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使得養老金問題成為關注焦點。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15000多億元,不存在支付問題。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在30年內不存在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問題。但是,投資收益過低將對制度的可持續性產生重大挑戰;因此,國家亟須盡早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并出臺相關基金投資運營辦法。
“根據我們完成的《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最終成果,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測算及分析的結論是,我國在30年內不存在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問題;30年后,全國社保基金將形成超過10萬億元的戰略儲備,足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支付缺口。”作為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總負責人的鄭功成分析指出,我國的社保制度總體上處于收大于支的狀態;另外,隨著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的逐步擴大,大批年輕勞動力會補充進來。因此,養老保險制度內的養老金支付高峰將滯后于整個人口老齡高峰期10年以上。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五個險種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約22832.5億元,10年間增長近14倍;2000年9月設立的全國社保基金,截至去年也已發展到7000多億元的規模。
與缺口問題相比,目前社保五險基金過低的投資收益率顯然更讓人揪心。相關統計顯示,2000年至2008年全國養老金賬戶年均收益率不到2%,低于同期2.2%的CPI年均增幅。
“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現實問題,也將是可能釀成養老保險制度危機的根本風險。”鄭功成表示,由于我國現行政策只允許基金買國債和存銀行,使之事實上處于貶值狀態。
全國社保基金此前公布的10年平均收益率為9.8%,企業年金2006年至2009年平均收益率為10.5%。根據社保研究專家、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長鄭秉文的測算,如果取上述二者中位數10%為基準收益率,剔除基本社保五險基金2%的名義收益率之后,1997年以來五險基金的利息損失高達6000億元以上,相當于抵消了同期財政對養老保險制度的所有補貼。
為維持制度的可持續發展,許多學者提出各種政策上的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近日參加“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研討會”時表示,國家應該把最可靠、最賺錢、在宏觀體系最有定價權的項目,給社保基金來投,確保它不貶值。全國政協委員李立新則建議,應考慮通過恢復發行特種國債等方式,進一步拓寬社保基金投資渠道,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同時穩步提高其收益。
鄭功成認為,應盡快出臺基金投資營運的法規政策,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實現保值增值“但是,前提必須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鄭功成強調。
據了解,目前五險基金投資管理層次絕大部分以縣市級為主,2萬億社保五險基金分布在2000多個縣市級統籌單位,呈現出嚴重“碎片化”狀態,只能通過財政專戶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的方式將其死死管住。另外,在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專業人士的情況下,如此“碎片化”的屬地化社保基金管理體制,不可能具備實行市場化投資的基本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放開投資可能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鄭功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