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重慶市沙坪公園紅衛兵墓園。歷經40年風雨,承載著一段特定歷史的紅衛兵墓園去年12月15日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本報記者吳偉攝
■ 核心提示
42年前,山城重慶曾爆發過規模為中國同期之最的“文革”武斗。死難者被分散掩埋于重慶市區約24處。隨著歲月流轉,這些墓地或被搬遷或被鏟除,至今保存完好的僅一處,位于沙坪公園。
2009年12月15日,此處墓園被重慶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衛兵墓”作為特殊的歷史記載者,自身也經歷諸多波折,曾數次面臨被拆除危險。而當時日久遠,它記載歷史、供后人反思的作用得以體現。
沙坪公園內的紅衛兵墓園,目前是中國唯一保存完好、具有規模的“文革”墓群。它成為文物的過程中也曾有過爭議,但最終所有意見指向一個基點:它應當被保護下來。
在重慶市沙坪公園西南角,石墻圍著一個特殊的墓園。它曾長久與世隔絕。
根據沙坪公園管理處的數據,墓園里有113座墓碑,共掩埋有531人,其中約404人死于“文革”中的武斗。
當地人稱它為“紅衛兵墓”,據稱,這是一個全國僅有的保存完整的“文革”墓群。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圍繞這個墓園的一直是去留的問題。
“銷毀”還是保存,爭議一直持續到2009年底。2009年12月15日,紅衛兵墓被重慶市納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月12日,記者走進雨后的墓園。這里滿是半枯半榮的鬼針草、矢車菊。
墓園西高東低,布局雜亂,有一條通往深處的中央小道勉強做中軸,左右兩側的墓碑皆疏密無序。
曾在武斗中指揮掩埋尸體的鄭志勝老人回憶,“最初就是亂埋,各個單位就近找地方,先來先埋,先左后右,逐步往后移”。
這里多是合葬墓,最大的墓埋了37人,分三層掩埋,層與層之間用預制板分隔。
墓園中碑型各異,有的碑頂嵌有派別名號的火炬。碑文有“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不能丟”,“可挨打,可挨斗,誓死不低革命頭”等。
紅衛兵墓園的研究者、重慶出版社編輯陳曉文根據碑文資料考證,墓園中的逝者,工人約占到58.9%,紅衛兵約40%。年齡最小的14歲,最大的60歲,其中26歲以上者46.5%。
墓園占地約3000平米,正門右側有“文革墓群”字樣。有數個墓碑,高出了石墻。有些墓碑上的文字已剝落或模糊。
專家認為,這個承載著歷史的墓園,因風吹雨打正在自然損毀,必須提到法律高度進行保護與搶救。
僅存的紅衛兵墓園
學者王康曾目睹一次“復仇”,上世紀70年代,重慶一中某校長“爆破”了一處紅衛兵墓
67歲的鄭志勝說,他如今每次進墓園,都淚流滿面。
1967年重慶武斗期間,鄭志勝是重慶大學電機系畢業待分配的本科生。他接到的任務是處理尸體,同學送他綽號“尸長”。經他手的尸體近300具,其中送往沙坪公園埋葬的200多具。
據鄭志勝介紹,墓園所在的地方,解放前是開明紳士饒國模的私產。八路軍駐渝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逝世后,饒主動捐地作為墓園,時稱“八路軍公墓”。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曾埋于此處,上世紀50年代中期遷移。
上世紀60年代初期,墓園埋葬了幾名中印戰爭中犧牲的烈士。
據了解,沙坪公園地處武斗中一個派別控制范圍的核心地段,隱秘、幽靜,這是它成為紅衛兵墓的原因之一。
“文革”期間,重慶武斗慘烈,在1967年夏至1968年夏一年左右的時間,重慶市武斗見于官方記載的就有31次,動用槍、炮、坦克、炮船等軍械兵器計24次,645人死亡。
據鄭志勝介紹,沙坪公園內墓園的造墓立碑,是1967年6月到1969年1月。
沙坪公園管理處負責搜集、整理紅衛兵墓園資料的研究員李中華介紹,重慶當時七區三縣,相類似的紅衛兵墓群有24個,建設廠清水池、重大松林坡、體育館、牛角沱大橋南橋頭、朝天門碼頭街心花園等處,當年都有掩埋紅衛兵的墓地。
后來,其中23處墓地或被強制搬遷或被直接鏟除了。至于墓地當時埋了多少人、何時被鏟掉的,現在已無法考證。
在“文革”武斗的歷史結束后,紅衛兵墓因它記載的歷史,而成為人們心里的敏感區域。
重慶一名受過“文革”迫害的老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里面所有墓碑都是‘文革’的恥辱柱,一看見它們,想起它們,我的心就會痛起來。”
重慶民間學者王康曾親眼目睹人們對紅衛兵墓的仇恨。上世紀70年代,曾在“文革”中受過迫害的重慶一中某校長,親手把埋了幾十人的紅衛兵墓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