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廣州政協大講堂昨日舉行,專家裴端卿(左二)表示:“干細胞可使人類活到125歲”
新快報訊 劉正旭 實習生梁海媚報道 “人類預期壽命可延長至125歲!”昨日,廣州政協大講堂(第五講)舉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裴端卿在演講中表示,隨著干細胞在再生醫學領域的發展應用,人類的預期壽命可比現在延長30%左右,該院正在進行的兩項干細胞應用研究將也有望根治地中海貧血和脊椎損傷型癱瘓。
干細胞成為最大希望
裴端卿說,對心肌梗塞、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大部分藥物都束手無策的。我國每年因中末期肝病死亡30萬人,其中一半死于肝癌;糖尿病每年新發病160萬人。發病原因多數是這些器官細胞死亡。
“好用的藥物已經被發掘得差不多了,全球對此投入很大,但真正做出來的新藥卻很少。”裴端卿表示,現在唯一的、最大的希望就在干細胞。根據干細胞的來源可以分成胚胎干細胞、成體干細胞和誘導多能性干細胞,而最具再生醫藥價值的要數誘導多能性干細胞(以下稱“ips細胞”)。
通過對成體細胞體外人工誘導的方法,使成體細胞回到“萌芽”狀態,通過這一“返老還童”,ips細胞就可發育成許多手術中所需的關鍵器官,如心臟、胰臟等。“這一成果,可使人類的預期壽命超過125歲,比現在延長30%左右。”裴端卿說。
地中海貧血有望根治
如何讓ips細胞發育成肺、肝這些器官?對此,裴端卿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ips細胞就好像喜馬拉雅山頂上的一塊石頭,肺和肝臟等器官就相當于山下的諸多國家,想要讓干細胞這塊“石頭”滾落到中國,而非印度,需要修建一條隧道。而這條隧道就是要找出讓干細胞恢復多能性的調控因子及其規律。
據了解,2010年,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已研究出ips細胞重編程過程的啟動機制。根據這一啟動機制,裴端卿和他的團隊正對地中海貧血和由于脊椎損傷造成的癱瘓病例進行研究,有望找出根治這兩種病的方法。
據裴端卿介紹,2007年底,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成功誘導出ips細胞,是繼日本、美國之后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中科院在“十二五”期間,有9億元資金會用于干細胞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