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制度已覆蓋1400多萬人,低保制度實現了應保盡保,養老保障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覆蓋。
圖為社保工作人員向社區居民介紹如何加入“一老一小”醫療保險。記者 戴冰攝(資料片)
有人拿穿衣服來比喻北京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的歷史:十多年前,穿的是“背心”,不足以遮風擋雨;進入新世紀以來,逐漸過渡為穿“夾克”,可以蔽體,但仍有些局促;如今,開始向穿“西裝”轉變。
這個比方形象地反映了北京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的歷程。從“背心”到“夾克”再到“西裝”的“三級跳”,折射出的是包括醫療保障、養老保障、低保制度在內的北京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
目前,本市社保體系已經初步建成——醫保制度已覆蓋城鄉1400多萬人,低保制度實現了城鄉困難群體的應保盡保,養老保障制度更是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覆蓋。
養老保障:實現全民覆蓋
截至今年3月底,本市養老保障制度已覆蓋1100多萬人,除在職職工外,還涵蓋了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城鎮居民及無保障老年人等群體。
而在十多年前,這項制度的覆蓋人群是單一的——除城鄉企業的城鎮職工外,其他人群不能參加。此后,本市逐漸將個體勞動者、自由職業者和企業中的農民工等納入養老保險范圍。再后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開始逐漸推開,京郊三百多萬農民也可以上養老保險了。
兩年前,“新農保”正式實施,此后又將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展到城鎮居民,建立了一體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此舉打破了戶籍界限,實現了繳費比例和基礎養老金標準的統一。
70多萬60歲以上的城鄉無保障老人也有了“固定收入”,每月可以享受由市區兩級財政負擔的200元福利養老金。至此,本市在全國率先建立起城鄉一體、標準一致的老年保障制度。
養老保障制度不僅實現了保障人群的全覆蓋,更重要的是參保人員的待遇實現了“三級跳”。
本市建立的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制度,十多年來共進行了18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至每月2032元,位居全國前列。城鄉參保居民的待遇水平也在不斷調高,平均月養老金水平從2007年底的100多元調整到目前的4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