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通過信息業自主創新 中國有望居世界產業鏈上游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9 月 0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看點

●通過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來做大信息產品市場、改造傳統產業、重塑服務業,從而使自己的產業位次躍居世界產業鏈上游,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們一方面可以做大做強自己的信息產業;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通過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改造落后的制造產業、塑造全新的服務業,贏得發展先機,從而使我國的產業生態發生實質性變化,使我們的產業位次躍居世界產業鏈上游。

●從國內來看,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增勢迅猛,為同期經濟增長速度的3倍左右,因此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日益發揮出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1996年至2002年,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增長到5.7%,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率從3.3%提高到17%,特別是在外貿出口方面,電子信息產品已經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出口的主力軍。

●信息產業現已成為我國的主導性產業。到2010年,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占GDP比重將達10%左右,占外貿出口比重將達35%。今后20年,信息產業仍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支撐。

●目前中國信息產業最關鍵的問題是自主創新問題。我國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現在仍處于起步階段,同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具體來說,信息產業面臨五大“掣肘”,即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關鍵領域存在著較大的對外技術依賴、優秀拔尖人才匱乏、科技投入不足。

荊林波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所長助理,信息服務與電子商務研究室主任,經濟學博士,研究員。

甄宇鵬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經濟師。

鄧聿文

法學碩士,副編審,供職于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社,本報特約供稿人。

□主持人 鄒民生 樂嘉春

中國有望通過信息產業自主創新,來改變自己在世界產業鏈中的位置

主持人:前兩天,信息產業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三部委表示,國家已經把信息產業列為中國自主創新的突破口,以贏得發展先機。這里想問的是,如果我們不只看信息產業,而從整個中國的產業生態與全球產業鏈的位次排序看,此舉是否意味著中國有希望通過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來改變自己的產業位置,躍居世界產業鏈的上游?

鄧聿文:你問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這么說吧,中國通過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來做大信息產品市場、改造傳統產業、重塑服務業,從而使自己的產業位次躍居世界產業鏈上游,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們從需求看,信息產業是一個發展非常迅速、消費需求非常大的新興產業。中國是信息產品消費大國。現在,最時髦的信息消費產品往往會在中國首先亮相。這表明沒有人能忽視這個市場。而巨大的市場需求正是我們實施自主創新發展信息產業的堅實基礎。因為,沒有市場就沒有利潤,更無從談起壯大實力了。我們有市場(包括國際市場),加上信息產業又是一個競爭性很強的新興產業,我們沒有包袱,完全有可能通過市場運作做大自己。

其次,我們從信息產業對其他行業的滲透與改造看,這又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正如前面所說,信息消費產品本身市場巨大,但還有一個更大的市場,就是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它不僅包括對第二產業的改造,同時也包括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也就是農業和服務業的改造。就是說,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將不僅囊括自己,也覆蓋所有行業。由此觀察,這個市場的潛力是無法推測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方面可以做大做強自己的信息產業;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通過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改造落后的制造產業、塑造全新的服務業,贏得發展先機,從而使我國的產業生態發生實質性變化,使我們的產業位次躍居世界產業鏈的上游。

信息產業的介入使傳統產業業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主持人:那么,我們首先要問的是,信息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在我國目前是一種什么狀態?能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嗎?

荊林波:談到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以及產生的效益,我們其實做的并不太晚。我們可以看一些具體的數據和事例。

在1985年到2001年期間,為了支持企業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先進手段,我國組織實施了電子信息推廣應用貼息貸款項目計劃,先后實施了12000個項目,投入資金200多億元。與此同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電子娛樂等新業務系統層出不窮,電信、銀行、證券、能源、交通、教育等行業信息化應用程度也不斷提高。

在電子商務領域,人們已經充分意識到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的多樣性。從規模來看,電子商務在不斷擴大。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7400億元,比上年增長50%;網上購物用戶數量達到2200萬,比2004年增加600萬。總的看來,電子商務的網絡基礎更加堅實,應用范圍不斷延伸。電子商務在支付方式、物流配送等方面有所創新,出現了許多新型盈利模式。可以說,電子商務正處在不斷普及和發展的時期。

另外,在電子政務領域,中國政府的兩個平臺,一個門戶網站,四個戰略性的數據庫,12個業務系統組成的整體框架已經出臺,各項工作穩步進展。同時,城市信息化是在國家信息化發展總體思路的指導下,以城市為主體,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這里特別需要一提的是,2000年初,國家經貿委聯合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共同發起了“企業信息化工程”,并倡導企業信息化要堅持“政府推進,市場引導,企業主體,行業突破,區域展開”的方針。為了貫徹信息化著眼于應用的要求,按照“以案例帶應用,以應用促發展”的方針,在全國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全國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國廣泛征集了近600個企業信息化應用案例,中國國家企業網組織專家從中精選50個優秀案例,向全國推廣。這項工作的意思及潛在的價值遠遠沒有被認識。

  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主導產業,信息服務成為增長最快、綜合效益最好的行業之一

主持人:我們回到信息產業自身,看信息產業本身的狀況又怎樣呢?在行業排序中信息產業處于什么地位?

甄宇鵬:從國際上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實施“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信息產業突飛猛進地發展,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間,IT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為16.3%,比同期GDP年均增長速度快13個百分點(GDP年均增長率為3.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4.7%,在GDP年均增長率3.3%個百分點中拉動了1.2個百分點。

從國內來看,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增勢迅猛,為同期經濟增長速度的3倍左右,因此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日益發揮出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1996年至2002年,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增長到5.7%,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率從3.3%提高到17%,特別是在外貿出口方面,電子信息產品已經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出口的主力軍。

信息產業現已成為我國的主導性產業。到2010年,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占GDP比重將達10%左右,占外貿出口比重將達35%。今后20年,信息產業仍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支撐。

在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信息服務業的增長勢頭也讓人驚訝。以通信業為例,我國通信業從1984年開始超前于國民經濟發展。截至2003年底,我國電信用戶總數達到5.32億,已成為世界電信用戶第一大國。電話普及率達到42部 / 百人,提前兩年完成“十五”計劃電話普及率目標(全國電話普及率超過40%)。在網絡規模上,截止到2005年6月底,固定和移動長途電話業務電路分別達到25.0萬和31.3萬個2M;光纜線路長度達到374.5萬公里;局用交換機容量達到45032.0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43194.2萬戶。同期,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37億戶,移動電話用戶達到3.63億戶。

與此同時,通信業的內在結構也發生了實質性變化。通信網綜合能力、通信網技術裝備、通信投融資、通信發展模式和通信管理體制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還有一塊需要提及的是因特網發展迅速。從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以來,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根據第1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上半年的中國互聯網絡在整體上保持快速增長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的62萬網民人數相比,現在的網民人數已是當初的198.4倍。

在1.23億網民當中,專線上網網民人數為286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10萬人,同比下降3.7%;撥號上網網民人數為475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50萬人,同比下降13.6%;寬帶上網網民人數為770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00萬人,增長率為45.3%。

我國信息產業面臨四大難題,在國際標準組織中的“話語權”微弱

主持人:三位前面介紹的情況比較偏重于市場需要方面的信息,的確,我們有理由對通過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來改變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抱有信心。不過,與信息產業強國相比,我國現在處于什么位置,又面臨哪些問題呢?

鄧聿文:目前中國信息產業最關鍵的問題是自主創新問題。我國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現在仍處于起步階段,同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具體來說,信息產業面臨五大“掣肘”,即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關鍵領域存在著較大的對外技術依賴、優秀拔尖人才匱乏、科技投入不足。

盡管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手機、個人電腦、彩電、顯示器、激光視盤機等30多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但出口產品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多數仍為“貼牌”生產,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過高。另外,中國企業所申請的發明專利只占全部信息技術發明專利的百分之二十八,而且主要集中于中低端技術領域,大部分發明專利為跨國公司所有。在行業標準方面,雖然中國也提出了TD-SCDMA國際標準、無線局域網、閃聯數字家庭標準,并在國際標準組織中發出更多的聲音,但“話語權”仍然微弱,并不時受到跨國公司的打壓。

目前我國信息產業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行業整體技術含量不高。除少數企業外,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核心技術。效益也不高,全行業工業增加值率只略高于21%,低于全國制造業的水平。全國電子百強2003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重平均僅為3.6%,整個行業研發投入水平還要低于這個數字,遠低于國際上10%左右的水平。

二是軟件比重低。2003年為1600億元,在整個行業中比重不到10%,而且其中軟件產品只有一半左右,缺乏核心產品。對嵌入式軟件的認定上還有待研究,軟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還很低,只有30%。

三是集成電路仍然薄弱。近年來集成電路設計業有較大發展,尤其是不少主機廠開展了芯片設計,但高檔芯片的加工仍大量到境外進行,中低檔產品則品種嚴重不足,導致國產集成電路國內市場滿足率只有不到20%。

四是企業整體實力仍較弱。國有企業改制還遠未完成,活力差,創新能力弱。已形成的少數龍頭企業與外國大公司比較仍有數量級的差距。大量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尚未形成合理的產業鏈結構。大量企業生存發展主要靠低價勞動力,主要競爭手段是價格戰。

從國際來看,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持續高速增長是建立在外資大規模進入的基礎之上的,較強的產業國際競爭力主要依賴于跨國公司。總體上,我國電子企業的規模遠低于國外跨國公司,在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和研發投入方面遠遠落后于跨國公司。

所以,盡管我國的計算機、通信設備制業、視聽產業等產品的出口在全球占有較高的比例,同時仍保持了一個較快的增長。但是應當看到,這一評價是把國內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內的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評價,反映出計算機、通信設備制業、視聽產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它主要來自于外資企業的貢獻。

因此,中國的信息產業要整體做大做強,并引領我國的產業結構躍居全球產業鏈上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信息產業重大使命

□鄧聿文

中國企業自主品牌不足,主要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問題是,企業并不是不想創新,而是沒有能力創新。據我觀察,中國大部分電子信息制造企業當前的第一任務是“活命”,在生存下來的同時擠出一點資金做研發。但大部分中小企業根本無能力搞科研。即使有些大企業有能力成立研究院,投入百分之十以上銷售收入做研發,但也僅僅做的是技術產業化研發,遠不能達到前瞻性研究。

有鑒于此,要三管齊下,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要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提高我國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研發與制造能力;要加大國家財政預算對信息產業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重大專項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地方政府也按照相應比例安排專項研發經費;要建立和完善適應信息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體系和投資退出機制,進一步拓寬信息產業投融資渠道,發展多種融資方式。具體來說,就是要采取以下措施,做大做強信息產業。

第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信息產業發展戰略。著眼于21 世紀的發展,信息產業要努力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向電信強國、電子強國的目標邁進。具體而言,就是要建設高度發達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普遍、充分地享受通信服務;要形成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支撐的技術創新體系,成為世界電子產品研發制造基地;要擁有一批國際一流的電信運營和電子制造企業,行業主要經濟指標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并形成一個良好的政策法規環境。

第二,加強協調和引導,推進技術業務創新。技術進步及市場應用是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作為政府主管部門,應積極跟蹤世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從規劃、政策及標準等方面加強引導,創造良好環境,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研究機構和資本市場共同參與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自主研發能力,爭取在核心技術、關鍵元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當前,不同技術相互融合,不同業務之間界線越來越模糊,對信息產業的發展模式和監管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因此,要突破原有業務領域的概念,立足于整個信息服務業的發展,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幾年,主管部門按照“積極跟蹤、先行試驗、培育市場、促進發展”的原則,高度重視并務實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發展,組織了全球最大規模的網絡技術試驗,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監管政策研究、資源配置、知識產權談判、人才培養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扎實工作,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轉變政府職能,發揮市場作用,推進依法行政。目前,我國信息產業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對行業發展和市場競爭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應該堅持凡是市場這只“無形之手”能夠解決的要交給市場來解決,同時通過法律的、經濟的手段實施必要的監管;要堅持鼓勵和推動市場競爭,支持在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基礎上的良性競爭,同時對不規范競爭行為依法加以規范。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政府管理的立足點放到管宏觀、管政策上來,努力為行業發展創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目前,中國正在加快《電信法》的立法步伐,這對于有效促進政府管理行為的進一步規范、提高市場監管效率和水平,以及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將起到積極作用。

自主創新不是關門“自我”創新,而是在開放條件下的自主創新。所以,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國際和地區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提高自主創新的起點。要以多種有效形式,擴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要繼續推動國內企業與跨國公司交流合作,加快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企業間轉移,促進國內企業研發水平提高。同時積極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海外設立研究開發機構或產業化基地。

對企業當前在國際化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密切跟蹤研究,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推動企業、科研院所與海外研發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支持企業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活動,爭取有更多國內的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我國的信息產業。

■編余

改革開放28年來,中國的產業結構有了十分明顯的變化,已成為所謂的“世界工廠”,有了比較齊全的制造業體系。然而,如果我們放眼世界,在全球產業鏈中,中國的位次還是很靠后的。在相當多的行業中,我們主要還是靠消耗資源、犧牲環境和提供廉價勞動力來參與世界分工,爭得一份微薄的利潤。難道中國就只能一直跟在別人后面爬行嗎?從信息產業及其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中,我們發現一個難得的時間之窗與歷史機遇:中國有希望通過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來改變自己的產業生態,從而躍居世界產業鏈上游。此話怎么講呢?這就是本次對話想要辨析的道理。

———亞夫

來源: 上海證券報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