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的第二年,人類還有一次博覽會,地點自然不在歐洲,而是在美洲,在美國的舊金山,這是1915的事。這屆博覽會是美國人的一個勝利宣言。
1914年8月15日,一艘名為“安康”的挖泥船在人群的歡呼聲中,緩緩通過巴拿馬運河,這是運河開掘完畢的首航。
1881年2月,法國人開始開掘溝通兩大洋的運河,到1898年,法國人因為技術失誤面臨成本劇增的巨大困難,更可怕的是疾病使數以千計的工人死亡,法國人堅持不住了。新巴拿馬運河公司想以1億美元的代價,將不上不下的運河工程賣給美國。最初,美國人怕運河對他們東西兩岸貨運的主導權造成不利影響,反對的人很多。但一件偶然的事情改變了美國國會的態度。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爆發美西戰爭。兩國的戰事在加勒比海呈膠著狀態,美國的“俄勒岡”號戰艦從舊金山前往增援,戰艦晝夜兼程,去打破戰事的僵局,用了68天,航行13 00海里后,戰艦方才到達目的地,但戰事已近尾聲,因為他們要饒過合恩角,環繞南美一圈后方能到達。要是有這條運河,到達加勒比海,雖不能朝發夕至,但與這漫長航程相比,也算得上朝發夕至了。
美國國會通過議案,收購新巴拿馬運河公司。和法國做生意不難,但和當時巴拿馬的主權國哥倫比亞商量,就好事多磨了。按照美哥兩國的條約草案,美國政府享有運河開掘建筑權100年,條件是給哥倫比亞政府價值1000萬美元的黃金,每年另從運河通行稅中扣出25萬美元交給哥倫比亞作租金。
美國人利用巴拿馬人的情緒,支持其中一部分反對哥倫比亞政府的人,在1903年11月3日發起獨立運動,美國政府三天后就承認了巴拿馬共和國。在此前,美國軍隊已到了巴拿馬。這是樁政治與經濟的典型交易。最終,反抗者立國,美國人代價不變,但得到了開鑿運河和使用10英里寬的運河區的永久控制權。
運河的建筑權和永久控制權到手了,但建筑運河并不因此變得輕易,這項工程是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規模最浩大的工程,其中的困難也可用浩大來形容。法國人在建設運河的過程中,有2萬人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運河的工地上。到1860年春天,工程差不多癱瘓了。直到19 06年,美國人再從頭來過,先加固工程基礎,改進環境的衛生條件。同時,他們擴展巴拿馬鐵路的路基,使之變成雙軌鐵路,及時將挖出的土石運走。在之后,工人們努力工作,戰勝了洪水、山崩的挑戰,移走1.5億立方的泥土和石塊,終于將兩個大洋連結了起來。
1915年的博覽會就是為紀念巴拿馬運河開通而舉辦的。(來源:世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