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個區域要支撐中國GDP,而生態則由中部和西部承載,生產力則向東部轉移
8月3日至5日,第五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期論壇的主題為“中國生態現代化戰略”,旨在推動中國現代化研究,構建我國現代化交流平臺,發現現代化研究人才,促進科教與現代化的互動,促進現代化研究的學科發展、國家現代化建設。
第五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在北京舉行
論壇分4個專題進行發言和討論,分別為生態現代化戰略、生態現代化與生態文明、生態經濟與科學發展觀、生態社會與生態建設。
國家行政學院許正中教授作了題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生態補償”的特邀報告。
許正中指出,按先發國家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來看,人口分布和資源配置高度不均衡。20%的國土創造了80%的財富,80%的土地負擔著生態和農業集約的經營。
許正中認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區域必須重整,要把靜態社會轉為動態社會。人與土地剝離,他認為,大的城市一體化目標就是徹底改變農村。
許正中建議,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個區域要支撐中國GDP,而生態則由中部和西部承載,生產力則向東部轉移。而許正中還指出,中國加大西南農業開墾的舉措值得思考,他認為在發展過程中要加入生態功能區的理念,區域發展不平衡在現代化進程中不可避免。不適宜居住的地區就要移民,比如青海三江源保護區移民的做法就值得借鑒,讓移民融入現代農業,徹底改變生活。對于西南一些不適宜生活的地區應該實行移民政策。
許正中認為,生態現代化過程中存在三大問題,即區域性結構失衡、利益相關者不對稱、動力機制不暢。
他還指出,目前生態補償機制設計不合理,補償不到位;
1. 以“部門主導”的政策設計,導致責任主題不明確;
2. 以“項目工程”的補償方式,導致不持續;
3. 以“一刀切”的政策設計,脫離實際,他認為,南方和北方在生態補償上不能同等;
4. 只有縱向轉移支付,無利益相關者的橫向轉移支付;
5. 產權界定不清,存在利益非對稱性。
對此,許正中建議建立科學機制共享發展紅利。
1. 厘清產權,保障市場機制充分運行;
2. 設立生態資源社會普遍服務基金;
3. 完善轉移支付制度;
4. 設置生態功能區,減少人類活動;
5. 一統政策的制定與運行。(中國發展門戶網 王振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