸款公司10戶,全州金融機構存款增長10%以上、新增貸款100億元以上,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15%以上;合理引導城鄉居民消費,鞏固提升餐飲住宿、商貿購物等傳統服務業,引導房地產、私家車等熱點消費,積極培育信息、網絡、養老、高新產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鼓勵擴大信貸消費,發展新的服務業態。以“美麗家園”建設為契機,激活農村消費市場。
(五)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加快綜合交通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的實施。公路建設重點加快石紅高速公路、蒙自繞城高速公路、蒙文硯高速公路和屏邊至河口等4條境內國省道干線公路改建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彌華通、羅瀘彌高速公路和建水至元陽、石屏至紅河、綠春至江城、金水河至綠春等高等級公路的前期工作;建成蒙河鐵路,加快云桂鐵路境內段建設,完成彌勒至蒙自鐵路的可研審查立項,做好滇南中心城市的城際、城市軌道交通和沿邊鐵路項目的前期工作。全面開工建設紅河蒙自軍民合用機場,加快推進紅河元陽哈尼梯田機場的前期工作,啟動建水、彌勒、河口、紅河4個通用機場的前期工作;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快阿白沖、阿扎河、云洞、丫多河、旱塘、銅廠、建水躍進水庫引水等一批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開工新建大田、大衣、營盤水庫和長橋海、洗灑擴容等水源工程,實施并完成石屏小路南提水工程,完成開遠南洞調水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制,爭取國家立項審批,推進?。á颍┬筒‰U水庫的除險加固,抓好山區“五小水利”、城市防洪、江河治理、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等工程,完成冬春修農田水利建設投資15億元以上;能源建設重點加快小龍潭煤礦五期擴建、石屏尼白木克等5座在建風電場建設,開工建設建水南莊光伏電站(一期),力爭開工大黑公電站和個開蒙中心城鎮垃圾處理焚燒發電等項目,爭取綠春黑龍電站和國電小龍潭電廠熱電多聯產項目獲得國家審批,加快推進彌勒夸竹礦區山心村煤礦500萬噸擴建及一批風電場項目的前期工作。開工建設勐拉變電站。繼續配合做好境內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干線管道、天然氣支線管道的工程建設。加快寬帶紅河和州內4G網建設,積極建設智慧城市。
(六)推進“美麗家園”建設,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
“美麗家園”建設要逐步由打造樣板向點面結合、拓展擴面轉變,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力爭全年完成“做特民居”6萬戶,其中拆除重建4萬戶、改造提升2萬戶,“做美村莊”100個,“做優集鎮”13個,建設標準化鄉級衛生院27所,標準化村級衛生室140所,標準化鄉級敬老院5所,村級敬老院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7所,標準化中小學14所,消除D級校舍面積21.6萬平方米;推進個開蒙建滇南中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建設、市場體系、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城鄉建設和生態環保同城化發展,加快蒙自核心區市政主干道建設,力爭滇南中心城鎮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完成州域城鎮體系規劃報批工作,不斷提高城市控規覆蓋率,推進縣城擴容提質,著手開展建水撤縣設市的申報工作,力爭實現河口撤縣設市。加快重點集鎮建設,推進旅游小鎮和特色小鎮建設,確保全州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探索城市綜合體建設發展模式,啟動實施滇南綠洲、開遠滇南中心汽車城、彌勒紅河水鄉、屏邊滴水苗城等城市綜合體的規劃建設,積極探索棚戶區改造工作與城市綜合體建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計劃,力爭全年完成改造任務3萬戶;實施城鄉環境優化行動、城市面貌改善行動、鄉鎮環境治理行動和村莊環境美化行動,深入開展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平安城市、園林城市、旅游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等各類創建活動,著力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抓好15個低丘緩坡片區的試點工作,推進城鎮上山、產業上山。加大土地清理力度,推進布局零亂、居住分散、閑置低效的自然村向集鎮、中心村和“美麗家園”規劃區集中。
(七)推進合作平臺建設,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
全力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全面鋪開基建工作,啟動實施第一批申請入園的18個重點項目,力爭年內通過國家驗收,實現封關運行。積極做好設立中國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各項前期工作,認真落實好省政府支持跨合區建設的22條政策措施,全面推進跨合區土地收儲、征地拆遷、道路修建、要素引進、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高標準建設蒙自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三大平臺”的建設,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為建設內陸沿邊自由貿易區打基礎。加快涉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推進外貿和投資便利化、對外投資體制等改革,全面落實國家扶持進出口企業的相關政策,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加工貿易、轉口貿易和服務貿易,努力促進外貿增長。支持和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主動開展好北部七縣市融入滇中經濟區的前期研究和規劃對接等工作,繼續加強與泛珠三角、長三角、成渝的合作。依托“三大”平臺,強化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完善招商引資考核激勵機制,精心組織系列重大招商活動,加強入駐項目的跟蹤服務,著力提高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項目落地率,力爭全年引進省外到位資金比去年翻一番。
(八)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做好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工作,力爭開發公益性崗位4500個,新增城鎮就業295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8000人、困難人員就業5600人,扶持創業1萬人,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二是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落實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關政策,繼續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農戶萬元增收和農民收入翻番計劃,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工資性和轉移性收入。三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實施《紅河教育振興金秋計劃》,推進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普通高中擴規提質、職業教育提速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校長教師隊伍建設“七大工程”,著力提升初中三年完學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和高考一本上線率。加快衛生職業學院遷建和紅河技師學院工程進度,啟動紅河州一中、州職教園區建設,繼續支持紅河學院加快發展;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標準化衛生院、衛生室建設,加大基層醫技人員的培養力度。鞏固新農合參合率和城鎮居民醫療參保率。抓好醫療救治、婦幼保健、重大傳染病預防控制、艾滋病防治和衛生監督等工作。加快滇南中心醫院建設。扎實開展“健康服務年”活動,提高社會公眾的健康保障水平。繼續實施計生惠民工程,推進計生服務管理向縱深發展;扎實開展“基層文化建設年”活動,完善縣、鄉、村文化體育設施,統籌建設村、社區綜合文化網點,規范“兩館”免費開放,建設流動文化設施服務網絡和“公共電子閱覽室”,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進紅河哈尼梯田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實施好廣播電視“戶戶通”、“村村響”等惠民工程。繼續做好紅河民族廣場舞、本土優秀歌曲的推廣工作,抓好競技體育訓練,積極備戰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繼續抓好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工作;四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擴面任務。健全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工作,提高社會救助工作動態化管理水平。做好轉戶進城農民和失地農民的社保工作,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力度。推進鄉鎮敬老院和城鄉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切實保障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加強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安排好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五是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實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和滇西邊境片區綜合扶貧攻堅,推進金平拉祜族地區綜合扶貧開發,加強和推進財政扶貧、信貸扶貧和社會扶貧,切實辦好為邊疆農村群眾“免除南部六縣普通高中學生學費”等6件惠民實事,力爭全年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7億元,解決15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和增收問題。繼續做好移民安置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六是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爭全年新建廉租住房9700套、公共租賃住房500套、城市棚戶區改造3萬戶。
(九)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強化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
深入推進森林紅河、綠色經濟強州建設,完成營造林80萬畝,改造低效林20萬畝,陡坡地生態治理1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0平方公里,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重點防護林、農村新型能源、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工程,推進面山綠化、水源保護區綠化和城鄉造林綠化等生態修復工程;積極推進“項目、結構、管理”三大減排,深入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強化重金屬污染專項防治,加快推進個舊南部、北部選礦試驗示范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各縣市兩污處理配套工程建設,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收集率和處理率,積極爭取并實施一批建制鎮和特色小鎮“一水兩污”建設項目。繼續做好以“擴容、減污、補水”為重點的異龍湖水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抓好哈尼梯田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對紅河干流、南盤江流域的綜合防治,不斷提升出境河流水質;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產業,實施一批節能技改項目,積極推廣節能環保低碳新技術、新產品,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堅持耕地紅線,節約集約用地,實施一批土地整治項目,確保耕地占補平衡。抓好水資源的保護、配置和循環利用,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加強能源和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和合理開發,嚴格控制開采總量,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強化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加大重點地災危險點和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力度。
(十)提高社會治理能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廣泛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宣傳教育活動。推進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州建設,繼續實施“一個示范縣、十個示范鄉鎮、百個示范村、千個示范戶”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保持宗教關系和諧;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加強基層武裝部規范化建設和民兵轉型建設,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堅持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探索建立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認真落實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的各項措施,不斷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加快推行網上信訪、部門聯合接訪和州縣鄉三級視頻接訪,妥善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深化平安紅河建設,強化基層基礎,完善維穩工作一體化網絡管理模式,加強流動人口、農村留守人員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務,健全網上網下綜合防控體系,妥善處置突發事件。毫不動搖地堅持嚴打方針,扎實組織開展打黑除惡、治爆緝槍、嚴重暴力犯罪、“兩搶一盜”等專項嚴打整治行動;深入推進第三輪禁毒人民戰爭,加強和防范處理邪教工作。強化國安人民防線建設,嚴防“三股勢力”破壞,預防非法宗教滲透,確保邊境安全和邊疆穩定;牢固樹立“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紅線意識,深入開展“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年”活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好安全專項整治、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大檢查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堅持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完善食品藥品監管機制,加強食品安全生產源頭治理和產銷全程監管,確保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三、轉變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全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
(一)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積極探索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實現形式,理順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的關系,讓市場、社會更好地發揮作用。把國家和省政府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力接轉放開,把下放給本級政府的職能接好管好,把本級該放的權力切實放下去、放到位,把本級該管的事情管起來、管到位。發揮好政府在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的主體作用,完善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主要職責。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地下放州本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事前審批。
(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
按照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要求,穩步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優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工作流程,精簡規范各類議事機構及其辦事機構,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合理界定部門職能,明確部門責任,突出責任落實,確保權責一致。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系和去行政化。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總量,堅持機構設置總額限制和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統籌機關“瘦身”與基層“強身”,著力加強基層一線。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完善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規范行政決策制度。健全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制度,自覺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認真執行各項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州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州人大代表建議和州政協提案,主動接受群眾和輿論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加強政務督查、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落實好重大決策聽證、重要事項公示、重點工作通報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適時在州級推行“三公”經費公開,提高政府運行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深化行政執法體制和司法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州工作,不斷強化公民法律意識,提高公務人員依法行政意識。
(四)著力提高行政效能
強化政府能力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加強州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建設,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和電子政務服務審批系統、政務公開信息系統、電子視頻監察系統,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全力打造陽光服務平臺。創新投資項目審批機制,建立州縣投資項目集中審批中心和網上審批大廳。推行重大項目全程代辦機制,實施并聯審批、聯動審批。加強績效管理,拓展行政績效管理的范圍,加強“美麗家園”、扶貧開發等重點項目資金的監管。健全完善重要工作、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督查考核機制,繼續推行掛鉤包保、目標管理倒逼、責任追究倒查等督查制度,整合行政督查資源,突出督查重點,加大行政問責力度,著力解決進取精神弱化、責任意識淡化和推諉扯皮、消極怠慢、辦事拖沓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五)轉變政府工作作風
開展好政府系統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落實改進政風常態化等制度,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調查研究之風,建立直接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的制度,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規范各項公務活動,減少會議文件,改進會風文風。繼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和“紅河州領導干部十不準”,認真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制度,執行好32條禁令,按上級要求適時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大力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深入開展政府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推進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堅持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事、管人,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同志們:今年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繁重而艱巨,我們肩負的使命重大而光榮。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銳意改革,攻堅克難,為與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