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到今年,中國的出口企業,尤其是被列入“兩高一資”的限制類行業,是否達到了政府“通過貿易政策促進產業升級”的預期目標?青島皮革業的生生死死是其中的范例。
青島膠州開發區海爾大道的16號和18號院中一片荒草,曾經的青島信一皮革有限公司和信五皮革有限公司的廠房已經廢棄了半年之久。
上世紀90年代,來自韓國的兩兄弟分別創建了這兩家企業。2006年12月9日,兩兄弟同一天率領韓方管理人員逃回韓國,留下了兩家資不抵債的企業和數百名被拖欠工資的工人,引起青島產業界震動。
青島皮革行業和外經貿局官員都承認,盡管這兩家企業經營上存在種種問題,但是2006年國家兩次對生皮加工貿易政策進行調整,是企業虧損最直接的誘因。
兩家企業倒閉的背后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皮革加工的技術從歐洲轉移到韓日,又從韓日逐步向新崛起的發展中國家轉移。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由于韓國國內對皮革加工業的限制,大量韓資企業轉移到膠東半島。其中,青島規模較大的就有四家:大明皮革、永昌因特皮革、信一皮革和信五皮革。1997年,大明皮革進入青島時,投資額為2000萬美元,此后年出口額在6000萬美元左右。
這些企業在中國的好日子并不長,在經過了21世紀初產能和出口的爆炸性增加后,控制“兩高一資”行業被迅速提上了政府的日程。2005年底,商務部宣布,從2006年1月1日起,禁止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生皮,同時將皮革產品退稅率從13%降到8%。企業成本陡然增加了5%的進口關稅和減少了5%的出口退稅。
2006年9月,商務部繼續發出專門通知,重申禁止進口生皮出口半成品或成品皮革的加工貿易,但是允許通過環評的加工貿易企業將保稅進口的生皮加工后,通過深加工結轉,由下游企業加工成皮鞋箱包等制品出口。同時,不再新批生皮加工貿易企業,企業進口皮革的總量,不得超過2005年的實際總量。
當時,大明皮革加工生皮后直接出口的比率高達70%-80%,其他幾家韓資企業結構也類似。青島外經貿局統計說,四家韓資企業加工貿易合計進口生皮占青島總量的99.7%。
鑒于大批皮革箱包生產企業都集中在中國,如此高的直接出口率只有一個可能性:“國貨復進口”。大明皮革係長金雪峰說,以前的皮革企業大量將皮革免稅出口到香港,再由廣東等地的鞋廠從香港保稅進口,可以節省很多費用。
因此,當國家明令禁止這一方式之后,大明皮革首先想到的,就是努力通過環評,同時與以前的下游廠家聯系,商量能否以深加工結轉模式代替“香港一日游”提供皮革。
2006年10月,青島外經貿局曾對這四家企業做過調研,調研報告指出,企業都表示要在原有10%-20%的規模上,提高深加工結轉的比率。
“我們去企業調研的時候,企業都說沒問題,但是當時的進出口數據已經出現一些波動。”青島市外經貿局計劃財務處處長徐政華回憶說。
而皮革加工業內流傳的說法是,信一和信五當年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加工貿易的結轉,按相關規定,以內銷處理,需要繳納5%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企業資金鏈條斷裂。同時,由于兩家企業關系密切,在銀行和海關互相擔保,更形成惡性循環。一張張多米諾骨牌被推倒之后,終于上演了管理人員全部出逃的一幕。
加工企業脆弱的資金鏈
信一與信五倒閉后不久,當地銀行專門到大明皮革調查,并且催促其盡快歸還貸款。
盡管大明皮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成功將深加工結轉的比率提高到接近90%,渡過了難關,但仍無法再取得銀行的信任:皮革這樣的“兩高一資”行業,已經成為銀行貸款警惕的對象。
“如果國家再把皮革行業全部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那企業困難的就是資金。”金雪峰說。出口退稅被全部取消,每美元出口減少退稅資金0.3-0.4元,而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政策,被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的產品,必須按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繳納關稅和17%增值稅。這樣在加大企業成本的同時,必定占用大量流動資金。而資金成本的增加,則意味著企業必須主動減小產量,因此越是小企業,越能感受到這種政策調整的壓力。
而中國皮革加工企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據中國皮革協會統計,目前中國制革行業有近3000家企業,大部分月生產不足50萬平方英尺。
事實證明,由于中國政策調控引起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在政策調控后活下來的企業往往有利可圖。以皮革行業為例,2006年,在多項貿易政策調控下,中國出口成品半成品革數量比上年銳減19.2%,但由于價格上漲,出口金額竟然繼續增長了12.3%。
于是,與其他的外資企業一樣,大明皮革曾經考慮轉移到越南等新崛起的東南亞國家。但考察的結果令他們失望:越南潮濕的環境并不適合皮革的儲放,他們無法像紡織、制鞋等行業一樣成群轉移。但對于這個無法通過技術來消除污染,也無法被替代的行業來說,進一步轉移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青島市外經貿局在今年7月的調研報告中將大明皮革和永昌因特皮革描述為“在青島經營多年,銀行貸款較多,而且經營品種較為單一,應對外部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報告同時指出,如果國家此后進行加工貿易目錄調整,如沒有特殊的過渡措施,加工貿易企業經營將陷入困難,一些經營困難企業可能倒閉。 本報記者 滕曉萌
|