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廣州救助站故事:職業乞丐進站就數錢(圖)

2010年10月13日13:1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救助站 職業乞丐 救助管理站 救助保護 救助流浪 故事 救助服務 救助工作 道具 科學發展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工作人員檢查一名流浪人員的行李,發現全國各地救助站為其購買的火車票。曾強攝

在廣州,每天都有一些以乞討為職業的人、被操控乞討的人,以及因務工不著、被騙被搶、財物丟失、尋親不遇、拾荒、流浪等各種原因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人,主動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或者被流動救助服務隊護送進站受助。

他們從進站到出站,不僅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還能夠提供乘車的憑票返鄉,其中,特殊受助對象還可以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返回家鄉。在受助期間,他們的生活狀態如何?他們是否能真正地放棄流浪乞討?在卸下防備后,流浪乞討者將露出怎樣的本色?

連續多日,南方日報記者深入被稱為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最后一道防線”的廣州市救助管理站走訪調查,尋找答案。

救助站日均“接待”300多人

廣州市救助管理站總站位于蘿崗區,在沙河水蔭四橫路,設有一座市區分站,方便流浪乞討人員前去求助。

市區兩級流動救助服務人員每天不間斷上街巡查,特別是在災害天氣下,每小時出動一次,到寺廟、教堂、道觀附近,立交橋,商業中心,交通主干道,公交客運場所,繁華路段的人行天橋等地勸導流浪乞討人員進救助站受助。

據廣州市救助站負責人介紹,目前平均每天有300多人在總站接受救助。救助站為他們解決臨時的食、住、衣、通訊、防寒、防暑、清潔等基本生活保障,并為有返鄉意愿的人提供乘車憑證。在這里,進站、出站都是自由的,只需經過登記辦理手續即可。每年春節時,在救助站里的人最多,很多是沒賺到錢,不愿意回家的,到救助站暫住幾天。

記者觀察到,廣州市救助站根據救助人員性別、年齡、身體情況和救助需求,在站內劃分為男、女兩個救助區域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并在成人區設立職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區、智障殘疾未成年人康復區以及老弱病殘生活區等,實行男女分開管理、人員分類管理,使不同類型的人員分別得到相對應的服務。

在救助站,受助人員每人可以獲得新的洗漱用品、衣服和餐具水杯,以及干凈的床單被褥。在每一間房內,分雙排擺放幾張單人床,并配備了風扇。

對于集中居住的老弱病殘人員,考慮到他們的身心狀況,救助站在生活區域鋪設無障礙通道,配備拐杖、輪椅、老花鏡等生活必需品,在廁所配備蹲便器、坐便設備、輔助扶手、沖刷設備。

救助站里還有熱水器可以用,有活動娛樂室可以看書報、電視。一位混跡廣州多年的河南籍乞丐告訴記者,他曾多次進入救助站受助,洗洗澡,換件衣服,再看看電視,也挺舒服。雖然救助站勸他回河南老家,但是他不愿意。出站之后,又回到小北路附近的天橋上露宿。

進站前

要過安檢和體檢關

每天上午10時30分左右,會有一輛534路公交車開到廣州市救助站總站的大門口。車上坐著從救助站市區分站轉到蘿崗來的流浪乞討人員。

隨后,工作人員引導他們到登記接待室,發給每人一張表格以及飲用水,讓他們填寫自己的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家屬聯系方式、求助愿望以及生活起居習慣等基本信息。同時,開始給他們上進站的第一課,解釋救助站提供的救助服務內容,以及要遵守的制度。

填完表后,受助人員開始接受安全檢查。他們需要走過安檢門,并打開隨身攜帶的行李。工作人員介紹,刀具、打火機等危險物品都是不允許帶進站內的。接著,受助人員走到自動儀器前測量體溫,防止患流感等疾病的人員隱瞞病情,進站后傳染他人。此后,站內值班醫生會給受助人員進行基本的檢查。完成這些檢查環節后,受助人員排成一列,就可以進入生活區了。

站在隊伍中的小林(化名)戴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顯得很特別。他今年剛大學畢業,和父親賭氣,離家出走,到廣州來找工作,但是隨身帶的錢都花光了,還沒有找到工作,不得已來救助站求助。還有一位海南籍人曉波,從包里拿出20多張火車票給大家看,從北京、天津一路輾轉到廣州,他說是在尋找離家出走的哥哥。

心理救助

放棄乞討回歸社會

“救助一陣子,影響一輩子。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不僅僅是一張車票和幾餐飯菜,更重要的是法制教育和心理救助,使職業乞丐放棄乞討,回歸社會;使其他流浪乞討人員能夠走出心理陰影,擺正心態邁向未來?!睆V州市救助站負責人說。

據救助站工作人員介紹,流浪乞討人員進站并不總是很順利。有時一些人到了救助站門口卻不愿下車,或者鉆到車底下不出來,難煞工作人員。

“有的職業乞討者帶著一種抵觸情緒,還有被搶被騙了的人,心里也很不舒服。如果我們不去安慰他們,他們情緒波動會比較大,有的還會搞出點事,亂提條件和要求。所以他們進生活區之后,先與他們聊一下,做一下溝通,平穩他們的情緒?!惫ぷ魅藛T說。

工作人員、民警、社工、義工經常與受助對象坐下來開展討論,讓他們談自己為什么流浪乞討,爭取讓他們放棄流浪乞討,回歸社會。

去年,有3名年輕人結伴來到救助站求助。他們都是大學畢業,原本在一家工廠打工,但是沒做幾年,就因遭遇金融風暴被裁員。他們從白領到一無所有,彷徨中選擇了自暴自棄,直到連房租都拿不出了,被房東趕了出來。起初,他們還想在救助站一直住著,但工作人員請他們為其他流浪乞討者講自己的故事。說了兩次,他們就不說了,陷入深深反省之中。其中兩位很快重新找到工作,另一位回到了父母身邊。

對于流浪未成年人,廣州市救助站邀請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學生、廣州市基督教青年聯合會義工開展了“陽光行動”心理輔導活動,通過談心、游戲等方式,加強受助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他們健康的情緒控制與表達方式。

南方日報記者李強通訊員文燕媚統籌徐林

故事一:受助者體檢發現艾滋病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流浪乞討人員進站時,值班醫生將仔細檢查他們的身體是否出現異常。有一次,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脖子腫得很粗,但始終不說自己患有什么疾病。醫生提高了警惕,從他身上找到了一份村里寫的證明書。上面寫著這個小伙子患有艾滋病,他的父母已經決定讓他自生自滅。同時,醫生還從他包里找出了幾瓶增加免疫力的藥物。

據了解,在流浪乞討人員中,肺結核是最常見的傳染病。有時,工作人員由于近距離接觸受助對象,也被傳染了。

故事二:乞丐道具形成一個產業

“經常在街上可以看到那些披麻戴孝的人跪在地上,把蓋了各種‘公章’的‘死亡證’、‘火化證’、‘醫院癌癥診斷證明’,甚至是‘骨灰盒’放在面前,再在地上鋪一張講述自己悲慘遭遇的大字報,不敢說全部,但至少90%是假的。他們的那些道具在廣州梅花園附近的‘黑店’里花幾十元就可以買到。”救助站里一位乞丐向記者透露,“這都快形成了一個產業了?!?/p>

據了解,除了這些“道具”,一些乞討者還牽著猴子、駱駝到救助站,平常他們領著這些動物走街串巷乞討,利用動物博取同情。

故事三:流浪乞討者互不稱真名

在救助站,很多流浪乞討人員互相不叫對方真實的名字。大多數時候,是什么地方的人就以當地省份或城市名稱來叫。比方說“老東北”、“小阜陽”等。

乞丐老王介紹說,一些職業乞丐在討錢的同時還撿飯吃,把攢的錢郵寄到家里蓋樓。

記者調查發現,來自不同地區的流浪乞討人員有各自的特點。貴州籍、甘肅籍的大多是婦女抱著小孩,有的甚至是整個村一起結伴出來乞討。江西籍的是賣花童較多,大約都在幾歲到十幾歲,基本都是受人控制。河南籍和安徽籍的則比較復雜,以老人居多,農閑時出來乞討,有的還同步拾廢品。

故事四:開車接乞討母親“上班”

一名救助站工作人員介紹,在家屬來接流浪乞討人員回家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怪事”發生。

前幾個月,在救助站女生活區,有一對從河南來的兩姐妹接受救助。姐姐已經80多歲了,妹妹60歲左右,她們平常在白云機場的國際航站樓外乞討。進救助站后過了幾天,她們的兩個兒子竟然分別開車來領人,連保安都嚇一跳,還以為是來辦理公務的。

據與兩位老人同住一間房的人透露,老人告訴她,她們有時最多一天就可以乞討到三四百元,兒子鼓勵她們乞討,而且還開著車送她們到機場“上班”。

據了解,救助站還有一些老人是被不肖子女趕出家的。但是,他們大多都不會恨子女,子女再不好,心里也會諒解。

故事五:職業乞丐進站就數錢

乞丐老徐告訴記者,受助對象之間經常有矛盾,有時會因為一句話或者打牌吵起來。很多職業乞丐進站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數錢,他們衣兜里都有三五百元。有的人兩年不洗澡,讓他洗,他還不高興。

老徐還說,自己每天都看報紙,會說“科學發展”、“與時俱進”等詞語,有時看到救助站的負責人就躲起來,“人家說你又來了,比罵你心里還難受?!?/p>

救助站相關負責人說:“流浪乞討人員進救助站之后,往往就卸下了偽裝和防備。很多職業乞討者身上帶著手機,有的還不止一部。職業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很難做,他們不愿意返鄉,若把他們的工作做好,救助工作就會往前邁一大步?!?/p>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