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國新辦就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2-04-18 15:05: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振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空間站任務總師孫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鐘紅恩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昨天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安全返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先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女士,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空間站任務總師孫軍先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鐘紅恩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郝淳先生作介紹。

    2022-04-17 15:00:57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 郝淳: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下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感謝大家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關注和支持!昨天,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安全返回東風著陸場,并于下午返京。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委托,今天我們向大家通報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和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我簡要回顧一下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主要過程: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東風發射場發射升空,與空間站核心艙對接,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航天員在軌期間,按計劃對空間站設施設備進行照料、維護,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開展了空間科學實驗及技術試驗,進行了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等一系列科普與教育活動。神舟十三號乘組共在軌飛行183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完美收官。目前3名航天員身體狀態良好,正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進行飛行后恢復。

    2022-04-17 15:07:15

  • 郝淳:

    中國空間站建造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分別規劃了6次飛行任務,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主要任務目標是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的關鍵技術。自2020年以來,先后成功實施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共6次飛行任務,均取得圓滿成功,圓滿完成了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任務目標,為空間站建造階段任務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載人航天工程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任務現場坐鎮指揮,親切接見參研參試代表,習近平總書記還與航天員乘組天地通話。工程全線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信任和期望重托,全力拼搏攻關,克服了疫情對研制試驗和飛行任務實施帶來的影響,取得了連戰連勝的成績。任務實施得到了中央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各級政府,以及有關戰區部隊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參與,在此,我謹代表任務總指揮部,對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對媒體朋友們的關注和報道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2-04-17 15:08:39

  • 郝淳:

    根據任務安排,2022年我們將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共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這6次任務分別是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乘組也是由三名航天員組成,他們也將在軌駐留6個月時間;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空間站的三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后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其中,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也是由三名航天員組成,這三名航天員將在軌和神舟十四號的航天員完成輪換以后,在軌工作和生活6個月。

    2022年是完成空間站建造的決戰決勝之年,又恰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建造中國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的重要標志。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深知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工程全線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確保各次任務圓滿成功,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下面,我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22-04-17 15:15:03

  • 壽小麗:

    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2-04-17 15:22:33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請問郝淳主任,昨天航天員順利返回了,這也標志著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階段順利收官。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我們取得了哪些成果?我們的既定目標完成情況怎樣?

    2022-04-17 15:23:39

  • 郝淳:

    感謝你的提問。剛才也說到,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主要目標是全面突破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目前看通過六次任務實施,相關關鍵技術已經得到全面突破,通過這六次任務,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面突破了空間站建造的關鍵技術。具體舉個例子,包括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的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以前最長一個月,現在增加到三個月、六個月,這還是有很大差別,這個技術得到全面驗證和突破,還包括再生式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術、大型柔性電池翼可驅動機構技術,還有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技術、航天員遙操作交會對接等一系列技術都得到了突破,為后續空間站的建設攻克了技術難關。

    第二,完善了任務的組織指揮體系。進入空間站階段以來,任務實施也進入高密度階段。去年5次飛行任務在6個月的時間內連續實施,這對任務組織實施帶來了新挑戰。為了保證任務順利組織實施,我們進一步完善了任務組織指揮體系,建立了載人飛船應急發射機制和航天員應急返回搜救機制,通過完善體制機制,我們能保障各次發射任務高效順暢實施,保證航天員在軌安全和空間站穩定運行。

    第三,初步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運營管理體系。和以往間斷發射和短時間在軌運行有很大的不同,進入空間站階段后,飛行器長期連續運行,航天員長期在軌工作和生活,這就要求地面對全過程、全狀態進行充分監視并處理應急情況。為適應新要求,我們研究制定了集中式與分布式相結合的飛行控制新模式,研制了分布式的地面控制系統,在空間站核心艙發射入軌以后就投入使用,經受了實戰的考驗,也為后續空間站長期在軌運營管理打牢了基礎。

    第四,取得了高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成果和顯著的綜合效益。利用核心艙上的空間科學實驗設施,開展了以無容器和高微重力實驗為主要內容的科學實驗,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另外,工程的發展也始終堅持服務國計民生、帶動科技發展、提升綜合效益的宗旨。利用神舟載人飛船飛行機會,搭載了一大批各種各樣的航天種子,包括各種特色植物種子,還有微生物和電子元器件等實驗樣品,還有大批瞄準未來航天技術發展的實驗設施和設備。此外,還組織開展了“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時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話天宮、“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青春與星空對話”天宮畫展等一系列科普和教育活動,可以說在空間科學研究和綜合效益方面取得了“雙豐收”。

    總的來說,通過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我們全面突破并掌握了空間站建造的關鍵技術,全面驗證了工程各個系統執行后續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之間的協調性、匹配性,另外,還檢驗了工程常態化、高密度實施任務的能力,也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為空間站建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謝謝。

    2022-04-17 15:25:54

  • 紅星新聞記者:

    中國空間站設計生命為10年,確保飛行產品的長壽命和高可靠性是對每個系統甚至每個元器件的嚴峻考驗。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已在軌運行近一年,目前狀態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有很多“搶眼”的部件,機械臂是其中的焦點和亮點,如何評價它的表現?謝謝。

    2022-04-17 15:31:31

  • 郝淳:

    這個問題是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請空間站系統的楊宏總設計師回答。

    2022-04-17 15:35:53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楊宏:

    感謝你的提問。神舟十三號飛船順利返回后,目前現在在軌的是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組合體在運行,狀態正常,在軌各項運行參數穩定。

    核心艙在軌運行將近一年時間里,所有任務均是按照計劃順利實施,完成了與兩艘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的交會對接,以及神舟十二號乘組3個月的駐留和神舟十三號6個月的駐留任務。同時還開展了出艙活動、機械臂轉位貨運飛船以及手控遙操作等多項專項任務。

    在此期間,開展了多項關鍵技術驗證工作,主要包括物化再生生保、大型組合體控制以及大型柔性太陽電池翼及驅動技術等等,經過評估,結果符合預期,目前功能性能優于設計。舉幾個例子,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兩個乘組駐留期間,天和核心艙的再生生保系統為航天員提供良好的載人環境,滿足航天員在軌的物質代謝需求。其中,將航天員排出濕氣收集成冷凝水,尿液回收再處理成飲用水和電解制氧,整個水的回收效率優于95%,水利用效率優于83%,均滿足指標要求,通過這項技術,大大降低了通過貨運飛船上行攜帶航天員飲用水和氧氣的需求量;再有我們提到的大型柔性太陽電池翼及其電源技術,自去年核心艙發射到現在,持續為核心艙及其組合體提供了能源,經過評估,發電能力近10千瓦,超出了設計預期,在出艙活動、交會對接、機械臂轉位等能源需求較大的任務中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給。

    目前順利完成了4次出艙活動,涵蓋了艙外電子、機械、管路等典型設備的操作、安裝、維修,表明了整個出艙流程、出艙保障以及天地協同均滿足要求,為后續空間站建成后的長期運營期間,航天員進行艙外設施的照料、安裝和維護維修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我們還在開展能力評估,進一步挖掘核心艙潛力,提質增效。

    機械臂在整個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航天員出艙、轉位貨運飛船以及艙外狀態巡檢等多項關鍵任務,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完美。通過機械臂艙外操作,其關節運動能力、末端定位精度等功能性能均滿足設計預期;機械臂操作負載所表現出的剛度特性,表明機械臂具有執行大負載轉移任務的能力;同時,我們也獲取了在軌失重環境下機械臂運動學模型參數。這也都為今后機械臂轉位實驗艙、艙外大型載荷照料等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總之,空間站核心艙完成了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任務,達到了預期目的。謝謝。

    2022-04-17 15:46:13

  • 路透社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推遲今年空間站的完工?第二,迄今中國在建造空間站方面花了多少錢,預計還會花多少?謝謝。

    2022-04-17 15:56:39

  • 郝淳: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工程全線克服了很多困難,采取了很多針對性的有效措施,在過程當中,也得到了相關部門、各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作,我們把疫情對工程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目前看,工程研制進度總體受控,不會影響空間站建造計劃。

    中國空間站計劃實施的投資規模總體適中,一直保持著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相適應的節奏。總體看,載人航天工程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投入較少、發展較快、成果較多、可持續的、富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謝謝。

    2022-04-17 15:56:59

  • 新京報記者:

    載人航天領域通常將測控通信系統比喻為“看不見的風箏線”。在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風箏”越來越大、“風箏線”越來越多,如何做到精準測量控制、精準“穿針引線”,確保空間站安全穩定運行。謝謝。

    2022-04-17 16:02:51

  • 郝淳:

    這個問題請孫軍總師回答。

    2022-04-17 16:03:06

  •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空間站任務總師 孫軍:

    感謝你的提問。這兩年,我們主要任務是完成空間站組裝建造工作。自去年以來,經過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5次任務的實踐和技術積累,我們突破了快速交會對接和撤離返回、自動任務規劃、復雜構型航天器精密定軌和預報、機械臂遙操作控制等一系列飛控技術,建成了全國產化穩定運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平臺,構建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空間站在軌飛控管理體系,可以說我們已經掌握和初步驗證了空間站組裝建造階段的核心關鍵飛控技術,這將為今年我們順利實施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提供一個堅實的保障。

    在開展組裝建造任務的同時,我們還要持續地提升空間站在軌運行的效能,優化完善空間站長期運行組織管理模式和航天員在軌支持模式,提高飛控系統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拓展完善空間科學應用實驗模式,全面提升空間站在軌運行效能,更好地發揮大型空間科學實驗平臺的作用。

    神舟十三號乘組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在軌時長新紀錄,未來中國空間站和航天員還將持續長期在軌飛行。根據工程任務規劃和科學實驗需求,我們中心負責空間站長期運行控制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工作,采取了多樣的措施來保障空間站和航天員在軌安全穩定運行。

    一是構建了完備的地面驗證體系。我們精心設計空間站組裝建造和在軌管理關鍵飛控實施方案,制定了3000余個故障預案,在任務發射前構建包含航天器、測控網、測控中心之間互相聯系的天地大回路地面驗證環境。組織人員開展全流程的協同演練工作,對正常和應急飛控實施方案和飛控系統功能、性能進行全面驗證,確保飛控實施的安全可靠。

    二是實施嚴密的組織指揮。按照“統一指揮、專業支持”的模式,在重大關鍵控制階段,組織各方面專家在飛控現場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在機械臂控制、航天員出艙活動及一些復雜的空間科學實驗期間,組織多個系統天地密切協同配合,密切監視研判狀態,對重大控制任務的實施進行現場科學決策處置,確保各項任務能夠順利開展。

    三是精準實施監視控制。飛行控制中心調配以中繼衛星為主的我國陸海天基測控網,對空間站進行大范圍的測控覆蓋,每圈都會對空間站進行有效監控。我們構建了自動化飛行控制系統,能夠對在軌飛行事件進行自動規劃和執行,利用數字空間站進行輔助健康管理,可以對故障情況進行智能化診斷,定期對空間站進行“體檢”,全面研判健康狀態,對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有效處置,常態化地開展航天員緊急撤離等應急演練,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四是穩妥應對空間安全風險。我們對空間站平臺設備、航天員健康等狀態進行全時監測,同時對空間環境、空間目標碰撞等情況加強監視預警,采取必要的規避措施。今年2月份以來,已向全世界公布空間站運行軌道,供世界各航天實體進行碰撞預警計算,在此也向各國同行們為中國空間站構建和諧、安全的環境表示衷心感謝。謝謝。

    2022-04-17 16:03:18

  • 南方都市報N視頻記者:

    剛才提到這次在軌駐留半年,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任務飛行時長紀錄,請問這一次乘組在軌期間經受住了哪些考驗?相關系統是否開展了針對性地支持保障工作?另外大家很關心航天員返回后的身體狀況如何?謝謝。

    2022-04-17 16:03:43

  • 郝淳:

    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黃偉芬總師回答。

    2022-04-17 16:04:13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 黃偉芬:

    感謝你的提問。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飛行了183天,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創造了多項紀錄,他們在軌駐留期間圓滿完成了2次出艙活動、2次太空授課,還有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試驗以及航天醫學、航天心理學、航天工效學和空間材料科學,共計40余項的在軌實驗和試驗任務,完成了80余項在軌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還完成了大量空間站組合體平臺巡檢測試、設備維護照料以及物資和站務的管理工作,并實施了健康監測、在軌防護鍛煉以及在軌訓練和演練,完成了大量科普教育等公益視頻錄制,拍攝了大量圖片和視頻資料,獲取了寶貴和豐富的資料。

    總體來講,3名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身體和心理狀態良好,協同配合默契、工作緊張有序、生活豐富多彩、任務完成出色,他們經受住了身心考驗以及完成任務各方面的能力考驗。目前,他們已經返回北京航天城,正在按計劃開展返回后恢復工作,他們的身心狀態很好。

    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是首次在軌航天員駐留長達六個月的飛行,對航天員系統來講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戰。針對這次任務的特點,航天員系統一方面在航天員飛行前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強化訓練,包括航天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心理調適訓練、應急處置能力以及出艙活動等各方面強化訓練,同時加強了個性化的健康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在神十二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改進和完善了在軌駐留保障措施。

    健康保障方面,優化了航天員在軌個性化保健措施,增配了相關藥物和診療設備;優化了失重防護鍛煉措施,增加了鍛煉便捷性和趣味性,制訂了個性化的鍛煉方案,加強動態評估和調整,強化耐力和心血管儲備,提升心肺功能,加強腰背部和頸部等核心肌和下肢力量鍛煉,促進重力再適應能力不斷提高;增配了新鮮果蔬、配置了個性化電解質飲品等,加強了營養保障;同時也豐富了在軌心理支持方式。

    在生活保障方面,針對飛行時間延長,在神十二任務基礎上又增配了食品和飲水,豐富了系列服裝,優化了部分生活用品和衛生用品配置。針對個體特點和需求,豐富了在軌娛樂項目。

    在工作保障方面,進一步規范了航天員在軌工作、作息和值班制度,修訂完善了航天員飛行手冊,加強了飛行計劃動態調整和動態更新、工作負荷適時評估等措施;優化了出艙活動程序、出艙活動支持模式和協同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總的來講,這次任務的成功實施,進一步驗證了我國航天員選拔訓練技術的科學有效,同時也表明我國已完全具備了航天員長期飛行駐留保障能力,為后續任務奠定了基礎,積累了更為豐富和寶貴的經驗。謝謝。

    2022-04-17 16:04:25

  • 俄通塔斯社記者:

    中國空間站已經確定了20個左右的合作國家,包括俄羅斯。在今年年底之前,空間站將會正式建成,從明年開始就會正式運營。請問,在比較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空間站是否可以推進正常的國際合作?在這個領域是否會發生一些障礙或者問題?請問你有什么期待或者考慮?謝謝。

    2022-04-17 16:05:04

  • 郝淳:

    探索未知宇宙,發展航天技術,是人類共同的事業,離不開各國的通力合作。縱觀載人航天發展歷程,國際合作也是推動載人航天持續向更高水平發展的歷史潮流。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我們與世界上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與交流,實施了一系列的合作項目,取得了一大批豐碩的研究成果。后續,我們還一定會在這個原則下,與世界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開展更深入的交流與合作。我們愿意把中國空間站打造成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平臺,和各個國家的航天員、航天科技隊伍一起,不斷探索浩瀚宇宙,造福人類。

    謝謝。

    2022-04-17 16:05:26

  • 鳳凰衛視記者:

    剛才郝淳主任介紹了下半年在7月、11月計劃發射“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艙,將會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想問一下,“夢天”和“問天”兩個實驗艙現在的研制進展怎么樣了?實驗艙未來將主要發揮哪些作用?謝謝。

    2022-04-17 16:18:27

  • 楊宏:

    感謝你的提問。空間站建造完成后,兩個實驗艙將是航天員在軌主要的工作場所,在兩個實驗艙里都可以開展密封艙內和密封艙外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這兩個艙都配置艙內載荷試驗機柜和艙外載荷安裝平臺,也提供了信息、供電和散熱等支持和保障措施,可以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材料、空間醫學以及空間探測等多個領域的試驗。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這兩個艙的特點:問天實驗艙配置了與核心艙一樣的航天員生活設施,這里包括3個睡眠區、1個衛生區和廚房等設施,可以保障航天員生活。它還可以與核心艙一起來支持兩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的生活;另外,還配置了一個小型的機械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跟核心艙的大機械臂組合使用,共同完成航天員的出艙、艙外設施照料、巡檢等任務;另外,在問天實驗艙還配置了航天員出艙氣閘艙,空間站建成以后,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將作為航天員主用的出艙活動的氣閘艙,這時候核心艙的節點艙用于其他功能,只是作為備份;問天實驗艙還具備核心艙對于組合體管理控制功能的備份艙段。也就是說,核心艙平臺的功能出現故障的時候,可以切換至問天實驗艙行使組合體控制和管理功能,這樣可以整體上提高空間站的可靠性。

    夢天實驗艙配置了一個貨物氣閘艙和一個艙外展開試驗平臺。今后需要在艙外安裝的科學試驗設備,可以通過貨運飛船運送到空間站,再通過貨物氣閘艙把載荷送到艙外,由機械臂或者航天員把它安裝到艙外的平臺上,這樣可以實現艙外試驗項目不斷更新。

    目前,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其中,問天實驗艙已經在天津完成了整艙的集成總裝、測試和大型試驗工作,整裝待發;而夢天實驗艙目前已在天津完成了相應的集成總裝和試驗工作,正在開展地面測試,后續還將完成整艙熱試驗、回歸測試等試驗工作,正按計劃推進。謝謝。

    2022-04-17 16:18:41

  • 光明日報記者:

    空間應用系統在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年即將發射問天、夢天實驗艙,空間應用系統后續有哪些安排?預期將取得哪些成果?

    2022-04-17 16:31:31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 鐘紅恩:

    謝謝你的提問。核心艙在軌運行將近1年時間,空間應用系統全新研制的有效載荷在軌工作穩定、狀態良好,與相關系統的接口協調、匹配,下行了大量科學實驗數據和樣品,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新一代應用任務天地一體化系統方案得到了驗證,其中包括國際先進的應用在軌共用支持方案、大型科學研究設施構建方案、低延遲寬帶應用天地支持方案等,為兩個實驗艙應用任務在軌建造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第二,國內首次在軌實現了基于先進通信協議的高可靠、大帶寬光纖通信網絡,具備分布式大容量數據存儲和高速在軌計算能力。我們突破了國際的先進科學實驗柜機電熱一體化等核心關鍵技術,建立了高水平的應用在軌共用支持條件。

    第三,無容器材料實驗柜已成為國內首臺、國際上第二臺在軌運行的同類研究設施,相比國外指標更高、能力更強,成功完成了多種類、多批次材料樣品實驗,加熱溫度達到2000攝氏度以上,發現了多種新現象,正在對下行樣品開展深入科學研究。

    第四,我們高微重力科學實驗柜首創磁懸浮和噴氣懸浮雙層隔振方案,實現了比空間站平臺高2-3個數量級的微重力水平,首次獲得了1E-7g量級的微重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具備支持開展相對論與引力物理等前沿研究的條件。

    第五,首次獲得了天地往返延遲優于2秒的遙科學實驗能力,我們建立了先進的數字孿生模型與實物鏡像比對的全新實驗模式,高效支持了在軌科學實驗。

    接下來,空間應用系統將在核心艙任務中,深入開展無容器材料科學實驗和高微重力科學實驗,兩個實驗艙的有效載荷將陸續完成正樣出廠、發射場測發和在軌測試,按計劃完成建造任務。

    空間應用系統在空間站艙內安排了14臺高水平的科學實驗柜,每臺實驗柜都是一個小型的太空實驗室。在空間站艙外安排了3個大型載荷掛點,2個暴露實驗平臺,以及與空間站共軌飛行的巡天空間望遠鏡等“旗艦型”研究設施;支持開展在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和地球科學、空間新技術與應用等多個研究領域,近百個研究計劃和上千項科學研究;將在宇宙和天體的起源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等基礎性、前沿科學問題上取得重大發現,在基礎物理、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和燃燒科學等重點研究方向取得科學突破,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謝謝。

    2022-04-17 16:31:45

  • 新華社記者:

    隨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圓滿完成,工程正式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能否介紹一下,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載人航天工程有哪些藍圖構想?謝謝。

    2022-04-17 16:35:12

  • 郝淳:

    感謝你對工程未來發展的關心。今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以后,工程將轉入為期十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初步計劃是每年發射兩艘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航天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并對空間站進行照料和維護。為進一步提升工程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還將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其中,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返回艙都可以實現可重復使用。新一代載人飛船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搭載7名航天員,另外它的上行和下行載荷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我們在考慮研發空間站的擴展艙段,為進一步支持在軌科學實驗和為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

    另外,空間站這十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還將利用空間站艙內安排的科學實驗柜和艙外大型載荷設施,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主要涉及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航天新技術等眾多領域。此外,特別是,明年我們計劃發射我國首個大型空間巡天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將在宇宙結構形成和演化、暗物質和暗能量、系外行星與太陽系天體等方面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我們還將積極探索載人航天商業化發展模式,吸收社會力量參與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維護,不斷提升空間站綜合效益,推動載人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縱觀世界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月球一直是載人航天走向深空的一塊熱土,中國載人航天也將會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進而邁向深空。在進行空間站研制建設的同時,我們也開展了載人月球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華民族千年來嫦娥奔月、蟾宮折桂的神話夢想將會成為現實。

    謝謝。

    2022-04-17 16:35:43

  • 總臺CGTN記者: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順利返回后,各界對后續載人飛行任務更加期待。今年還有2批次6名航天員要執行飛行任務。請問,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乘組在軌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目前的準備工作進展如何?謝謝。

    2022-04-17 16:57:12

  • 黃偉芬:

    謝謝你的提問。按照空間站建造階段的任務安排,執行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目前,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的身心狀態非常好,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的訓練和任務準備。

    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兩個乘組都將在軌飛行6個月,將首次實現在軌乘組輪換,實現不間斷有人駐留。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軌駐留5-10天,航天員系統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十四乘組將配合地面完成空間站組裝建設工作,從單艙組合體飛行逐步建成三艙組合體飛行狀態,在這期間要經歷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他們將首次進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建立載人環境;配合地面開展兩艙組合體、三艙組合體、大小機械臂測試,氣閘艙出艙相關功能測試等工作;將首次利用氣閘艙實施出艙活動;完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14個機柜解鎖、安裝等工作。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也將計劃實施數次出艙活動任務,進行艙內載荷設備組裝、測試和調試工作,操控機械臂實施艙外載荷安裝;對三艙三船最大構型組合體進行運行管理和維護。兩個飛行乘組還將開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動,按計劃開展數十項在軌科學研究的實驗和工程技術試驗、飛行任務數據資料收集和拍攝;開展在軌健康監測、防護鍛煉、在軌訓練和演練,以及大量空間站平臺巡檢測試、設備維護照料、站務和物資管理等工作。

    針對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特點,航天員系統本著“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試訓一體”的原則,設計并實施了八大類200余項訓練,使航天員在思想、身體、心理、知識儲備、操作技能等各個方面都具備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在全面系統訓練的基礎上,我們重點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強化訓練:

    一是針對問天艙和夢天艙首次進駐狀態設置,以及各種構型組合體的運行管理、設備操作、維護維修、物資管理、站務管理等進行強化訓練。

    二是針對機械臂驗證、氣閘艙出艙活動等任務,完成了機械臂操作訓練,出艙活動程序訓練、協同訓練、模擬失重水槽訓練、低壓環境訓練等任務訓練。

    三是強化了應急故障處置能力的訓練以及實驗艙遙操作交會對接和手控交會對接訓練。

    四是強化了體能和力量訓練、心理調適訓練以及在軌健康、生活和工作駐留保障技能訓練。

    五是完成了數十項空間實(試)驗以及平臺操作訓練。

    六是參加了人船聯試、人站聯試以及工效學評價試驗等近百次工程研制試驗活動,深度參與了飛行手冊和預案編寫。在充分發揮航天員作用的同時,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實戰能力。

    此外,加強了個性化訓練和個性化健康保障工作,多次安排兩個乘組和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進行交流,在神十三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保障措施,以確保航天員在軌健康生活、高效工作,圓滿完成任務。謝謝。

    2022-04-17 16:57:24

  • 封面新聞記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經歷了30年的發展,今年將完成空間站建造,進入到大規模應用階段。請問,這些航天技術成果以及空間實驗項目將對改善民生福祉發揮怎樣的作用?謝謝。

    2022-04-17 17:02:08

  • 郝淳: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既高大上,又要接地氣”的偉大事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又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國計民生密切關聯。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體現在推動科技與發展上。載人航天是系統最復雜、科技最密集、創新最活躍的科技活動。在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的同時,會被直接應用到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各個領域。例如,航天液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傳熱系統控制等相關技術,可以帶動粉煤加壓氣化產業升級,解決生活垃圾處理等問題,也能有效提升氫燃料電池效能。另外,在火箭、飛船、空間站等飛行器研制過程中,控制、測量、圖像處理、元器件等相關技術,能夠推動工業智能控制系統的升級換代。另外,載人飛船的防熱大底技術已經轉化為民用的隔熱材料。剛剛舉辦不久的精彩的冬奧會,從開幕式到閉幕式,包括運動員的訓練設備,都大量采用了航天技術成果。

    第二,體現在服務經濟建設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30年來,初步統計有4000余項技術成果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帶動了原材料、微電子、機械制造、通信、種業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和產業升級。以航天搭載育種為例,截至目前,據初步估算,已經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000億元,不僅推動了農作物改良,也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加工、菌種制備、生物制藥等方面,產生了突出經濟效益,也為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建設作出了貢獻。

    第三,體現在改善人民生活上。大家都知道,像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方便食品,包括尿不濕等日用品都來自載人航天的技術轉化。而今,更多的航天技術成果將在民用領域進行轉化,比如,利用空間蛋白結晶研究可以研發對抗骨質疏松和肌肉萎縮的新型藥物;另外,載人航天環控生保技術、微重力燃燒機理研究和新材料研究,也都能在促進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轉化,發揮更多效益。

    未來中國空間站還將開展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航天技術、航天醫學等一大批科學實驗和新技術驗證,有望在科學探索和應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同時,我們相信這些技術會被更多地進行轉化,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和國計民生。

    謝謝。

    2022-04-17 17:02:29

  • 壽小麗:

    謝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

    2022-04-17 17:02: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