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小康》雜志報道,在中國300多萬家民營企業中,由父輩有意識培養後代接班的不在少數,而其頗具示范意義的成長史,又成為家族企業傳承競相仿傚的典型樣本。但是,并不是所有“富二代”的登場都一帆風順:海鑫集團李海倉遭槍殺後,其子李兆會倉促繼位;均瑤集團王均瑤病逝後,其弟王均金繼承遺志……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富二代”的接班時代已到來,在“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下,在打造“百年老店”的雄心壯志下,接班已是一個問題。
海鑫新政:李兆會時代初露端倪
關於海鑫集團的新掌門人李兆會,媒體引用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父親的財富對我來說沒有快樂,只有壓力。”的確,兩年來,李兆會在媒體前的露臉頻率屈指可數,且言語謹慎,做事低調。
其實,在經歷一系列復雜的人事變更後,李兆會終於成為海鑫集團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手。當年與李海倉共打天下的開國元勳——李天虎、辛存海等人逐漸被邊緣化:李天虎離開了海鑫,現在雖然經營一家名字也叫海鑫的水泥廠,但事實是,該水泥廠已和李兆會的海鑫集團完全脫離關系。據說此乃李氏家族給李天虎的“分手費”,不止如此,李天虎更是撤出了海鑫集團中屬於他的股份;另一名功臣辛存海,則被“流放”到太原辦事處,實際上也被排除出核心管理層,據說每年能得到300萬的分紅,視為補償。
當李兆會成為海鑫集團真正的家長後,一連串要他做到的數字正燒灼著他的神經。
按照運城市和聞喜縣的遠景規劃,2010年要把海鑫建設成為全國新型化鋼鐵基地,躋身全國鋼鐵企業前10強,而李海倉時代的海鑫集團更是雄心勃勃地提出,2010年形成年產1500萬噸鋼和鐵的生產能力,總資產和年銷售收入均達到500億元,成為全球鋼鐵企業十強之一。
李兆會分明感到了這些目標所帶來的壓力。就在記者采訪的幾天時間內,李兆會一直在香港忙於事務,5月2日匆匆回來參加完舊廠區的擴建奠基典禮,又立馬飛往香港。畢竟,對這個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父親所創造的傳奇事業似乎是難於逾越的,但有跡象表明,李兆會與他被槍殺的父親一樣的野心勃勃,心存高遠。他要做的,不僅僅是續寫上一代的輝煌,更是要打造一個新海鑫,一個刻有李兆會痕跡的新海鑫。
在聞喜縣,海鑫毫無疑問地成為當地經濟的頂梁柱,如果李兆會領導下的海鑫無法保持增長,聞喜的經濟可能會受到極大的沖擊。據了解,目前聞喜縣已基本完成企業改制,在830家民營企業中,規模以上的有68家,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和上繳稅金占全縣GDP和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95%以上。去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就完成95.1億元,而海鑫在其中所占的份額近70個億。當地官員最為津津樂道的是,海鑫的納稅額不僅在全省的民營企業中位居第一,甚至在全國也是排第一。
據悉,聞喜縣政府每年都會設置50萬元的獎勵金,用於激勵在經濟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而且當場兌現。海鑫集團每次都是得獎大戶,能拿到10萬元,其顯赫地位可見一斑。
為鼓勵和支援海鑫的發展,聞喜縣還專門成立了指揮部,由副縣長親自掛帥,經貿、電力、工商、稅務等部門大開綠燈,為企業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務。有人戲稱,不要說經貿局局長,就是縣委書記也經常為海鑫的事跑腿。
除了政府支援,海鑫集團自己也不斷地調整發展。2004年投資建成了一條年生產能力80萬噸的生產線,設備完全從國外引進,規模屬全國一流。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海鑫的下一步行動中,李兆會將耗鉅資擴建舊廠區,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產量,以最大努力完成海鑫集團的長遠規劃。
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李兆會開始進行集團內部文化建設。如果說海鑫外部擴張受到李海倉長遠規劃影響的話,那麼海鑫集團內部文化建設則突出了李兆會接受海派教育的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