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軍用大飛機研制需突破三大瓶頸
中國空中戰略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中國航空工業必須提供適用且好用的大飛機。這也促使國家在軍用大飛機的研制方面要跟上需求,填補空白,中國航空工業能否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成為關注焦點。
空軍指揮學院陳洪教授:我們國家在航空工業方面投入是非常大的,多年來我們國家生產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航空器,就是通過改革開放我們的國力逐漸強盛了,我們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對交通工具的要求就更強了。我還有一個感覺,就是合資永遠不能成為一個大國,真正要使自己的國家成為自主強盛的就必須自主的研發、生產自己的項目,那么大飛機的研發生產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
伊爾-76投送物資
大飛機按照大小和用途分呢,可以分為遠程的和中近程的,所謂遠程一般都是航程在六千公里以上,中近程一般都是在六千公里以內,如果從軍事上分,就可以把他們歸納為戰略的運輸機或者戰役戰術的運輸機。如果按動力裝置劃分,我們還可以把這些大飛機劃分為螺旋槳式和噴氣式大飛機,我認為在中近程大飛機生產當中,使用螺旋槳可能比較經濟、比較安全、比較合算,而遠程的或者叫戰略性大型飛機,大多數使用的是噴氣式的發動機。
在載重量方面也有一些區分,大飛機的載重量要求是比較高的,中型以下這個大飛機它的載重量大概在5噸到40噸,那么大型的或者叫戰略性大型的運輸機它的載重量可以達到40噸到150噸,目前世界各國有一些大飛機,很多都是在軍事領域當中使用。
比如說美國的C5A和C5B,它的載重量就可以達到131噸,C17它的載重量可以達到77噸,而美國人自己裝備的C130,所謂大力士運輸機,充其量也就是戰術型的運輸機,它的載重量只在18噸。俄羅斯在航空工業方面也有很多建樹。
比如說俄羅斯人現在使用的伊爾76有軍用的也有民用的,它的載重量可以達到50噸,應該說非常大了。從俄羅斯航空工業的發展,我們還可以看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趨勢,就是其實俄羅斯人現在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它的航空工業、它的發動機生產、它的大飛機研發能力遠遠超過了一些西方國家,比如俄羅斯人很早之前就生產過一種大型的運輸機,叫做安-225,這種飛機是生產過兩架,它能夠搭載重量有多少呢?它的最大載重量可以達到250噸,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600噸,只不過它是為了當時在機背上拖運俄羅斯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只是專用一種運輸機。那么250噸重量相當于什么呢?
我給大家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假如說一個空降兵他的體重加上他的裝備武器彈藥是80公斤,那么250噸的載重量說明安225飛機,它可以搭載3125名空降兵,這只是從數量上計算。我們說再大的飛機它也裝不下三千多人,我們講就是形象的比喻。說明俄羅斯人的航空工業技術是很發達的,他能夠生產最大載重量,達到250噸這樣的大型飛機,這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我們國家過去也生產過一些小型的或者中型的運輸機,比如說我們運七飛機,它的載重量可以達到五噸,我們的運八飛機載重量相對提高了,它可以達到20噸,巡航時間可以達到11個小時,巡航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660公里,但是我們國家那些生產運七、運八飛機,還不能遠遠滿足我們國家現有的需要,比如俄羅斯的伊爾76飛機,這個飛機的載重量可以達到50噸,這個50噸已經超出我們運八兩倍多了。像搭載50噸以上的這種大飛機方向發展,向噴氣式大飛機方向發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路線。
在發展大飛機過程當中,研發、生產有一些很重要的技術保障,而且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突破點,這些突破點作為我們的生產研發的單位來說,是很重要的。
首先當然是資金的保障,我們國家通過改革開放以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國家的財富,在世界金融危機條件下,我們仍然有著大量的外匯儲備和強大的資金基礎。那么這些資金我們是拿來買人家的飛機,比如買波音的飛機、買西方的一些大飛機,還是我們把它拿出一部分作為我們自己研發、生產,用這些資金來培育、培養我們自己的航空工業研發人員,我感覺后一條更好。
那么在技術保障方面,要突破的更多了,首先是材料技術,這個大飛機的生產和其他一些戰斗機還不太一樣,材料技術可能要求比較高,工藝水平要求也非常高,再有他的電子技術,尤其起落裝置,或者起落技術。這里包括大飛機的起落架、包括大飛機起落架的輪胎,大家可以想一想,這架大飛機它的載重量要達到100多噸,如果算上飛機本身重量,全重達到200噸,那么他在起飛和著落過程當中它的起落架和起落架上的輪胎,所要受到的壓力有多大。如果這個材料不好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事故,所以起落裝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