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在甘肅鐵合金行業采訪時了解到,國家實行差別電價確實使諸如鐵合金這類高耗能企業增加了成本,一些小企業也被迫停產,但產品價格隨之出現了猛漲,這些企業通過產品調價將成本轉移到了下游產業,差別電價的經濟杠桿作用正在被終端產品價格的上漲逐漸化解。
記者從甘肅省經濟委員會了解到,甘肅執行差別電價的高耗能企業共有329家,其中鐵合金企業就有176家,占了54%。記者近日深入甘肅鐵合金企業比較集中的蘭州市和白銀市采訪了解到,在電價上漲的同時,鐵合金產品價格也出現了上漲,且上漲的幅度比電價漲幅還大,使得國家這一產業調控的政策“重拳”打在了棉花上,調控效果打了折扣。
白銀市供電公司皋蘭分公司經理朱德友說,實行差別電價后,鐵合金企業每噸生產成本增加了270余元,但產品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記者了解到,從4月份開始,國內鐵合金價格開始猛漲,到了5月份,國內部分企業硅鐵報價突破每噸6000元,西北地區75號硅鐵出廠報價也在每噸5800元至6000元,比1月份的價格上漲了近1000元。每噸產品電費成本增加了270元,而價格卻上漲了近千元,很顯然,鐵合金產品這種巨大的價格漲幅空間使企業消化差別電價綽綽有余。甘肅省經濟委員會的一位負責人認為,國家通過實施差別電價遏制高耗能企業產能過快增長的愿望因為下游產品大幅漲價受到了影響。
記者了解到,兩大因素給國內鐵合金行業提供了“太極推手”,使其化解了差別電價的調控威力:一是國內鋼鐵行業產能的快速擴張、國際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直接導致了鐵合金產品價格攀升;二是差別電價使鐵合金行業增加了成本,有了調價借口,開始轉移成本壓力。
首先是“兩個市場”的拉動。鐵合金是煉鋼和鑄鋼的重要基礎性原料,所以鐵合金與鋼鐵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資料顯示,今年1至4月份,在國家節能減排各項調控政策不斷出臺的情況下,我國鋼鐵產量仍然快速增長,共生產粗鋼15509萬噸,同比增加21.2%。國內鋼材市場持續升溫使鐵合金需求量明顯增長,成為支撐國內鐵合金市場價格上升的最大內需動力。另外,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對鐵合金的需求增長,對國內市場價格的上升產生了較有力的支撐作用,使我國鐵合金出口價格維持高位。
其次是國內鐵合金行業自身釋放成本壓力。各企業相繼上調了產品的出廠價格,將成本和產品一起向下游產業輸出。記者采訪發現,本次實施的差別電價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鐵合金行業調價的借口,一些經營者對于后期國內鐵合金市場走勢大都看好。所以差別電價的調控作用仍然會受到影響。
甘肅某鐵合金廠負責人認為,差別電價的政策效應須從產業鏈的源頭進行干預,只要鋼鐵行業的擴張能夠理性回歸,差別電價在鐵合金行業就能夠產生“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所以,遏制鋼鐵行業的無序擴張才是治本之策。(記者 連振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