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記者今天從文化部獲悉:文化部將正式發布《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并在計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實現倍增目標。
《計劃》按照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題和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定位,提出了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優化文化產業布局、加強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擴大文化消費、推動文化科技創新、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健全投融資體系、強化人才支撐、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等10個方面的主要任務,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布好局
東部發展動漫、創意,中西部發展演藝、文化旅游、工藝美術等
針對我國文化產業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計劃》提出要實施差異化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努力形成文化產業“東、中、西”優勢互補、相互拉動、共同發展的局面。
支持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行業,培育科技型文化產業集群。引導中西部地區及限制開發的主體功能區,重點發展演藝、文化旅游、藝術品、工藝美術、節慶會展等文化產業,走特色化、差異化、集聚化發展之路。
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鼓勵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科學制定功能區域規劃,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重點突出的文化產業空間布局。支持中小城市完善文化消費基礎設施,利用特色文化資源打造產業亮點。鼓勵發展農村手工藝品、民間演出和鄉村文化旅游,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產業鄉鎮和文化產業特色村,擴大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轉好型
建設10家國家級示范園區,鼓勵產業集聚發展
《計劃》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文化生產的品質和效益,加快由注重數量擴張的規模增長轉變到更加注重質量效益的內涵提高。
鼓勵集聚發展,建設10家左右高起點、規模化、代表國家水準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一批集聚效應明顯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100個左右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突出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和一大批特色文化產業鄉鎮;促進產業融合,促進文化與旅游、體育、信息等行業融合,提高國民經濟的文化附加值;打造文化品牌,培育300家左右品牌文化企業,打造10個左右社會影響大、綜合效益高的文化會展和節慶活動;加強引導調控,防止盲目投資、盲目跟風,造成資源浪費。
融好資
加強文化企業上市推薦機制,培育30家上市企業
針對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困境,《計劃》提出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推進銀行業全面支持文化產業。創新文化產業授信模式,打造文化產業全產業鏈信貸融資體系。積極開展文化產業資產托管、投資理財、支付結算等配套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機構積極開展文化產業消費金融業務,提升文化消費層次,擴大文化消費規模等。
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優質文化企業利用公開發行股票上市融資,擴大文化產業直接融資規模。加強文化企業上市的培育儲備和推薦機制,形成“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發行一批”的文化企業上市梯次推進格局,培育30家上市文化企業。支持國有文化企業吸引社會資本進行股份制改造等。
花好錢
為困難群眾提供補貼,支持社會力量建文化設施
為推動文化消費成為國家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提出,要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增強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培育文化消費習慣,鼓勵實施文化消費補貼制度,引導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有條件的地方要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鼓勵在商業演出中安排一定數量的低價場次或門票,鼓勵網絡文化運營商開發更多低收費業務。
改善文化消費條件,引導文化企業投資興建更多適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消費場所,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各類文化設施,鼓勵機關、學校和部隊的文化設施面向社會開放等。
促進文化消費升級,大力開發適宜互聯網、移動終端等載體的網絡文化產品,促進動漫游戲、網絡音樂娛樂等數字文化內容的消費等。
部分行業2015年目標
娛樂業
打造5至10家具有較大產業規模和較強競爭實力的娛樂業品牌,推動娛樂業自主創新,使國產娛樂設備、國產原創娛樂內容占據國內市場60%以上份額
動漫業
產業增加值超300億元,著力打造5至10個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產動漫品牌和骨干動漫企業
游戲業
市場收入規模達到2000億元,力爭每年向世界推出百款網游,其中3—5款精品網游躋身國際最受歡迎網游前十位排名
藝術品業
市場交易總額達2000億元,形成2—3家具有世界影響的藝術產業集聚區,將中國建設成為世界藝術品重要交易中心
工藝美術業
產業增加值超過6000億元,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