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談科普——
國內作者缺乏扎實態度
和許多名人完全不同,楊振寧說話不講客套,在其發言環節,他盡顯科學家的研究姿態,解剖起國內的科普創作來。
楊振寧的話語甚至有些激烈,他說,現在整個世界對科技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但國內對于向民眾介紹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科學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夠。“講一句不客氣的話,多半科普文章不忍卒讀,作者沒有扎實態度,而往往是投機取巧的居多。”
楊振寧尤其強調,科普寫作扎實態度的至關重要。他甚至以科學家人物傳記做為突破口,為年輕人進行了現場普及。楊振寧說,愛因斯坦的傳記寫作者至少有30多位,但只有一位作者的傳記被公認為最出色,這位作者曾經是楊振寧的同學,也是一位物理工作者,叫派斯。從20多歲起,派斯就想寫愛因斯坦,每次和愛因斯坦接觸,他都會把對方講話的內容記錄下來。楊振寧說,派斯累積了近20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由他撰寫的《愛因斯坦傳》才面世。
談科學——
屠呦呦獲獎證明中國實力
身為科學家,楊振寧談論最多的還是科學。他注意到,前幾天2011年度拉斯克獎的獲獎名單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獎項。
楊振寧說,拉斯克獎主要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內頒獎,“盡管獎金很少,但據統計,得了這個獎的人,有50%后來都得了諾貝爾獎,而且這是很長的一個傳統。”他甚至還上網查了屠呦呦的資料,因為在他看來,中國科學家獲得拉斯克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代表著中國本土的科研制度和學術環境,是能夠創造出世界第一流的成果的。
楊振寧預言,雖然目前中國科學還遠遠落后于西方,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人們可以期待未來5年、10年或者20年,在新聞中聽到中國土地上的一流科研成果得到國際認可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