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家住椒江海門街道幸福村的黃大伯,花200元為老伴購買了農村養老保險,如今60歲到了,每個月只能領到2元錢的養老金。
這是17年前全國各地力推的農村養老保險,臺州約有100萬農民參保。消息一出,被網友們稱為“最牛養老金”、“最坑爹養老金”。
當年交了3個月的生活費
如今每月領的錢只夠買根黃瓜
1995年,黃大伯為老伴和兒子買了農村養老保險,每人一次性繳費200元,村集體承擔100元,個人承擔100元。按繳費時的計算表,17年后,他的妻子60歲,以后每個月可領取12至14元。
當時,黃大伯月工資70元。“70元,當時夠我們一家五口吃一個月,每個月能領12元至14元,挺有誘惑力的。”黃大伯果斷購買。
最近,黃大伯的妻子年滿60周歲,按規定可以領取當時參保的養老金。他去椒江社保中心辦手續時,工作人員說,如果一次性領走,可拿300多元,如果按月領取,每個月可領2元。
這讓黃大伯大吃一驚,當初表上不是寫著12至14元嗎?
對方回答說,表上也寫著按照利息變動而變動。這些年,利息降了,收益也就沒那么多。
黃大伯說,現在咸菜都4元一斤,“我們差這2元錢啊,還買不到一根大蔥。”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廣東代表趁著會議間歇去北京菜市場做過調查,看看10元錢能買些什么,得出的結論是10元能買3個番茄或5根黃瓜。也就是說,17年前存入的200元養老保險,如今每個月能領到的只有一根黃瓜。
村干部到村民家動員
椒江9萬多人參保
椒江區社保中心副主任曹立紅說,這種養老保險由國家民政部門推出,一般叫“老農保”,實際上是一種農民儲蓄積累式的養老保險,財政不出一分錢。
黃大伯等人看到的領取計算表,是根據銀行當時的利息計算出來的。當年利率為七八厘,按照利滾利算出來的。這些年來,銀行的存款利息一直在調整,所以回報只有2元一個月。
社保部門解釋說,當時農村養老保險還是空白,政府部門也是在探索,希望通過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出錢,購買養老保險,讓農民老有所養。一開始,全國各地都在力推這種老農保,但只推行了兩年,上面覺得設計不科學,就停辦了。
目前,椒江有9萬多農民買了這種老農保。據估算,臺州約100萬人參加了。
“當時轟轟烈烈,村干部、鄉鎮干部都到村民家去動員。”曹立紅說,從目前情況來看,這種老農保起不到多大作用,他們正在研究如何將椒江的老農保跟新農保對接起來。
為什么沒讓農民得到實惠
事關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難題
如此看來,“老農保”其實就是讓農民存一點錢到銀行,在負利率時代下,農民存的錢就越來越不值錢。作為養老金的監管部門,為什么沒有做出預測,如果是虧損的,為什么不讓農民早點退出這種農保?
基層社保部門解釋說,這不是椒江一個地方的問題,全國都一樣。2009年,媒體報道過海南文昌農民早年參保,每個月只能領3元,椒江這次不過是創新低。
時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的胡曉義回應說,以前確實搞過農村養老保險的嘗試和探索,但沒有成功,主要是政府沒有補貼,實際上是儲蓄,回報率很低,農民參保積極性不高,不具有可持續性。新農保政府補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實,整個社保基金都遇到了籌資、保值、增值難題。基層社保部門無權決定社保基金的用途。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去年上任后主張社保基金入市,遭遇不少反對意見,中國股市制度不健全,5000萬股民虧損面高達87%,人均虧損4萬元,投資機構虧損都超過4000億元,上市公司只顧圈錢、不分紅的背景下,拿老百姓的養命錢入市,打了水漂怎么辦?
浙江省副省長陳加元此前為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作報告時談及,近年來,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渠道較窄等問題促使浙江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現象日益突出。2010年浙江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平均實際收益率在2%左右,浙江還將探索拓寬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新途徑。
都市快報 通訊員 杜志勇 記者 孫自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