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里,安全套在大學校園屢進屢出,直到大學生對安全套客觀需求已經很大的今天,安全套進入校園之路仍坎坷非常。大學生的性與生殖健康的問題已十分凸顯,“談性色變”的尷尬局面,亟需完善的性教育體系來破解。
五一期間,近20臺“安全套免費自取機”即將進駐福建省福州市7所高校。
“只要機器一到,我們馬上安裝。能早一天算一天!”福州市人口計生委藥具站副站長張春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十多年了,這一步總算跨進去了。”
對于張春花和她的同行而言,這就像一場戰爭。十余年來,關于安全套是否應該進入校園的爭論從未斷過。在全國多個城市,“安全套自動售套機”和“免費自取機”在高校屢進屢出,但最終都難以普及。
與此同時,在校大學生發生性行為的幾率在客觀上迅速增大,由此而引發的健康和安全問題讓各地的計生部門愈發緊張。
“家長們傳統的道德觀念、學校對于自身形象的顧及等因素都讓安全套進校園的工作一直難以推行。”張春花表示,由于期間的壓力和阻力,這項工作被推遲了十余年。
計生委
“十年前就應該進入高校了”
福州這潭平靜的湖水,是在去年夏天被打破的。福州一所高校的一名教職工打電話到福建省計生委,質問為何從2000年開始社區里就開始裝安全套免費自取機,而學校里面至今還未安裝。此事得到相關領導的重視,電話打到了福州市計生委。
面對上級機關的指責,張春花大感冤枉。實際上福州市計生委早有讓安全套進入高校之意,只是苦于得不到各高校的同意。聽完市計生委的苦衷,分管福州高校計生工作的福建省省直機關計生委立馬決定,召開一個計生部門與高校之間的座談會。
由于時間問題,直到上個月,福州市計生委才在閩侯開了一個探討高校計劃生育工作的現場會。“兩位省直機關計生辦的領導參加了會議,很支持,座談會的時間也就定了下來。”張春花說。
4月15日,省直機關計生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福州召開了高校片組計生工作座談會,探討計生藥具免費發放的途徑與方法及高校計生軟件的應用,7所高校的計生工作負責人參加。
張春花在會上陳述了一定要讓安全套進校園的原因:近年來,福州市計生部門在學校周邊設立了安全套自動售貨機,銷售情況表明,學校周邊安全套的需求量很大。但很多性保健用品店銷售的安全套都是偽劣品,并不能絕對保證安全。計生部門將安全套自取機裝進學校,主要是為了避免大學生未婚先孕,避免性病、艾滋病對大學生的侵害。
福建省人口計生委藥具站站長李虹也表示,目前大學生在性方面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弱,避孕知識很缺乏,未婚先孕的幾率很大。懷孕后無論進行人流還是藥流,對大學生身心都是很大的傷害,嚴重的還會導致不孕不育。“就是要讓他們保護好自己。”她說。
經過一番激辯,最終有5所高校在會上舉手表示同意安裝,兩天后,另外兩校也分別要了兩臺。但對于安裝位置,由于學校強烈要求,計生部門不得不做出了讓步。原計劃在學生宿舍區門口、教學樓公共走廊、食堂等區域安裝,最后改為先在計生辦附近、校醫院、教職工宿舍、研究生樓等附近安裝。
據了解,本次共將安裝20臺機器,需求者按一次按鈕可取1盒,每盒5只。一臺機器最多可儲存70至80盒。每天由高校計生辦的工作人員負責維護和補充。
學校
擔心被視為默許大學生性行為
福州并非第一個在高校為安全套放行的城市。早在1999年7月,安全套自動銷售機就進入了上海交通大學,校方將機器掛在學校醫務室的2樓。
同年8月和10月,自動銷售機分別進入了清華大學和安徽大學,均引起了較大的爭議。到當年12月的“世界艾滋病日”,北京市計生部門計劃將上萬只安全套送進北京的5所大學,學生們終于發出了抵制的聲音:這么大面積發放安全套,把我們當什么了?
走過十年,隨著大學生性觀念的不斷開放,安全套與校園間的矛盾主體發生了變化,由學生抵制變成了學校和家長強烈反對。張春花告訴記者,在福州推行安全套自取機進校園工作,最大的阻力也是來自于學校和家長。
“免費向學生發放安全套,很可能會被理解為一個信號,那就是默認和鼓勵在校大學生的性行為,甚至是一種性暗示。”在福州高校計生工作座談會上,福建農林大學代表的這個觀點,得到了其他幾所高校代表的一致認可。福建師范大學代表也表示,“藥具服務進院校”是一個敏感話題,學校在推廣這一工作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不能太過直接。
“比如一個孩子,他在婚前發生了性行為,那不算一個好孩子,但至少不是個壞孩子,但如果他在性行為中沒有采取避孕措施,那才是壞孩子了。”張春花認為,安裝自動取套機并不是鼓勵性行為,只是客觀需要的一種對學生們的保護。
道德上的約束,也讓很多家長和網友都無法接受這一舉動。甚至有媒體驚呼:“安全套來了,傳統道德從高校走了!”
“我們安裝滅火器,不是在告訴大家去放火,也不能說明這里經常發生火災。”大部分網友所持的還是認可的觀點,他們認為安全套機進校園,并不能說明道德的淪喪。
張春花告訴記者,也有部分高校的管理層希望在校園中備一些安全套,但顧及形象,又不愿直接提出。
專家
亟需建立更健全的性教育體系
去年底,一個名為《北師大附中張超老師爆笑性教育講座》的視頻經網友發布后迅速躥紅,引來數萬網友點擊。很多網友在看完后跟帖:“這些太重要了,包括父母、老師,為什么從來沒有一個人提到過這些?”
“我們在高校中調查,幾乎100%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避孕。他們只知道買避孕套戴,并不知道什么樣的避孕套是安全的,發生了意外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性教育太少了!”張春花認為,安全套與高校之間的關系之所以如此尷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性健康教育沒有跟上。
此前,有一項針對7個城市8萬余高校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大學生對性知識、艾滋病傳播途徑、緊急避孕方法等方面的認知率僅為50%。“如果沒有完善的性教育體系支撐,即使派發安全套也起不了太多作用。”有網友指出,“談性色變”的現狀,說明學校、家長和學生都需要接受性教育。
在去年舉行的第五屆亞太生殖健康大會上,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介紹說,我國各級行政和立法機構已經頒布了有關法規或綱要性文件來保護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中國計生協也積極與政府、非政府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國際組織合作,開展了各種調查和干預項目,提高了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水平。
但中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務方面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部分青少年沒有通過學校教育、父母引導等正規渠道獲取生殖健康知識,樹立正常的性學觀;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權利還未被足夠尊重和保護;性教育內容還較為狹窄;教育和服務對象存在局限性,流動人口等脆弱群體易被忽視。趙白鴿呼吁,國家應當建立更加健全的學校、家庭和社區互動的教育模式,利用現代媒體和網絡,適時、適度地開展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務。法制日報記者郭宏鵬 劉百軍 法制日報實習生 范傳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