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工作于2008年10月25日結束,昨(27日)晚11點,四部獲獎作品公布。賈平凹《秦腔》、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周大新《湖光山色》、麥家《暗算》獲本屆茅盾文學獎。本屆茅盾文學獎評獎的范圍為2003—2006年間發表或出版的長篇小說。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愿,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自1982年以來,已評選出包括《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白鹿原》、《塵埃落定》等近30部長篇小說。在對今年的四部獲獎作品一一評價之余,有文學評論家也指出,盡管一屆評出四部作品并不為多,但是茅盾文學獎似乎太在意“照顧”各方的關注。而作為一個文學獎項,不妨聚焦,每屆力推一兩個作品,雖有遺珠之憾,但“得罪”一些關注也未嘗不可。
賈平凹《秦腔》
早在宣布評獎結果前,就有媒體爆料《秦腔》獲茅盾文學獎票數第一。56歲的賈平凹對此并不意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既感到意外,也不感到意外。”在前幾屆茅盾文學獎評選中,賈平凹一直是獲獎的熱門人選。他這樣評價自己的作品,“《秦腔》是我這么多年寫作中比較滿意的一部。它當然是一部文學作品,它是我對于一些社會現狀的記錄,我是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給時代留下些印記。”
正是對社會現狀的記錄,使得賈平凹的創作長盛不衰。“他早就應該得獎了!他是描寫中國當代農村功力最深的作家。”評論家楊揚用“名至實歸”形容賈平凹的獲獎。“《秦腔》未必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有足夠實力問鼎茅盾文學獎。”評論家張頤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市場經濟環境下,傳統的文化和價值觀受到的沖擊,以及特定地域人的生活變化,是賈平凹創作的一貫的風格。他作品的力量也來自于此。”
幾年前,賈平凹的《懷念狼》就曾因為幾票之差,而最終落選。楊揚告訴記者,此前莫言的作品也曾遭遇初評時全票通過,后被“刷掉”的命運。“賈平凹和莫言這樣的作家,不應該長時間與茅盾文學獎無緣。”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在小說中,遲子建“化身”鄂溫克族最后一個女酋長,講述了一個弱小部落的生存故事。小說在《收獲》雜志上登載以來,受到讀者和評論家的熱切關注,被媒體稱為“最值得期待的書”之一。
小說以小見大,以一曲對弱小民族的挽歌,寫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悲哀,其文學主題具有史詩品格與世界意義。張頤武表示,遲子建是一位多年保持創作水準的女性作家。“雖然《額爾古納河右岸》可能在幾部獲獎作品中偏弱,但是寫作扎實文字耐讀,給人感覺未必眼前一亮,卻也有自己的特色。”
不過也有評論家認為遲子建的作品缺少變化。女性作家和東北作家,目前是評論喜歡追捧的兩大特質。楊揚坦言:“看東北作家現狀如何,不妨和蕭紅相比,看看是有所長進,還是有所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