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號事件的糾結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對于金正日此次訪華,中方希望得到朝鮮重返六方會談的承諾。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認為,中國作為對朝鮮有著“最大影響力”的國家,在推動朝方重回六方會談的問題上無疑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即使朝鮮重回六方會談,六方會談的前景也將因為“天安”艦事件而受到影響。尤其目前朝鮮和韓國關系緊張,美國作為韓國的重要盟友,只會在這個問題上繼續支持韓國的立場。
韓國海軍“天安”號警戒艦3月26日晚在西部海域值勤時因發生爆炸而沉沒,艦上104名官兵中僅有58人生還。包括韓國軍方、民間人士和外國專家在內的軍民聯合調查團初步認定“天安”號是因“水下非接觸性爆炸”而沉沒的。雖說目前有關調查仍在進行之中,但韓國一些媒體和軍方人士卻已經將矛頭直指朝鮮,認為可能是朝鮮的魚雷導致了這一悲劇。韓國政府此前還提議就“天安”號事件進行國際調查。
不過,無論是韓國,還是美國,官方口徑中都沒有把“天安”號事件與朝鮮直接掛鉤。朝鮮方面早已表態稱,此事與朝方無關,韓國當局沒有查清事實就把該事件與朝鮮方面聯系在一起,是“愚蠢的行為”。引人關注的是,韓國方面雖然已打撈出天安艦,但迄今未能找到該艦遭朝鮮魚雷襲擊的確鑿證據,比如說艦體被魚雷擊中后產生的“大洞”。
美國《時代》周刊認為,在金正日訪華之際,“天安號”事件必將引發各方新一輪的政治博弈。中國方面由于敏感的“天安”號事件以及朝鮮對重返六方會談的模糊立場,可能在對朝鮮的態度方面處于更難抉擇的境地。而一旦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組成的聯合調查小組得出朝鮮與“天安”號沉沒有關聯的結論,韓國很有可能聯合美國,對朝鮮展開新一輪制裁。這必將使得六方會談的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韓國《朝鮮日報》的報道認為,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朝鮮一直回避六方會談。如果沒有發生“天安”號事件,中國以提供經濟援助的承諾換取朝鮮重返六方會談,也可以說是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但是,韓美兩國目前的立場是,查明“天安”號沉船事件真相并追究肇事者責任后,才能考慮是否重啟六方會談。
金正日打中國牌嗎?
一些外媒指出,除了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并從中國獲得更多的經濟援助外,朝鮮顯然也希望通過金正日此次訪華在“天安”號事件上爭取中國的支持,從而緩解國內外的壓力。實際上,朝鮮在經濟和政治上都需要依賴中國的支持,但與此同時,朝鮮也很清楚,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說,只要美韓、美日同盟依然存在,中朝關系對中國來說就格外重要。正因此,在朝核等問題上,中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朝鮮的一張牌。
朝鮮問題專家張璉瑰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金正日此次訪華的時機的確比較敏感。不僅當前正值朝韓因“天安”號事件關系緊張之際,而且就在他訪華的當天,《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第8次審議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實際上,朝鮮目前在核問題上“正面臨著極大壓力”。4月在華盛頓召開的首屆核安全峰會前夕,奧巴馬公開表示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但伊朗和朝鮮除外。朝鮮要進一步發展其核計劃,勢必與國際社會對抗。
張璉瑰認為,金正日選擇此時來中國,無論做什么,都會給國際社會造成中國支持朝鮮的印象。按中國外交傳統,金正日來華,中國一方面要給朝方提供一些援助,另一方面要鞏固中朝友誼,“勢必客觀上造成中國支持朝鮮的效果”。這樣一來,朝鮮就可以打“中國牌”了。
實際上,韓國官方和媒體對中國在如此“敏感”的時機接受金正日訪華表示了失望。韓國《中央日報》4日報道說,韓國外交通商部第一次官申玨秀于3日召見了中國駐韓大使張鑫森,要求中方澄清一些疑問,“韓國政府就特定事件召見中國大使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對于金正日的外交策略,于迎麗表示,“自從朝核問題出現以來,朝鮮對于在大國間搏弈的戰術已經非常嫻熟。這種戰術無論叫什么,叫它‘中國牌’也好、‘核牌’也好、‘懸崖戰術’也好,此類戰術的確為朝鮮贏得了生存和發展空間。中國一方面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一方面又要保證自身和周邊的穩定,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時,其實中國是承受外交壓力最大的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