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06分報道,今日(2日)是2010北京國際車展的最后一天,預計將有15萬人次入館參觀。根據車展主辦方的數字,整個車展期間,共有80萬車迷慕名而來,觀賞到990輛各式車輛,其中還包括89臺全球首發車,65輛概念車。
國際國內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為占據中國市場用盡渾身解數,這也使車迷們大飽眼福。今天,車展即將閉幕,從本次車展我們能讀出汽車產業發展的那些趨勢?連線記者季蘇平了解詳細情況。
主持人:本次展會幾乎全球所有重要的汽車制造商都參與到本次北京國際車展中來,并且帶來了89臺全球首發車,為什么汽車廠商如此重視中國市場?
記者:中國市場的巨大魔力就在于中國巨大的市場。中國有十幾億人口,而且現在中國每千人僅擁有30輛汽車,相對于歐美國家的汽車保有量,還有巨大的潛在汽車購買力。更重要的是,中國人手中的錢越來越多,隨著國家出臺各種促進消費的政策,中國人對汽車的渴求會不斷增加,對于任何一個汽車廠商來說,中國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市場。
我還記得在車展媒體日的第一天,我參加了好多汽車廠商的發布會,幾乎每一次發布會的開頭,都會提到中國已經躍升成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的國家。不僅如此,中國還是一個細分化的市場,既有對頂級豪華車的購買力,也有對微型車的需求;既有對傳統燃油動力轎車的需求,也有對新能源轎車的推崇。換句話說,無論是高端廠商,還是剛起步的國產品牌,都能在中國的市場上展現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標消費群。試想又有誰會甘愿退出如此具有前景的市場,錯失發展的良機呢? 主持人:這次車展新能源車比較受人關注,在所有990臺展品車中有超過10%的車是新能源車。這是否表明新能源汽車就是汽車的未來呢?
記者:應該說新能源車的產業化甚至被認為是此次北京車展的最大看點。從政策環境、企業投入、產品序列和技術發展現狀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或將以北京車展為分界,迎來從暗中發力到高速發展的拐點,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產業潮流。
但是,盡管政府和廠商都在高聲賣吆喝,消費者卻一直不怎么買新能源汽車的賬。原因就在于電動車在國內消費市場還是困難重重:新能源轎車的費用比普通轎車貴出近一倍;電池、電機、電控等一系列技術問題還需要突破。廠商不能一味指責消費者認識水平提不上去,更應該從提升技術水準入手。技術問題一天不成熟,就甭指望能賣得好。
主持人:這次車展中,能否感覺到國產品牌有了一些進步?
記者:這就太多了。以吉利為例,這次吉利帶來55個產品參加了北京車展,更是一口氣推出了11款全球首發車,是所有參展商中最多的。不僅如此,奇瑞、比亞迪、中華、北汽、東風等推出的新車獲得了觀眾的青睞。在奇瑞的展臺前,就有一位車迷非常興奮地告訴我,奇瑞出的新車從造型、動力還是理念上都讓人耳目一新,已經脫離了早前山寨版的形象,有了自己的個性和風格。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國產品牌新車,搭載的都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發動機,這說明我們在核心技術上的長足進步,值得我們驕傲。
在和國際品牌競爭的同時,實際上各自主品牌之間也在。吉利銷售公司總經理劉金良在會展期間曾經說過,雖然比亞迪在新能源轎車方面占得先機,但吉利更看好燃油動力車,未來5年,所有北京車展上的新車都會實現量產。5年內30余款新車上市在汽車行業也是一個奇跡,可見彼此間的競爭的也是異乎尋常的激烈。不過在充分競爭中,得到好處的無疑是消費者,我們將享受到更多的新車型和汽車帶給我們的全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