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是江南錦繡繁華的魚米之鄉,處太湖之濱,風光綺麗,人才薈萃。這里也是江蘇刺繡的重要產地之一。
無錫地區的刺繡稱為錫繡。在明朝中期它就作為上供朝廷的貢品,在清末民初錫繡已享譽海內外,在191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1911年意大利都靈世博會、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上,錫繡都曾獲獎。自1908年至1921年這十三年中,無錫刺繡藝術品在國內外各級賽會中榮獲獎牌的數量,在全國榮居榜首,“錫繡盛稱于世,不唯國人知之,薄海內外靡不知之”的美譽由此傳開。
無錫刺繡大師吳鳴文作品(自上向下):《擊鞠圖》、《韓熙載夜宴圖》局部、《百壽圖》
丁佩的首部刺繡專著
大約在200多年前,錫繡開始走進了它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明代中期,“十字桃花”和“堆棧紗刺繡”已經非常盛行。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更是涌現出一批刺繡名家,推動了錫繡的繁榮。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江南著名刺繡藝術家丁佩曾寓居無錫,她在無錫生活期間,身居閨閣,長期從事刺繡創作和研究,并利用“繡余清暇”之時不斷總結經驗,后來她將這些刺繡藝術理論整理成書,于道光元年(1821年)出版發行,這就是我國刺繡藝術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專著——《繡譜》。在這部9000余字的著作中,丁佩首次提出了“齊、光、直、勻、薄、順、密”七字訣,總結了中國刺繡的基本特點和創作規律,成為后人研究刺繡的理論基礎。
在書中,丁佩記下了許許多多她在無錫的創作經歷。有一年春天,丁佩在梁溪泛舟游覽,眼見“斜照滿山,風光成彩”。旖旎春色令丁佩久久難忘,回家后,她立即用“退紅絨(淺紅劈絨)參以牙色(似淺朱而略帶微紅),繡成遙山一桁”,只見“山椒新綠成林,溪中碧水鱗次”,連她自己也“頓覺耳目一新”,驚呼:“此畫家所未到也”。這一段充滿抒情意味的描述,表達了丁佩對無錫秀麗山水的熱愛之情,同時也反映出無錫這塊鐘靈毓秀的土地對藝術家的孕育作用。
丁佩的刺繡傳世作品雖然至今尚未發現,但根據《繡譜》中對其自身繡作的分析,可知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實用繡,而是細膩典雅、格調高雅的觀賞繡。丁佩說:“刺繡以針代筆,以絹素為紙,以絲線為朱墨、鉛黃。”“取材極約,而用甚廣”,同書畫一樣,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為“閨閣中之翰墨”。于是,后人把這類出自閨閣中的觀賞繡稱之為閨閣繡,而閨閣繡在近代無錫刺繡藝術史上,一直占據著極重要的地位。
李佩黻創辦繡工會
在丁佩之后,錫繡藝術家可謂層出不窮,錫繡的風格也愈加鮮明。其中,華璂以及李佩黻(fú)帶領的錫山繡工會成為錫繡的兩大流派。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李佩黻、李韻在華氏兄弟的支持下,在無錫創辦第一個民辦刺繡教育機構——錫山繡工傳習會,李佩黻任總教習(后改稱會長)。在之后一段時間里,這家我國最早的民辦刺繡傳授組織以及其中的優秀藝術家們,參加了多屆世博會,中國的錫繡藝術也從此在海外聲名鵲起。
李佩黻、李韻和是華文川、華文匯兄弟的妻室。華氏弟兄均以善畫著稱,而華氏一族,名家輩出。他們將民間刺繡工藝與國畫理論結合,又吸取了“露香園顧繡”技法,開創無錫刺繡獨特的風格。錫山繡工傳習會的創辦影響很大,9年后北京在唐文治的提倡下,出現了官辦的繡工科。
錫山繡工傳習會創辦時入會的現有名冊可查的有102人,刺繡花樣由傳習會統一代畫發給,酌收工本費。會員所出繡品由教習按價估值,分上、中、下等收購。從此錫繡就以商品形式流通市場。錫繡自以商品形式流通市場后,制作者有了收入,從事刺繡的婦女逐漸多起來了,以后又推廣到四鄉。
繡工會還自編講義如《刺繡篇》和《修身篇》,講授刺繡和修身兩種課程。繡工傳習會創立后,無錫有幾所女校也曾設刺繡科,青年女子學繡成風,各女校還舉行文藝觀摩會,將學生的刺繡、圖畫作品陳列展覽。這一時期無錫刺繡藝術的水平上升很快,進入了歷史上的鼎盛階段。
1908年,錫山繡工會獲天津實業勸工場銀牌獎,1910年農工商部在南京舉辦我國“第一次南洋勸業會”,無錫繡品獲獎牌數居全國之首。在當時的世博會上,錫山繡工會取得的成績同樣令人矚目。1910年獲比利時布魯塞爾萬國博覽會一等金牌獎,1911年獲意大利都靈世博會金牌獎。除繡工傳習會李佩黻、張應秀、趙毓蕓、陳少云等20人及蕩口的華璂獲獎外,還有78名學校的女學生和民間女子的作品獲銀牌獎。
華璂偕夫上海創業
在錫繡藝術的發展歷程中,影響和成就最大的,首推華璂。
1869年,蕩口古鎮中一個女嬰呱呱墜地,她便是中國刺繡藝術史上的奇女子華璂。
華璂(1869-1939),字圖珊,號迦陵館主,出生于蕩口書香門第,父親是近代著名數學家華蘅芳(另有一說稱華蘅芳是華璂的伯父)。她自幼聰穎過人,喜愛書畫和刺繡。由于出生于開明之家,華璂既有機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又能接觸西方文化藝術,因而思想先進,視野廣闊。
少女時代的華璂便是能詩善畫的才女,并表現出極高的刺繡天分,尤以刺繡山水風景和飛鳥走獸見長。之后,她嫁給安徽籍金石家張尉,但仍住在蕩口娘家。其夫亦善畫山水,對華璂幫助頗多。
1906年,華璂邁出了她事業途中重要的一步,應聘擔任蕩口鵝湖女子學校刺繡教師,與她一起應聘任教刺繡課的還有其堂妹華玙,她倆自幼在同樣的環境中成長。1910年,在南京舉辦的第一次南洋勸業會上,華璂與堂妹華玙合作的《山水繡件》榮獲金牌獎。《南洋勸業會研究會報告書》在刺繡專論中曾指出:華璂、華玙的繡品,名譽素著……乃研究有年,于經驗上得絕大之進步,且善畫,故其作尤超出尋常之上,實比湘繡、蘇繡為優。這個評價給予了錫繡藝術極大的肯定,華璂不僅證明了自己的刺繡造詣,也為錫繡爭得了榮譽。
1912年,華璂夫婦闖入上海創業,開辦了一家刺繡傳習所,進一步將錫繡藝術帶進全國各地。1915年,華璂的刺繡作品《蹲在稻草堆的公雞》被選送到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參展,并一舉榮獲金牌獎。
今天,華璂留傳下來的刺繡作品都已成為了中國刺繡的珍品,被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作為珍貴文物收藏。
無錫刺繡大師趙紅育作品《古運河秀色》
世博歷史之謎
無錫刺繡的文獻記載始于何時?
錫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對于它的記載最早見于漢代劉向《說苑》所述:“晉平公使叔向聘吳,吳人飾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繡衣而豹裘者,有錦衣而狐裘者。”這段話的意思是:晉平公派遣使節叔向來吳國訪問,叔向由吳國返回山西時,吳國人用裝飾富麗的花舫為他送行,在船的兩舷,各有100名送行者,有的穿著刺繡服裝,有的穿著錦緞和毛皮的服裝。
晉平公在位時限為公元前557-前532年,而吳王闔閭徙都蘇州為公元前469年,由此可知,這段史料所記載的還是吳國設都于無錫梅里時的事,這說明早在周太王之長子泰伯南來無錫梅村建都時就已經流傳著刺繡技藝。
之后的史料記載中,也對無錫刺繡藝術的蓬勃發展有所描述。據無錫《金匱縣志》記載:“堆沙刺繡茲明尤仲驥妻子余氏所制……(余氏)早寡保孤,創制堆刺紗繡(原文如此,即堆沙刺繡),此業自給,巧奪天工,曾以充貢,邑人咸仿其法。”可見當時無錫一帶的人們已對錫繡頗為喜愛,錫繡藝術也逐漸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另外,“回文彩繡錦(俗稱戳紗繡)”也是當時極有名的工藝品。在技法上高度發揮圖案藝術的裝飾性,顯得格外巧妙。還有流行于民間的挑花繡,這種繡品在一定部位作方、圓、菱、放射等單一意匠圖案,或綴成二方連續為帶樣延展、或綴成四方連續為整幅延展。配色有大紅大綠的,也有單純素樸的,各見長處。挑花繡后來逐漸被更為簡易的“列針繡”取代,刺繡花樣一般是“吉祥如意”、“鳳穿牡丹”、“雙龍戲珠”等人們喜聞樂見的吉祥花樣。由于當時的刺繡主要以家庭“女紅”的形式存在,因此繡品的品種多為鞋頭、枕套、帳幔、椅墊、香包、鏡袱等。
【 世博會榮譽榜 】·錫繡
無錫地區的刺繡稱為錫繡。在明朝中期它已成為上供朝廷的貢品,在清末民初錫繡享譽海內外,在191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1911年意大利都靈世博會、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上,錫繡都曾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