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不差錢” 差技術?
有專家稱,中國電影已到了“不差錢”的黃金時代,當務之急是怎樣有效提高影片質量,不靠迎合低級趣味,不靠簡單的戲仿臨摹,扎實創作,精益求精,拍攝出一批既真實表現社會、反映百姓生活,又在藝術上有所追求的優秀影片。
“拋開電影文化價值體現和電影語言本身,《阿凡達》讓我們發現外在的形式有時候可以確定影片的生命力是否強大。”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認為,正是對電影的獨特優勢的努力開拓,讓更多人不再滿足于在電視上、網絡上看電影,而選擇走進電影院。“這一獨特優勢的關鍵就在于通過技術手段,對在黑暗中集體觀影感受的極度強化,讓電影創作服從于觀眾的觀影需求。”
演員吳剛對《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加強自主創新”“重視電影復合型人才培養”印象深刻。他認為,中國電影的制作手段相對落后,工藝水準也與發達國家的同行差距較大,必須認真學習。“科技創新是拉動我國電影技術轉化的重要舉措,放映機、硬盤、銀幕、數據流、音響等技術革新,有利于電影產業的服務外包和制作市場的形成。”
技術條件之外,電影制作各方面的人才缺口亦是多位業內人士所關心的問題。
著名導演馮小剛新片《唐山大地震》對地震時大地晃動、樓房垮塌、塵霧彌漫等場景,運用分層拍攝、電腦合成等一系列高精尖手段。由于國內技術尚不成熟,只能依賴歐美和韓國技術顧問進行指導,但因為成本控制,很多設想無法實現。
馮小剛分析認為,目前中國專門從事化妝、服裝、道具、視聽聲畫等特效制作的企業與人才奇缺。國有電影企業雖實力雄厚、設備一流,但專業技術人員的經驗欠缺,對擁有5000多個功能的進口設備,只能用500個,造成資源浪費;而民營公司雖具有人才引進優勢,但由于資金欠缺,設備投入不足,也阻礙了科技創新。
有評論指出,國產電影最缺的不是金錢和時間,而是技術和人才。有些技術可以拿錢買,但人才是沒法拿錢買的,特別是有品位、有水平、有藝術良知的好導演,更不是拿錢就能買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