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受冷遇
中國人崇尚孝道、尊敬父母,然而卻不善于表達感情,尤其對父親,正如父親不善于對子女表達愛一樣。因而,有倫理學家認為,60多年前,當中國發起設立屬于自己的“父親節”之時,這種不善表達的傳統也影響了父親節的推廣和普及。
天津倫理學會副會長、天津科技大學法政學院教授趙士輝向記者介紹,在封建時期,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較高,更多地承擔經濟責任。那時候人口多,為養家糊口,父親必須勞苦奔波,撫養和教育子女的責任就更多地落在了母親身上。因此,孩子多與母親感情更深,而和父親接觸較少,自然比較疏遠。這是造成父親與子女之間不善表達感情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八八父親節”受到冷遇的一個因素。
不過在男女平等的今天,母親與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均等,父親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子女的某些生活習慣、思想作風,都與父親的影響有很大關系。”因此趙教授認為,不管是8月8日,還是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慶祝“父親節”的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子女的感恩意識,值得宣傳推廣。
當年“父親節”
南熱北冷為哪般
從1946-1947年天津和上海媒體報道來看,“八八父親節”的慶祝活動呈現出“南熱北冷”的態勢,當上海各界積極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之時,天津本地卻未有見諸報端的慶祝活動。這是為什么呢?既然從1946年起,國民政府就已宣布承認父親節,將父親節定為具有法定意義的全國性節日,為何在南北兩地對待節日的態度上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專門從事近現代歷史研究的江沛教授。
江教授介紹,1945年對中華民族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抗戰取得了最終勝利,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在反對外來侵略中獲得徹底勝利的戰爭,這勝利無疑是振奮人心的。但是,中華民族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數父親失去了兒子,無數兒子失去了父親。因此,在抗戰勝利之時,人們需要一個節日來寄托哀思、期盼幸福生活。“戰爭總算結束了,在寄托哀思的同時,人們最大的愿望就是重建家園。這一節日的設立就反映了民眾的這一需求。”于是,“八八父親節”便應運而生。
然而,在推行“父親節”的過程中,南北不同城市卻不得不受到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等差異的影響。
“1946年,華北地區已成為中國內戰的主戰場,處于戰火中的天津老百姓,哪有心思過父親節?”江教授說。
連年戰火容易讓人產生末世情懷。1943年前后,在抗日戰爭最激烈的時期,重慶曾有民謠用“前方吃緊,后方緊吃”來形容當時的狀況,人們覺得抗戰勝利遙遙無期,由此產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時行樂思想。江教授說,內戰時期的人們也普遍具有這種情懷,上海也不例外。據此推測,在當時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的上海,民眾也許把這一節日看成了生活的一種裝飾,“起碼看起來像是在過正常的生活”。
同時,上海對“八八父親節”的相對重視,江教授認為,與城市更為西化有關。在相對開放程度較小的北方,人民更注重那些與時令有關的傳統節日,“對于突然設立的‘父親節’,接受起來顯然更困難一些”。 (鞏勝男 李寧 城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