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過去40年世界工業現代化具有階段性和不平衡性
在過去40年里,不同國家的工業現代化進程都具有階段性,比較落后的國家從傳統農業社會到第一次工業現代化;比較發達的國家先后進入第二次工業現代化。
從1970年到2010年,世界工業現代化的發展都是不平衡的。在1970~1980年,走在世界現代化前列的國家已經完成第一次現代化,最不發達國家仍然處于傳統農業社會。在1990~2010年,走在世界現代化前列的國家已經達到2010年第二次工業現代化的發達水平,最不發達國家仍然處于傳統農業社會。
(4)過去20年世界工業現代化的國際差距在波動
在1990~2010年期間,烏拉圭等10個國家綜合工業現代化指數下降,低收入國家和世界平均綜合工業現代化指數下降,這些國家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擴大。在過去20年里,第二次工業現代化指數和綜合工業現代化指數的國際差距在波動。
(5)過去40年不同國家工業現代化的表現差別非常大
在過去40年里,不同國家工業現代化的表現相差很大。這種差別既反映在每年的工業現代化指數的變化上,更體現在國家工業現代化水平的級別的變化上。有些國家從工業發達國家降級為中等發達國家,有些國家從工業欠發達國家升級為初等發達國家,有些國家從初等發達國家升級為中等發達國家,有些國家從中等發達國家升級為工業發達國家。
在1970~2010年期間,國家工業地位變化發生了114次,其中,升級47次,降級16次(表1)。
表1 1970~2010年工業現代化分組升級和降級的國家
年 |
發達組 |
中等發達組 |
初等發達組 |
欠發達組 |
1970~1980 |
降級:無 |
升級:新加坡、西班牙、科威特 降級:無 |
升級:墨西哥、伊朗、韓國、約旦 降級:無 |
升級:馬來西亞、剛果共和國、阿爾及利亞、薩爾瓦多、巴拉圭、洪都拉斯、津巴布韋、危地馬拉、土耳其、摩洛哥、泰國 |
1980~1990 |
降級:科威特 |
升級:愛爾蘭、希臘 降級:牙買加 |
升級:哥斯達黎加、土耳其 降級:剛果共和國、敘利亞、薩爾瓦多、多米尼加、尼加拉瓜、玻利維亞、洪都拉斯、津巴布韋、危地馬拉 |
升級:巴西 |
1990~2000 |
降級:無 |
升級:韓國、葡萄牙 降級:俄羅斯、保加利亞、烏克蘭 |
升級:秘魯、牙買加、博茨瓦納、巴拿馬 降級:摩爾多瓦 |
升級:印度尼西亞、薩爾瓦多、敘利亞、玻利維亞、中國、危地馬拉 |
2000~2010 |
降級:無 |
升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愛沙尼亞、波蘭、克羅地亞、立陶宛 降級:牙買加 |
升級:哥倫比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突尼斯、保加利亞、納米比亞、羅馬尼亞、中國、阿爾及利亞 降級: 無 |
升級:尼加拉瓜、阿塞拜疆、阿爾巴尼亞、格魯吉亞、洪都拉斯、蒙古、安哥拉、斯里蘭卡 |
注釋:根據第一次工業現代化指數分組。工業現代化指數,發達組大于80,中等發達組小于80大于50,初等發達組小于50大于30,欠發達組小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