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3、甘肅玉門:聚散皆因油。1939年玉門老君廟第一口油井出油,解放前十年間,石油產量占同期全國總量的90%以上,奠定中國石油工業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為玉門輸送大量人才和技術。這里繁華興盛,擁有近11萬人口,經濟發達。然而,過度的開采,石油產量開始下滑,環境破壞嚴重。由1959年最高的140.62萬噸降至1998年的38萬噸,這個國內最早開發的油田,如今成了企業規模最小、發展困難最多的石油企業。2009年3月,玉門市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此時,這里人口已不足三萬,經濟蕭條。隨著企業的接連破產與個體戶的銳減,產業經濟的蕭條最終影響到了地方稅源的縮水,企業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大量外流。而油田企業部分搬遷和生活基地的搬遷,造成了大量人口遷徙。高收入高消費群體和高勞動素質人才流出,遷入的卻是貧困群體和低素質農業人口,消費能力和生產動力嚴重缺乏。新玉門轉向開發風電資源,成為全國第五大風電基地和甘肅第一大風電基地,建設新能源產業城。但其石化產業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該市主導產業,"一油獨大"的畸形產業結構還將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