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日,中國第三次北極科考隊乘坐“雪龍”號科考船,從上海浦東外高橋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專用碼頭出發,開展為期七十五天的北極科學考察任務。出征科考隊員共有一百一十三人,包括來自美國、韓國、日本、芬蘭、法國等國的十一名極地研究人員。 中新社發 陸張 攝
經過十余天的海上與空中勘察,中國第三次北極科考隊終于于21日在位于北緯84度38分、西經145度17分的一塊大面積平整海冰上建立“冰站”,開展冰上多學科觀測考察,這也是中國首次對北緯84度北冰洋海域開展冰上科學考察。
“冰站”是在冰面上設立的臨時考察和生活區,主要目的是避開船體的影響,考察北極的自然環境狀況。一塊密集度高、表面平坦的大面積海冰是建立“冰站”的重要依托。然而,由于今夏北極海冰消融嚴重,承擔中國第三次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行進到北緯84度時仍難以找到大面積完整海冰。
8月20日上午,中國第三次北極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張海生帶隊乘坐直升機考察冰情,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飛行偵查后,終于在大面積的破碎浮冰中發現這塊面積達0.5平方公里、厚度在1.8米以上的完整海冰。按照計劃,科考隊將在“冰站”上開展為期7天至8天的綜合觀測,進行海冰和冰下物理、化學與生物學調查,并將開展海冰航空遙感、冰芯采集和浮標布放等工作。
張海生表示,中國第三次北極科考隊在北冰洋的冰區航行見證了北極海冰的快速融化,并首次在如此高緯度建立長期“冰站”,開展針對北極海洋、海冰、大氣相互作用機制的多學科綜合觀測考察,這必將對探究北極海洋和海冰的快速變化成因及其影響作出重要貢獻。(記者崔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