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余曉潔 左元峰)17日,在中國科協主辦的“探月夢中國夢”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嫦娥三號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劉建忠、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熇和地面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蘇彥與科技記者們分享嫦娥三號任務成功的喜悅,回應了大眾對中國探月工程后續任務和火星探測的關注。
躲過大坑說明嫦娥避障能力強 近月制動和動力下降驚心動魄
吳偉仁表示,這次嫦娥三號落月最大的特點是自主避障。著陸點本身比較平坦,旁邊十多米就是一個直徑20米、深度2至3米的大坑。這是嫦娥三號成功自主避障的結果。當年美國、蘇聯沒有這個技術。
張熇說,嫦娥三號著陸過程中使用了激光測距和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激光技術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嫦娥三號此次奔月兩個不可逆的關鍵動作驚心動魄。第一次是12月6日進行的近月制動。奔月過程中,受地球和月球兩個引力場的共同作用,到達月球附近探測器按一個雙曲線的軌道從月球旁邊掠過。在離月球比較近的這個點,探測器必須要制動,就是剎車。如果當時嫦娥三號剎不住,就會成為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如果剎大了,探測器可能會撞月。第二是動力下降。從距月面15公里的高度開始下降,在10多分鐘內要把探測器相對月球的速度從每秒1.7公里變成零。在這個短暫時間內要依靠地面支持很困難,只能靠探測器自主下降。如果下降過程中有問題,想把它拉回繞月軌道,代價會非常大。
中國具備探測火星的能力
在回答記者關于“中國火星探測的窗口”問題時,吳偉仁表示,一般來說,探月過后就可以探火星,具備這個能力了。但是不是要去,取決于國家財力的支持和國家的決策。中國航天事業比較成體系,每一步都為下一步打下扎實的基礎。
吳偉仁說,嫦娥一號、二號任務成功后,我們就有探火星的能力了?;鹦抢@太陽轉一圈是700多天。期間經過地球要交會一次,這時候它離地球最近,發射窗口最理想。具體的窗口取決于火箭運載能力大小。
發射嫦娥五號的長征五號火箭研制進展順利 文昌發射場正在建設中
在回答記者關于“為什么在文昌發射嫦娥五號”的提問時,劉建忠表示,嫦娥五號將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目前火箭研制進展順利。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建設當中,進展順利。選擇文昌,一是長征五號火箭尺寸比較大,用內陸發射塔很難解決5米直徑產品的運輸問題。二是從文昌發射場向東發射,海南往東是大洋。火箭發射,落場區要選擇在人口稀疏的地方。
吳偉仁表示,在文昌發射,火箭運輸可通過海運到海南。另外在文昌發射,不用擔心砸到人和房子。
嫦娥五號計劃采樣2公斤 月面采樣月面起飛難度大
吳偉仁說,嫦娥五號大約2017年前后擇機發射,任務是采樣返回。困難主要有四個方面,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月面采樣,月面起飛和高速返回。
月面采樣有難度。蘇聯當年做了好幾次只成功了三次,共取回300多克月壤。嫦娥五號計劃采樣2公斤,要鉆進去2米獲取原原本本的月壤,還必須封裝好拿回來。此外,嫦娥五號有著陸器、返回器,要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難度比較大。
再有,采樣結束后月面起飛和高速返回也是需要攻克的難關。
與國外當年的投入相比 中國探月的投入并不算多
吳偉仁說,全世界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共開展了118次月球探測。蘇聯64次,美國54次,當時成功率基本是40%。之后美、印、中、日等國共搞了10多次。中國嫦娥一號、二號、三號連續三次成功,成功率很高。美國阿波羅工程搞了10多年,投入了250億美元,實際還不止。美國當年投入探月工程的錢約占當年GDP的2%至2.5%。我們現在每年投入的錢約占中國GDP的萬分之幾。相比之下,不是很多。
關于航天技術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吳偉仁說,美國阿波羅工程投入產出比約1:15。中國探月的控制技術、仿真技術、計算機技術、新材料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造福百姓。
嫦娥三號將在月球巡天、觀地、測月 國外對嫦娥科學數據很感興趣
蘇彥表示,嫦娥三號攜帶的八臺有效載荷陸續開機工作,將完成在月亮上的巡天、觀地和測月。國外對嫦娥三號的科學數據非常感興趣。
吳偉仁說,數據應用委員會專門負責科學數據的運用、分發和管理,盡最大可能做到資源共享,數據共享。中國探月工程與歐洲、俄羅斯有一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