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致力國際精品旅游城市建設,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堅持用國際化理念規劃城市,用國際化標準建設城市,用國際化規則管理城市,著力建設進出方便、安全快捷的“暢達城市”,宜游宜養、舒適舒心的“休閑城市”,山清水秀、天朗地凈的“生態城市”,全域覆蓋、智能高效的“智慧城市”,誠信友善、和美品質的“文明城市”,加快推進國際精品旅游城市建設。完善城鄉規劃體系。推進“多規合一”工作及平臺建設,深化空間規劃研究,建立三維仿真輔助決策系統。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等規劃編制,基本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統籌推進城市“雙修”、農村“雙改”,加強建筑體量、風貌、色彩、高度、容積率等規劃要素管控。進一步強化項目批后監管,確保規劃落實到位。推進控違拆違工作,實現違法建設“零增長”。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按照“改造一片、建成一片、啟動一片”思路,改造官黎坪、南莊坪、永定組團,加快建設沙堤、且住崗組團,啟動荷花、楓香崗組團和茅溪片區建設,加快城市提質擴容步伐。圍繞“城市環線、景區環線、濱水環線”,抓好10條主次干道、“八橋兩隧”建設,建成武陵山大道、楊家界大道、索溪大道和子午西路延伸段,完善城市路網體系。圍繞“微建設、微管理、微服務”,建設五子坡等6個公園、東門橋等3條地下通道、10個公共停車場,實施8條道路雨污分流管網改造,新建改建30個公共廁所,推進城市慢行系統和農貿市場體系建設,建成一批小游園、垃圾收運設施;改造棚戶區13085戶256萬平方米,建成一批限價商品房;加快“智慧張家界”建設,推進“六城同創”,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實施城市綠化、亮化、美化工程,開工建設靜脈產業園,推進“公交都市”創建,加強共享汽車、共享單車應用管理,加大小區物業綜合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宜游水平,讓城市更加貼心、更有溫度。推進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支持慈利撤縣設市。以慈利縣城新區、桑植老觀潭新區為重點,推進縣城擴容提質。大力提升重點鎮發展水平,引導發展陽和體育小鎮等特色鎮,形成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貫徹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嚴格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延長30年的政策,積極推進農村土地 “三權分置”。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增強集體經濟活力。促進生產要素城鄉雙向流動,推動“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建設田園綜合體、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帶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逐步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差距。全面完成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建立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戶。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全域旅游、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的目標,讓鄉村成為人人向往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